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4)
历史课是中学阶段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专用教室的设置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历史课程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的历史学科专用教室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想使历史教室的功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要做到几个方面并重。一是在使用历史专用教室的同时将学生对历史情境的体验与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授相结合,做到直观性与科学性并重;二是在使用历史教室的同时将学生对历史环境的感知与历史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做到感性与理性并重;三是在使用历史教室的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只有把握好上述原则,才能让历史专用教室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杨全清 《建造师》2010,(8):150-150
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推进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知行能力去推进学生在新时代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5)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河南省洛阳市民办教育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中学历史教育探索通过开展历史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结合中学历史社团活动的开展经验和做法,探讨了在历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历史学科在三维目标设计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发展。新课改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其中的关键点,这对于我国现代化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的作者经过多年的教育探索,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在历史教材的编写中应该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人文教学本质;三是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园建设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这给农村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即如何培养全面高素质的社会人才成为了农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给广大农村教师安排了一个重大考验。作为历史这一学科,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依次做到以下方面: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关注农村留守学生成长,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9)
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教学主体以及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人文素养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要求,是高中历史重要的教育内涵,同时也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符合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入,当前的教育教学更提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个体,将其成长的"历时性"与教育的"共时性"相结合,更体现系统性与过程化的教育特性,而历史学科教学与这些转变相契合。文章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关于史料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7)
教育是百年发展大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未曾停止过。现如今,中学阶段教育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将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优秀的品格和良好道德品质放在首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历史,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4)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学生除了需要主动接受老师的历史教育和历史引导之外,还需要学习不同的历史认知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整个历史教育过程相对比较漫长,同时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保证学生能够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此,以初中历史为依据,了解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实践要求,可以为促进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5)
中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历史教学则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学科拥有庞大的知识结构和繁杂的理论知识内容,因此,历史学习不仅要有学习时间作为保障,还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精神,以此强化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4)
理想的历史情感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感知的基础上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并引起对历史事物的思考,形成正确评价,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10)
历史教学具有独特性,教师要本着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和探索。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时认清是非观念,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能力。本文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来进行教学上的引导,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高中历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重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意识培养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越来越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历史教育是体现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分析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探讨在历史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2)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任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本学科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4)
长期以来,我们轻视了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其实,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崇高的道德人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的质朴精神等。总之,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懂得历史及现实社会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使学生以古人为鉴,自觉做一个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0)
一直以来,对初中教育的发展主要侧重于认知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也注重于知识和技能方面,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情感方面的精神需求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历史科目作为初中学生的必学科目,也不例外,教学中过分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通过新的改革,历史课程不再是传统地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而是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极其重要,研究初中历史课堂的情感教学也就势在必行。深入探讨初中历史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知识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仍然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枯燥无趣的方式进行,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