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欢127东块自1989年投入开发,2007年区块二次开发,到2010年底二次开发已进入快速递减阶段。为减缓产量递减,2011年底重新落实了断层构造,在北部断层区域部署4口新井,取得一定效果,综合分析下步将采取组合注汽、防砂及工艺降粘等措施提高新井产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渤海油田储层多为疏松砂岩,目前部分油水井出现了筛管破损出砂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筛管破损修复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了一套二次防砂工艺。该工艺采用挤注的方式将涂覆砂通过筛管破损口挤入出砂亏空地层,通过循环加热,塑造一层具有防砂功能的高渗透率人工井壁。现场试验证明,无需筛管漏点确认即可完成二次完井修复,且防砂效果良好。人工井壁防砂技术避免了筛管破损大修或者侧钻作业,显著提高了出砂井治理作业效率,节省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3.
随着欢127块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停关井逐渐增多,截止2010年底,区块共有停关井212口,占总井数66.7%。导致油井停关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油井水淹、油井出砂井况变差、原油黏度高、井间汽窜。针对油井关井四方面原因分别采取对应措施,对应复产,取得了显著的复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河油田欢127块为例,针对该区块存在薄、稠、物性差、出砂、直井开采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利用侧钻水平井挖潜井间剩余油技术。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部署1口侧钻水平井。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现场实践表明:利用侧钻水平井能有效地挖潜老区稠油油藏的井间剩余油,为该类油藏的增储上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属于石油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国家,低品位石油资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水平井针对性解决层间矛盾能够有效解决低品位薄层油藏的开发难题,本文以W83块为例,对出砂严重的薄层稠油油藏,在准确识别油层的基础上,开展油藏工程设计,确定了水平井部署参数及原则,共部署水平井14口,采用精密防砂筛管完井有效解决了出砂难题,实施7口井均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青龙台油田地层胶结疏松,油井出砂严重,常规的防砂措施后,出现了筛管堵塞、出细粉砂和防砂失效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正常生产,对此开展了综合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筛管防砂技术、地层深部防砂技术等,现场应用表明:这些技术分类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油井出砂问题,提高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好、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导致低产低效井增多,严重影响油田区块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稠油油藏防砂效果,从垦东18区块储层特征及出砂原因分析入手,对稠油油藏出砂机理及影响出砂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种防砂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了稠油油藏防砂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日,胜利油田采油院自主研发的压裂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在清河采油厂面36-X5井得到成功实施。随后,清河采油厂即刻要求采油院再实施3口井。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面36-X5井等几口井均是关乎清河采油厂新区块能否大面积开发的关键井,这些区块自然产能低,原油黏度高,出砂、开发难度较大,极大地影响了采油厂的正常生产,束缚住了清河采油厂向前迈进的脚步。如何挖掘像面36-X5井这些井眼尺寸小、出砂严重井的开发潜力,使之产出更多的原油呢?清河采油厂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防砂设计交给了采油院。  相似文献   

9.
锦612-12-18块兴隆台油层位于欢西油田锦612块西北部,为典型的薄层稠油藏。由于储层平面变化大、井控程度低,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根据波形变化,针对不同砂体采用多种井型进行优化部署各类井位8口。新井投产初期单井平均日产油达16.5t/d,其中多分支水平井日产油高达40.3t/d,成为整个辽河油田薄层稠油开发的一大亮点,区块采油速度也史无前例地达到2.2%,全面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对同类油藏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稠油区块注高温蒸汽,普通防砂材料难以满足稠油开发的要求这个问题,研发出稠油高温防砂材料,开发了稠油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稠油注汽井防砂难题,截止目前已现场应用40井次,防砂增油显著,是辽河油田稠油出砂区块稳产、增产的有效工艺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欢喜岭油田欢60块沉积特征、油层、砂体的分布及开采特点和规律,并对直井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对欢60块油井井况差,油井利用率低,整体采出程度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水平井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具有防砂、抑制边底水的特点,充分动用该块的难采储量,以达到提高该块采出程度的目的,经过分析论证和已完钻水平井生产效果,证明利用水平井吞吐开发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唯一有可能有效动用该块难采储量的开采方式,对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城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胶结疏松,出砂严重,生产过程中砂埋油层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部分井因地层亏空严重,井壁附近骨架坍塌,导致油井套管破损,造成油井报废而停产。针对风城油田稠油油藏出砂严重现象,采用绕丝筛管高压充填,形成砾石高压充填炮眼附近地层及绕丝筛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给地层提供一定预应力,同时实现砾石与筛管双重防砂的效果。采用这种防砂工艺,在风城油田稠油区块共计完成高压充填防砂12井次,成功率为100%,恢复了套损井3井次的正常生产,措施后因出砂而检泵周期最短的由59天延长到161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锦25块是欢西油田的稠油主力区块,目前已进入到开发中后期,为减缓区块递减速度、提高储量动用程度,2010年我们在锦25块开展加密井网研究部署工作。通过对整个区块油井的开发动态跟踪分析,掌握最新的油水分布特征;同时开展精细地质再认识,重新落实区块的构造、沉积特征、砂体分布、储层物性以及油层分布等。此次研究共部署油井7口,投产3口,截止2010年12月,新井年产油达3162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锦612-12-18块兴隆台油层位于欢西油田锦612块西北部,为典型的薄层稠油藏。由于储层平面变化大、井控程度低,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根据波形变化,针对不同砂体采用多种井型进行优化部署各类井位8口。新井投产初期单井平均日产油达16.5t/d,其中多分支水平井日产油高达40.3t/d,成为整个辽河油田薄层稠油开发的一大亮点,区块采油速度也史无前例地达到2.2%,全面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对同类油藏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孤东稠油井的防砂主要有化学防砂和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由于化学防砂方法成本高,热采井有效期短,绕丝筛管砾石充填方法在应用中施工工艺比较复杂,为此开发了热采无机相变固结砂,该工艺配合针对性的施工工艺,可以在有效防砂、最大限度保护油井产能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综合成本。2009年现场进行了5井次的应用,措施有效率100%,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的油水井开发中,油井防砂是油田生产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常规机械防砂工具存在再捞难和捞取成本高的问题。鉴于此,研制了可钻性极强的可钻筛管以及可钻悬挂器,并配套研制了特殊挂到钻头,形成了稠油井可钻防砂工艺技术。该工艺是将可钻筛管管柱下入井内,投球打压后管柱悬挂于井下,形成防砂管柱。后期可利用小修设备、螺杆钻具、特殊高效磨铣刮刀钻头对可钻筛管进行磨铣,利用筛管极强的可钻性,可以很快钻完井内筛管,大大降低稠油防砂井的综合产出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孤东稠油单元总井561口,开井445口,日产油1297.9t,单井日产油3.4t。稠油开采主要采用注汽吞吐开采方式。采用这一生产模式,存在单采成本高,占井周期长等弊端。一次防砂多次注汽采油工艺,采用下入防砂管柱后进行多轮次注汽采油,有效延长防砂周期,提高油气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开发。  相似文献   

18.
孤东油田的油藏属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水平井完井方式多为裸眼精密滤砂筛管完井,准确地计算精密滤砂管的产能较为困难。本文推导了精密滤砂筛管表皮因子模型,并结合不同的5种不同的产能解析模型,计算了该油田11口水平井的产能值,并与实际产能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窦宏恩方法更适合孤东油田精密滤砂管完井,平均误差为9.05%,达到现场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热采井油层出砂问题逐渐成为稠油开发的一大难题。膨胀防砂筛管防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防砂工艺,是在套管的射孔段或裸眼的目的层下入膨胀筛管,然后膨胀在套管内壁或井壁上达到防砂的目的。膨胀筛管防砂技术实施后具有可支撑原井套管或井壁,防砂效果显著以及综合成本低等优势。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防砂技术以及膨胀筛管技术的工具结构,施工工艺以及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垦东12区块属于典型的河流相油藏,非均质性严重,边底水普遍发育,油层厚度较薄,并且该区块为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大,边底水容易沿着高渗透相带侵入油层,在油层实际动用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造成油井高含水。在分析垦东12区块出水机理的基础上,优选了化学堵剂和注入段塞,实现了远调近堵堵水防砂一体化效果。通过实施该工艺,油井综合含水由堵前93.2%下降到70.6%,下降了22.6%,日增油24.2t,其中两口井有效期分别达到50、75天;同时分析了储层物性、流体特性以及施工工艺对该区块复合堵水防砂效果的影响,为该区块开展下一步堵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