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种类偶联剂对PVC木塑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都具有改善作用,钛酸酯偶联剂效果最佳。三种偶联剂都存在最佳用量。硅烷偶联剂使冲击强度提升了47.7%,钛酸酯偶联剂使冲击强度提升了95.3%,铝酸酯偶联剂使冲击强度提升了40.9%。  相似文献   

2.
偶联剂在注射磁性塑料中使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性能优良的注射磁性塑点阐述了注射铁氧体偶联剂的研究.叙述了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偶联剂的选择、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结论得出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磁粉做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磁粉表面的浸润性,其最佳用量为磁粉质量的1.0%~1.2%.  相似文献   

3.
邢凤群 《粘接》2005,26(2):49-50
介绍了偶联剂在中空玻璃密封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偶联剂分类、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作用、使用方法、对密封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及选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
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常用的不同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及钛酸酯偶联剂)对环氧树脂增强增韧作用的差别;集中考察了偶联剂用量、碳纤维用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效果好于钛酸酯偶联剂;碳纤维可明显改善体系的力学性能,各强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纤维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力学性能开始下降,在纤维添加量为基体树脂的5 wt%左右时,所得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与助剂》2007,(1):47-48
偶联剂按化学结构一般可分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及其他类偶联剂。  相似文献   

6.
硅烷偶联剂对晶须的表面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了用偶联剂处理过的晶须填充的PP和尼龙 66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叶舒展  周彦豪  陈福林  岑兰 《橡胶工业》2006,53(12):723-726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煅烧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硅烷偶联剂品种和用量对煅烧高岭土填充EPDM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煅烧高岭土填充EPDM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影响不大;偶联剂A-17Z的改性作用较为明显,可显著提高EPDM硫化胶的撕裂强度;偶联剂A-172用量过大,对EPDM硫化胶耐溶剂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玻纤同步带的生产过程,分析了产品问题所在的原因,着重分析了玻璃纤维细纱的生产工艺,选用合适的硅烷偶联剂与RFL胶乳匹配,提出了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并将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应用在玻璃纤维浸润剂中,通过性能评价筛选出已知粘合性最好的硅烷偶联剂。文章认为,选用A189作为橡胶增强纱的偶联剂可以使得制品的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由张先亮、廖俊、唐红定编著的《有机硅偶联剂——原理、合成与应用》一书,现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年武汉大学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编著的《硅烷偶联剂——原理、合成与应用》一书出版。作者团队在修订该书时,新增大分子硅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衍生物等相关内容,尽管这些新型有机硅偶联剂的化学反应基团及其应用原理类似,但其化学结构已不属于硅烷化合物范畴,原书所用"硅烷偶联剂"概念,已难以将大分子硅偶联剂及硅烷偶联剂衍生物的特点及应用技术涵盖其中,这将会影响具  相似文献   

10.
高本征  万舒晨 《当代化工》2022,51(3):615-618
采用不同种类的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氧化铝粉体,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和用量对导热硅橡胶热导率、硬度和粉体最大体积填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低固化前浆料黏度和提高粉体体积填充率方面,硅烷偶联剂优于钛酸酯偶联剂,但钛酸酯偶联剂可以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硬度.  相似文献   

11.
葛平  李培成 《武汉化工》1997,(1):31-32,45
本文以制鞋工业中使用的几种单一胶种为例,讨论了两种含硫硅烷偶联剂的作用。结果表明使用适量偶联剂,可提高胶料各项性能。此外,还就偶联剂使用方法及GW-94-2的内在质量对制鞋工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热塑性塑料用填料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用于填料/热塑性树脂体系的填料表面处理方法。着重讨论了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点,作用机理及偶联剂化学结构与处理效果的关系。还介绍了等离子处理等新的填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偶联剂在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喜  李双妹 《广东化工》2006,33(6):96-98,103
对广泛应用的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的结构做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对这三种偶联剂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针对目前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的现状,首先分析了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然后对常用硅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此外,还介绍了新近开发的硅烷偶联剂产品,并论述了它们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应用效果,对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偶联剂处理和反应共混方法对玉米淀粉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偶联剂处理淀粉的疏水性和加工性能,考察了改性淀粉的工艺条件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中,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淀粉的效果较好;硅烷偶联剂处理淀粉的疏水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时,体系的熔体黏度变小。淀粉和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在130℃高温密炼机中共混6 m in,可制得丙烯酸丁酯改性淀粉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淀粉,使用少量的改性淀粉即可明显提高LLDPE/淀粉共混物的扯断伸长率,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该改性淀粉对LLDPE/淀粉的共混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硅烷偶联剂在浅色填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硅烷偶联剂在浅色填料中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偶联剂的不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李祥婷  宋学超  孙阿超 《轮胎工业》2020,40(8):0458-0464
介绍了橡胶工业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等各类偶联剂;综述了偶联剂改性补强填充剂,如炭黑和白炭黑等对胶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在胶料中引入偶联剂,增强了补强填充剂与橡胶基质的界面相互作用,显著改善了轮胎和橡胶制品的综合性能。指出橡胶工业用偶联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为功能化、新型环保和复合型偶 联剂。  相似文献   

18.
大分子偶联剂对PE/氢氧化铝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用小分子硅烷偶联剂及所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ATH)对其填充的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拉伸之后的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大分子偶联剂对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比小分子偶联剂要好,同时大分子偶联剂还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沈梅  辛振祥 《橡胶工业》2016,63(4):222-226
研究硅烷偶联剂Si69和钛酸酯偶联剂201对废轮胎胎面胶粉再生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大,再生橡胶的交联密度增大,门尼粘度呈减小趋势,拉伸强度变化较小,拉断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钛酸酯偶联剂201用量的增大,再生橡胶的交联密度变化不大,门尼粘度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断伸长率增大;当再生条件及偶联剂用量相同时,添加硅烷偶联剂Si69的再生橡胶综合物理性能较好,拉伸断面平整,微米级颗粒及孔洞较少。  相似文献   

20.
大分子偶联剂对PE/氢氧化铝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小分子硅烷偶联剂及所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ATH)对其填充的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拉伸之后的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大分子偶联剂对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比小分子偶联剂要好,同时大分子偶联剂还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