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4)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由于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不当,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创业能力的问题,课题组提出在"全产业链视角"下设置特色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并与"教赛创"融合以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同时提出构建基于"产学研政用"的"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组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培养"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人才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7)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是高校如今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主题。该文从商科专业的视角说明了在第一课堂上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具体的问题与困难,并以"商业战略"课程为例,尝试通过教学中所做的课程教学创新与改进,为商科专业第一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行方案与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各大高校的热门主题,高校要推动学院层面、学校层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推动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发挥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各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广谱性",是面对所有学科和所有专业学生的教育。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独立运行,与专业教育处于"双体同行"状态,失去了创新创业的专业特色。创新创业又具有专业性,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通识教育、专业主体课程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全过程,提升创新创业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性。构建"精神与通识课程相互渗透—能力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入—教育与专业实习和实践相互嵌入"的聚合模式。并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社科类专业教育的聚合实践,具体过程包括:与公共基础教育聚合、与专业主体课程教育聚合、与素质拓展教育聚合。  相似文献   

5.
张晓慧 《工业建筑》2022,(5):252-253
<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成功完成就业创业就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结合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有特色并且具有学科专业的教育培训,将学生就业创业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为当代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提供广阔平台与多样的实践机会,积极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已经逐渐融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并且有些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了具有创新创业特征的“双创”教育课程。《建筑设计未来院所长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书中就提到了建筑学院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特别的视角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6)
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就业与创业双通道的开拓,是创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的渗透,是单一的专业能力培养到综合适应能力培养的过程,是高职教育新需求与旧供给矛盾调和的必然结果。针对目前酒吧相关课程的开设现状以及酒吧课程性质与就业创业适配度高的特征,从课程理念更新、课程群优化、课程内外教学互补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基于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的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
普通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创业意识。因此高校在原有的设计课程教学培养方案基础上做了"强化实践能力"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勇于创业和成功就业的需要。高校要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政策指导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立体化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广阔平台和实践锻炼机会,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新工科"背景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课题组从消防工程专业教学的角度,以"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消防工程专业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下,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的引导也变得尤为重要。项目组结合黄淮学院创新创意课程开设的现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基于CDIO国际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提出创新创意课程与专业实践平台相结合的创新创意实践教学方法,并以搬货机器人项目的实现过程为例对CDIO模式教学过程进行实践,为专业的发展与学生创新意识的统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高等专业硕士教育中的人才需求多规格、个性化、高层次的特点,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论文重新审视和研讨数学类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体系等相关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培养分析能力、提升建模能力、加强应用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专业硕士数学类课程层次型阶梯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3)
结合食品专业特点,文章进行了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以期能为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提供借鉴,为专业实践教学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1)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将创新创业意识深度贯穿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目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民办院校武汉学院为例,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0)
《外贸函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而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其"应用型"特征,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结合函电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训经验,提出了"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的双模块"函电课程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专业特色及专业内涵的关键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主体。文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设置为例,分析总结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实践,着重介绍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群、特色选修课程体系、外语课程体系、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全英文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和在线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以期为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8):130-131
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改革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而课程教育又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为此以课程为中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电子商务》课程创新创业电商人才实践培养的改革为例,探讨一种基于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种模式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说具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9)
<正>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体系革新。为鼓励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专门设立了许多大学生创业基金,还出台了诸多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如今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已然成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原则,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流程、创业方法以及创业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对创新创意和环保安全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创业支持与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拼布艺术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服饰、家居用品的融合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陇东学院预以拼布艺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了"三平台、两能力、一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了该体系的设计模式、运行方式和取得的成效,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农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其在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过程中创新实践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特色培养方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及路线图、"三双"课程教学新模式、"三三三"实践教学体系、"分散观摩与集中强化"新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家校共建"学生管理模式等。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可为相似类型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