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评价与改进对策--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振宇 《华中建筑》2006,24(5):70-72
全民健身路径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但也存在出许多不足之处,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南京市的15个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全民健身路径的改进对策,以期对今后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然后提出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策略,提高社会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关注度,推动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科学化发展,为其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我国对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进入热潮。文章针对我国现存的全民健身中心与体育馆混淆建设、缺乏规模控制、与社区融合性差、缺乏完善的功能配置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模式,从社区体育视角出发,提供针对当前建设误区的相应解决方案,为我国全民健身中心良性发展提供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1)
<正>0引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国家于2011年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人们参与健身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指数及生活幸福指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仅仅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要标志,还是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全民健身已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路径是疫情防控背景下最主要的大众健身空间类型。基于北京展览馆路街道记录在册的55个全民健身路径调研,当代全民健身路径存在"被遗忘""被冷落""被错用"等运营、规划和设计问题。通过"提升运营维护""统筹周边资源""细化空间设计"能解决上述问题,并为全民健身空间未来的提升和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琦  张涛 《建筑结构》2021,51(11):后插21-后插22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在全民健康战略的落实,社区体育公园的大量建设为人们体育运动、休闲健身提供了一个新的去处.基于社区体育公园在功能上的特殊性,以及全民建设视野下不同人群对于健身的差异化需求,结合全面建设的相关要求,社区体育公园的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而在保证社区体育公园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0)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范围的贯彻实施,社区体育成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本文通过了解荆门市大众健美操的开展现状,探究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大众健美操的优越特征、功效和推广优势并让其成为荆门市全民健身运动的亮点,分析大众健美操在荆门市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995年 3月 5日全民健身计划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6月 2 0日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纲要》的颁布虽然在社会上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但各种健身基础设施 ,尤其是居住区中各种健身场所、设施不够齐全、完善。大部分居住区设计中根本就没考虑全民健身活动这一思想。在被调查的居住区中 ,有老年活动中心的占 10~ 2 0 %。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占 5~ 10 % ,有室外大众健身设施的仅占 3~ 7%。因此 ,应加强对现代居住区全民健身场所、设施的设计 ,特别是加强室外环境的设计利用 ,才是居住区规划设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群众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以全民健身馆为主要建筑形式的群众体育设施正在大规模建设.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和调研,基于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初步提出适合全民健身馆发展的建设规模和功能配置设计,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4种全民健身馆建设模式,以期为其发展建设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群众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以全民健身馆为主要建筑形式的群众体育设施正在大规模建设.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和调研,基于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初步提出适合全民健身馆发展的建设规模和功能配置设计,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4种全民健身馆建设模式,以期为其发展建设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6):90-91
"上工治未病",健身气功因其安全性、有效性、普适性,逐步成为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在全民开展的不二选择,在推进全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剖析健身气功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功法效果,探索健身气功在"体医"融合中的发展路径,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多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为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同质性的习练需求,促进精准化的锻炼效果,缓解社会医疗压力,实现全面健康素养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8)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不断实施与发展,学校体育也在不同程度的践行着,全民健身计划与学校体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学校体育秉着全民健身纲要的精神,可以使青少年从小受到良好的体育环境熏陶,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加强和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及能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氛围,更提供了适合其发展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二元互动"改变了过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孤立、隔绝的状态,把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学校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加快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改造既有城市地段、努力发掘已有空间的潜力,增加空间的多元化使用成为必要途径。文章从城市既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出发,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利用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在适合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布置体育设施,以及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中,体育健身场所的建设策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回答了"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的问题,其中提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对体育场馆做了基础的智慧化要求.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竞技、运动训练、全民健身等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根...  相似文献   

15.
社区与高校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响应了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老年人对高校公共健身空间使用状况及健身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高校健身资源”社区化的矛盾和解决途径.进而从物质规划、开放伙伴、经济互动三个层面建立“高校-社区”互动关系,并从更微观层面探讨高校公共健身空间特性提...  相似文献   

16.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对社区异质化人口结构响应不足、与行政管理机制衔接不足以及缺乏与社区生活圈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开发建设机制等问题.广州市在2017年开展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工作,对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路径进行了重点探索,提出应首先建立从规划、管理到实际使用的全链条统一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划分.其次,兼顾公平与异质化需求,构建"标准表单式"设施配置模式,并结合需求提出差异化引导.最后,优化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设施开发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写在开篇     
体育的核心功能是强身健体,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提供充分的、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的设施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以往我国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大型竞技体育设施来说“欠账”很多。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再到一些眼光敏锐的开发机构.都开始认清和重视建设社区体育设施的意义,投入也在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9):20-2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对我国交谊舞的历史沿革和其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专门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交谊舞在我国发展过程曲折艰难,最终从"舶来品社交舞"发展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健身交谊舞",其不断自主创新发展,形成集体育健身、音乐舞蹈、社交娱乐为一体的交叉复合型的多功能运动。表现出了强烈的主创精神和中国特色。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和追求。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又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的交谊舞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2021,(2):20-21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全民健身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武汉市积极推进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制度创新,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突出亮点,形成示范,在全国试点城市中树立标杆.  相似文献   

20.
张志武  酒元明  冯嘉诚 《建筑结构》2021,51(19):后插21-后插22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为满足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全国各地在加快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落实社区体育公园模式,从而实现运动健身空间的下沉.基于全民健身视域下健身主体的多元化,社区体育公园设计在突出其功能性的同时,应参考不同主体的差异化需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方案,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构建更加科学的运动健身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