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台湾造”欲树自有品牌,“台湾造”力图在祖国大陆市场赢得份额。从短期市场来看,柳传志、李东生与施振荣会面更似于迎接挑战。所以,施先生“华人自创品牌如何行销世界”主题的近期含义更像是“台湾自创品牌如何行销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陈启林 《A&S》2006,(6):38-39
台湾视讯从早期成立即有生产安防监视器,后来着重于IT领域市场。十年前再度专注于安防监视器的制造销售。现今将新厂房设置于苏州,致力于生产专业安防摄像机、监视器与POS,台湾视讯董事长陈启林一路从代工生产。再走向自我品牌的经营与发展,他对于OEM与品牌经营如何去看待。未来在中国,他将秉持什么样的观点在中国的市场发展,本文将有精彩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2002,(17)
4月24日中华商标协会、上海商标协会与台湾自创品牌协会共同在沪举办“华人自创品牌如何行销世界”大型座谈会,宏基集团董事长、台湾自创品牌协会名誉董事长施振荣先生、台湾恩德科技公司董事长谢子仁等及国内工商界人士200余人出席座谈会,共同探讨华人品牌行销世界的话题。 新经济时代,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已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逐渐形成,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势在必行。作为台湾自创品牌协会名誉会长的施振荣先生,24日现身说法,详尽地讲述了宏基自1987年塑造自有品牌…  相似文献   

4.
他驰骋IC产业近二十年.曾任威盛电子营销业务副总.是威盛王朝的功臣之一;他创立海华科技,获臣狮亲睐.短短六年,已在台湾成功上市;他胸怀“无线娱乐”的梦想,立足内地,再次出发。2011年海华科技旗下无线品牌海联达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本刊记者在台湾对海联达总经理李聪结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Acer是亚洲唯一一个敢于在美国市场上和美国PC拼杀的品牌,而创造和操作这一切的是宏碁总裁施振荣。 1944年12月28日施振荣出生在台湾鹿港,他总是说自已从卖咸鸭蛋开始起步,1972年他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1976年创立了宏碁公司。施振荣对计算机业的理解,超过了许多美国计算机产业专家。虽然他从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内改装市场,存在着这么一类品牌、一类产品:它们游离在进口大牌和国产山寨之间,它们是行业的中坚,它们来自台湾。对于台湾品牌、台湾产品,市场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有说性价比高的,有说质量勉强的,也有称它们为市场"搅局者"的。言下之意,"廉价"是台湾品牌、台湾产品的最大的优势,至于其他方面,……对于"搅局者"这么一个称呼,相信所有的台湾厂商、台湾品牌不会认同,而每一个热爱改装的玩家,也不乐意听到这么一个词。那么,在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区品牌厂商、越来越多台湾品牌厂商都将中国视作"掘金地"的情况下,台湾厂商、台湾品牌又是怎样定位自己的?带着这么一个疑问,我们开始了我们的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7.
Photo  广南  Ella 《电脑》2008,(2)
昨天笔者和《汽车导报—改装与四驱》音响专栏特约专家谢忠桓聊天,谈到我国宝岛台湾汽车音响的现状,他说全台湾去年倒了很多店,勉强活下来的一个月也难改一台车,音响陷入困境,厂商和代理商纷纷把目标转向了导航,现在台湾市场售后市场还算不错的产品就数它了。今天要介绍的两款产品,他们的生产公司(深圳正翰数码通讯有限公司)就来自台湾,该公司的GONAV品牌在台湾销量位列前三甲,以同样品牌进入大陆售后市场,虽然目前只能算小字辈,但是来势汹汹,够厉害。  相似文献   

8.
在笔记本电品牌林立的今天,台湾品牌总是能举足轻重,有人认为台湾品牌具有天生的价格优势。当您得知全球60%的笔记本电脑是从台湾 OEM 出去的时候,您不得不承认台湾品牌的技术实力。联宝(COMPOWER)笔记本电脑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初识中达斯米克公司UPS业务部副总经理洪蓝生,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自信与风趣。说起台达品牌和中达斯米克公司的关系,他操着一口台湾味儿十足的“国语”侃侃而谈:“我们是台达的中国分公司,我们设在台湾的公司叫台达,设在中国的公司叫中达,设在泰国的公司叫泰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雪泽基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泽基”)总经理张蔚莅来说,2004年整个7月,他都一直处在郁闷之中。在精心经营自己公司的同时,还要应付来自于飞利浦消费电子(中国)公司(CE,PhilipsConsumerElectronics,以下简称“飞利浦中国”)的“打压”。雪泽基是台湾飞利浦股份有限公司飞利浦光学储存事业部(以下简称“台湾飞利浦”)OEM产品总代理和重要合作伙伴,所推出的“蓝色海星”品牌光存储产品即由台湾飞利浦制造,现包括CDROM、CDRW、DVDROM、DV鄄DRW等4大类共6款产品。自从2003年8月份开始与台湾飞利浦光存储事业部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公司迅速建立渠道、进行品推、铺货,2004年3月份正式批量走货,其业绩蒸蒸日上,到7月份月销售光存储产品已达20K。但是,正当张蔚莅和他的团队雄心勃勃开拓新的市场时,问题出现了———飞利浦中国却声称北京雪泽基贸易有限公司“侵犯了其品牌产权”。“飞利浦中国对外宣布我们侵犯他们品牌使用权的新闻发布会7月19号举行,之后我们的出货量就陡然下降,现在已经跌到不及原来的一半。”说起这些,雪泽基总经理张蔚莅脸上写满了愁容。飞利浦中国此举的目的何在?失意IT...  相似文献   

11.
McAfee重组新品牌后,如何进行品牌建设,业务如何更好地开展,是McAfee公司亚太区市场营销总监A11an Bell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来到北京,展开了他的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活动。 目前,Allan Bell除了澳大利亚的悉尼之外,还负责其它亚太地区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在整个亚太区执行公司的统一品牌战略。对于重组McAfee,并以产品品牌作为公司品牌出现,Allan Bell表示,重组是为了更加专注。McAfee作为 虽然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8700万,依然无法掩饰网络人才面临馈乏的窘境。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改装市场,存在着这么一类品牌、一类产品:它们游离在进口大牌和国产山寨之间,它们是行业的中坚,它们来自台湾。对于台湾品牌、台湾产品,市场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有说性价比高的,有说质量勉强的,也有称它们为市场“搅局者”的。言下之意,“廉价”是台湾品牌、台湾产品的最大的优势,至于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日,本刊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在此次展会上,一些厂家展示了智能家居背景音乐的新品,为背景音乐家族增加了一些新成员,来自宝岛台湾的Q&D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向广大读者介绍这一新兴品牌,本刊记者特专访了乔登影音市场部的周志伟经理,倾听他对Q&D品牌理念的诠释以及未来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电脑》2013,(7):194
2013年7月1日,制造商台湾汉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悦代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创新科技产品——凯莱(Carlife)"X超膜"。台湾汉士创立于1987年,一直专注于隔热领域,是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隔热膜品牌的贴牌制造商。1995年在美国注册凯莱Carlife品牌,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王国。此次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的"X超膜"是台湾汉士研发的新品,曾获得"台湾品质保证金像奖"、"台湾优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9日下午,aigale海联达沟通会重庆站拉开帷幕。来自台湾提倡"精致无线生活"的海联达展示出了"极(无线网络)"、"赏(无线视频)"、"悦(无线音频)"三系无线产品。海联达作为无线网络设备的一个新兴品牌,如何在早已成熟的无线设备行业中脱颖而出,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下文将为我们揭晓。  相似文献   

16.
台湾手机品牌OKWAP最新推出OKWAP i885,用英语学习机来重新定义手机,9月20日,《数码风尚》编辑拿到这款初定于11月上市的最新力作,来看看OKWAP 1885如何“捆绑”传统的手机与英语学习机。  相似文献   

17.
张智亮 《电脑迷》2012,(4):36-36
2012年3月29日下午,aigale海联达沟通会重庆站拉开帷幕。来自台湾提倡"精致无线生活"的海联达展示出了"极(无线网络)"、"赏(无线视频)"、"悦(无线音频)"三系无线产品。海联达作为无线网络设备的一个新兴品牌,如何在早已成熟的无线设备行业中脱颖而出,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下文将为我们揭晓。  相似文献   

18.
从看别人脸色做代工,到走上品牌之路?美国宝获利(在台湾称振桦电子)如何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采略,突破IBM等大厂的垄断,打入全球最大POS市场,成为美国前三大零售商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19.
对很多资深的电脑用户来说,第一次接触DIY 便是从台湾品牌配件开始的。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台湾的IT 企业便凭借先进的营销思想、稳定的产品质量、适当的价格定位、契合市场的渠道政策,在祖国大陆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化、产业化的商家群体,特别是在DIY 的板卡市场,几乎成了台湾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随着IT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大陆IT 产业中心地位日益凸现的背景下,如今台湾IT 企业开始面临着市场萎缩、渠道受阻、经营理念落后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提问:本报记者回答:大众电脑集团董事长简明仁问:大众电脑曾是全球最大的主机板生产厂商,目前则为台湾第二大电脑品牌,去年总营业额约500亿台币。到2000年,大众集团明确定位为全球前三大C&C&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的设计、加工(OEM、ODM)供应商,那么大众如何发展自有品牌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