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膜分离技术有其显著的技术应用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超滤(UF)膜技术、微滤(MF)膜技术、反渗透(RO)膜技术,重点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牛初乳加工和果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其技术应用有效性。常见的膜分离技术超滤(UF)膜技术超滤分离技术目前是膜分离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手段。在国外,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农产品加工行业已成功地应用在植物蛋白的分离、果汁的澄清、蔬菜汁的浓缩、酶精制、发酵液和菌体的浓缩及乳制品等方面。微滤(MF)膜技术  相似文献   

2.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朱迅涛(无锡轻工大学·无锡214036)1乳品工业中的膜技术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已有多年。传统膜技术只用于乳清处理,现已逐步进入乳品工业的其它领域。膜技术在食品和乳品工业中有以下用途:废水处理;牛奶的组分分离;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3.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6,27(4):54-60
4浮选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浮选是脱墨的关键环节,也是脱除胶粘物的重要环节。在脱墨方面,有人认为:油墨粒子小于10μm时,可用洗涤法分离,5-100μm时可用浮选法分离,100-400μm时可用离心除渣分离,200μm以上的油墨粒子可用筛浆机分离。其实,有实验证明,300-500μm的油墨粒子在气泡直径为0.5mm时也有较好的浮选脱墨速率常数,见图17,图18,图19。  相似文献   

4.
利用负载银离子的氨基硅胶为固定相,制备4.6 mm×250 mm载银氨基硅胶柱,系统评价EPA和DHA在正相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载银氨基硅胶的粒径和流动相对EPA和DHA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粒径的载银氨基硅胶比10μm粒径的分离度好;随着流动相中正己烷比例的增大,EPA和DHA分离度增大;当选用5μm载银氨基硅胶、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丁醇(体积比2 000∶1)、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5μL时,EPA和DHA的分离度最佳,分离度为2.03。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EPA和DHA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膜与膜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与膜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北京刘明一、发展膜与膜技术的重要性各种分离膜与相应的膜技术在国外是6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它们主要包括透析、电渗析、微滤、超滤、反渗透、气体分离和渗透汽化等。膜分离过程的特点是:在常温下进行,无相态变化,有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膜技术从大豆乳清中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研究进展,证明利用膜技术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是非常有效的,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及膜组件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膜技术在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膜技术从大豆乳清中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研究进展,证明利用膜技术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是非常有效的,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及膜组件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主要的几种膜技术的分离原理,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膜技术在乳品加工,果汁加工,酒类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果汁生产中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分离技术,在果汁的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概述了膜技术在苹果汁、柑桔汁、山楂汁、葡萄汁、草莓汁等果汁生产中的应用和特点,并展望了膜技术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膜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的加工研究,尤其是在液态奶、酸奶领域,通过膜技术与低温杀菌的结合,可有效保留牛乳中的活性成分,降低牛乳微生物数量,延长产品保质期,同时可利用膜技术浓缩或分离牛乳中营养成分,生产高营养价值的乳制品。文章通过总结膜过滤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液态奶、酸奶生产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膜技术在乳制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膜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吕彦  孙业盈 《中国酿造》2012,31(7):32-35
从蟹酱中分离纯化鉴定嗜盐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采用Gibbons培养基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特性研究,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进行鉴定,吸光度法测定生长特性.结果分离得到3株中度嗜盐菌PKY101,PKY102和PKY103,试验结果表明,3种嗜盐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不产芽孢,菌体呈球状,直径分别为0.6μm~1.9μm,0.8μm~1.0μm,0.7μm~1.5μm;系统发育分析将3株嗜盐菌鉴定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中的3个不同的种,分别为:琥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uccinus)、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和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蟹酱中的嗜盐菌的类型及在发酵盐渍类食品中的作用开展了前期的基础工作,为防止嗜盐菌污染食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蔡小虎  李欣  陈红兵  高金燕 《食品科学》2010,31(23):429-433
牛乳中含有3 种主要的过敏原蛋白:酪蛋白、β- 乳球蛋白和α- 乳白蛋白。本文详细叙述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羟基磷灰石层析法、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膜技术等分离纯化技术在牛乳主要过敏原分离纯化中的研究进展。其中,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层析已被广泛使用,而沉淀法一般作为粗提纯过的步骤。羟基磷灰石层析与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法也较为常见,既可单独分离过敏原,又可与其他方法结合来分离过敏原。另外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膜技术则是进一步纯化的后续工作,以提高过敏原的纯度。  相似文献   

13.
反渗透处理对废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70年代初期,膜分离技术就在很多领域内成功地应用,微滤、超滤、反渗透都属于膜分离过程。微波适用于分离0.1-10μm范围内的粒子,超滤适用于分离0.01-0.1μm范围内的粒子,而反渗透可以0.001μm或小于0.001μm的粒子。在分子量截留限值方面:微滤截留分子量大于1000000,超滤截留分子量500-500000,反渗透截留分子量小于500。  相似文献   

14.
建立RP-HPLC色谱测定女士保健食品中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的方法。采用7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方法处理样品,用YMC-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以阿魏酸、异阿魏酸为标准物质,用PDA检测器分别在32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标准物质阿魏酸、异阿魏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2 min和9.8 min,不存在干扰,分离度大于1;分别在4.5μg/m L~45.8μg/m L、7.2μg/m L~36.0μg/m L浓度范围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样品日内精密度的RSD小于2.2%,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阿魏酸为99.5%、异阿魏酸97.2%。  相似文献   

15.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不同水解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对分子量逐渐减小,其平均粒径、黏度、持水性分别由89.3μm、540m Pa·s、699.3%降低至10.2μm、3.07 m Pa·s、231.1%;而溶解性和持油性显著提高,分别由32.55%、112.7%增加至67.85%、174.7%;乳化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水解度2%时乳化性达到最高为0.462,乳化稳定性无显著变化;起泡性显著增加,在水解度2%时达到最大为107.3%。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与原大豆分离蛋白显著不同的理化性质,为其作为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食品行业膜技术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技术用于食品前处理、去除、浓缩、废水处理等众多工艺中。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膜技术的开发也由高度分离向低成本、安全、环保方面发展,称得上是解决食品行业诸多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技术。1食品行业膜利用的历史1964年美国农务部西部研究所morgan最先将膜技术利用在果汁渗透浓缩上,按着又进行了糖浓缩、奶酪乳清中蛋白质的分离浓缩等。日本食品行业从农林食品流通局成立、1982年成立食品产业膜技术研究小组开始,于1988年成立食品产业高技术研究小组,1992年设立食品产业程序技术小组,以及1995年成立的食品产业环境保护技…  相似文献   

17.
膜技术在啤酒生产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香玉  张晓云 《酿酒》2006,33(4):95-97
膜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无化学变化、能耗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已在啤酒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文中对膜技术的分离原理、膜组件以及影响膜通量的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技术在啤酒酿造用水及无菌空气处理、过滤除菌、除醇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综述膜的设计及结构,以及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乳成分知识的深入了解,膜技术在液态乳的除菌、乳蛋白的分离、干酪的加工、乳清的处理、初乳的处理,乃至干酪盐水及废水处理与纯化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膜技术将为提高乳制品质量、新产品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及增加产品利润提供新的途径,成为在不破坏乳成分的前提下保证乳制品安全的强有力的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制备的茶提取液为样品,分别经过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分离处理,对各分离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提取液中的茶多酚,主要在微滤及大分子量超滤时具有截留作用,而对于咖啡因各级膜截留效果不明显,膜技术的分离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茶香烟用香料使用品质,最佳分离条件为100 k D超滤,反渗透浓缩样品则可较好地保留香气成分,增加头香,解决常规浓缩过程香味成分损失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综述了纳滤膜的分类、分离机理、膜污染以及控制膜污染的几种方法。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其独特的分离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膜工业的不断发展,纳滤膜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