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镇安县召开了陕南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刘枢机厅长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陕南近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7859平方公里,其中兴修基本农田197万亩,营造水保林933万亩,种草58万亩。水土保持的大发展,为陕南经济起飞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1984年与1993年相比,三个地区粮食总产量由262万吨增加到328万吨,人均占有粮食由328公斤增加到371公斤,人均纯收入由193元增加到487元。实现了三个转变,六大突破,创造了四条经验。  相似文献   

2.
我国渔业历史悠久、水域辽阔,但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水产品总产量仅44.8万吨。解放后渔业生产不断发展。到197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65万吨,虽然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日本),但人均仅4.9公斤,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就增长速度来说,1953—1978年,全国水产品共增长275.3万吨,平均每年只增长11万吨。造成我国渔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政府对渔业生产、流通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凤台县水利建设事业至今已走过50个春秋,50年坚持不懈的治水,5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使凤台水利建设从无到有,由低水平向高效能、高科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的旧面貌,全县人民逐渐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据了解,截止1999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76万亩,占总耕地的89%;除涝面积36.3万亩,占总耕地的75%;农民人均纯收入2068元(1978年仅为46元);粮食产量5.72亿公斤(1978年为2.98亿公斤)。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水利兴修先进县,被誉为“淮上明珠”、“淮北江南,胜似江南”。  相似文献   

4.
1978年苏联水电年发电量为1,696亿度,若以每度电平均节省标准燃料O.4公斤计,共约节省7,000万吨。1975年西伯利亚各水电站共发电500亿度左右,相应节省标准燃料2,000万吨,相当于库兹涅茨煤矿送往苏联欧洲部分产煤量的35%。远景水电发电量达到2,500亿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燃料1亿吨(其中4,000万吨为欧洲部分的水电效益).  相似文献   

5.
榆林地区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全区12个县都是水土流失重点县,是我省土壤侵蚀模数最大、输沙量最多、洪水含沙量最高、泥沙颗粒最粗的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据资料分析,我区每亩坡耕地每年平均流失8吨表土,在每吨表土中,含氮量0.8~1.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全区现有坡耕地1200万亩,每年流失氮、磷、钾肥达216万吨,相当于每年化肥使用量的20倍。土壤肥份大量流失,坡耕地的亩产只有25公斤左右,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土壤的流失,特别是粒径大于0.05毫米以上的粗砂,使我区200多座水库,每年平均损失约4000万立方米的库容。此外,我区旱、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礼泉县南坊乡东桥村,坚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累计兴修水平梯田722亩,使坡耕地治理达到91%,营造苹果林509亩,荒山荒坡营造水保林344亩,种草450亩。全村林草覆盖率达67.9%。粮食产量从1980年的85吨增至1985年的145吨;农业总产值由3.2万元增至26万元;人  相似文献   

7.
1988年以来,宝鸡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效。1989年,全区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总额达到1973万元,总投劳1445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工程量5500万米~3,恢复和新修渠道2.3万公里,完成各类工程3.89万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万多亩,平整土地14、9万亩,兴修“四田”12.41万亩。粮食生产再创最高记录,总产达到12.7亿公斤,农村人均占有粮食470公斤。具体做法:一是组织集中会战。市上把治理渭河,保护川道良田作为重点,组织5县12个乡镇  相似文献   

8.
铜川市自八十年代初利用荒山、荒田、下湿地、低产田挖塘兴修鱼池开始养鱼生产。二十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渔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产鱼区,特别是近几年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渔业养殖面积增长迅速,水产品产量连年翻番,渔业生产已逐步由单一养殖注重产量型向多种经营注重效益型转变。据2001年年报统计,全市现有渔业养殖水面7350亩,其中池塘养殖水面2940亩,占总养殖水面的40%,水库养殖水面4410亩,占总养殖水面的60%,生态渔业养殖面积1500亩,2001年水产品产量753吨,是1980年水产品产量5.6吨的134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0.876公斤。渔业水域污…  相似文献   

9.
“八五”期间,我省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5年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兴修无水利设施基本农田575万亩,分别比“七五”增加了36%和46%,累计分别达到2010万亩和2028万亩,提前5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1990年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两个2000万亩”基本农田的目标。近两年大旱,15万处水利设施投入抗旱灌溉,每年实灌面积1800多万亩,两年的抗旱经济效益达70亿元,超过40多年来灌溉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但我省的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仍滞后于全国,水地与耕地面积比例只有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蒋太宏  李军 《江苏水利》2000,(12):16-17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全县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86座,可养鱼水面达38340亩,目前,已实现库库养鱼,其中精养鱼面积超过7000亩。1999年共回捕成鱼1321吨,特种水产品产量超过19000公斤,其中水库精养鱼亩产387公斤;网箱养鱼亩产43166.6公斤。300亩鱼种池共生产鱼种57960公斤,平均亩产193.2公斤。1999年水利渔业生产共创利润235万元,产值利润比往  相似文献   

11.
11月25日,南湾水库生态鱼冬季捕捞开始,第一网就捕捞了两万多斤鲢鱼。南湾水库总面积70平方公里,可养殖水面有7万亩,每年投入鱼苗20万公斤,采用人工放养和生态喂养的办法,年捕捞鱼类180万公斤,另有60万公斤鱼苗供水库内各种鸟类捕吃,以维护生态平衡。每年年底,南湾水库都会实施大规模捕捞作业。  相似文献   

12.
陝西省的灌溉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关中人民就在今涇惠渠一带兴修了郑国渠。但解放前灌溉事业发展极为緩慢,到1949年全省解放时仅有灌溉面积353万亩。建国以来,广大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領导下,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善了原有水利設施,灌溉面积有了飞跃的发展,現在除基本建設占用水地約100万亩外,灌溉設施面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四会县大旺华侨农场,是一个以糖蔗为主的国营农场。场内有一座日榨量1,500吨的糖厂,人口近3万(其中不少是越南归侨)。纵横10万亩沃土上,农、林、牧、副、鱼以及工商各业,都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新景象。近几年来,农场工农业年总产值稳定在3,500万元。从1978年以来,每年上缴利润为400万元。然而,解放前这里却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是70年代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86.64万亩,完成总投资2.02亿元。从1978年工程发挥效益以来,灌溉面积由31.24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8.86万亩。以2亿元的代价换得了每年约7亿吨水。这是水的投资价值。水的生产过程,同工业产品一样,也具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过程。修建和管理进水闸、引水渠、拦河坝等工程,引、提、拦、蓄水,这是水的生产过程;对水库、渠  相似文献   

15.
费县地处山东省临沂地区西部,全县有可养鱼水面6.2万亩。近几年来,他们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以水库为主体的淡水养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87年,全县养鱼面积达到4.5万亩,鱼产量达1800吨,并出现了一批亩产25公斤以上的高产水库。他们发展水库养殖业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9%,早涝保收及实灌面积已占耕地面积40%以上。据统计资料,1949年至1985年间全流域累计实灌面积为157000万亩(按每亩增产粮食50公斤计算,三十七年来因灌溉增产约7850多万吨),其中63000万亩是1978—1985年灌溉的,对淮河流域近期粮食大幅度增产(全流域粮食总产量目前已达6000万吨)起了很大作用。根据对各省近几年粮食亩产及实灌率(实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粮食亩产与  相似文献   

17.
新华农场的人们几乎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昔日曾是平时一片泥泞、汛期一片汪洋的沼泽地,如今已被20余万亩郁郁葱葱的稻田所取代。过去粮豆亩产只有71.8公斤,总产不足5万吨,现在已发展到亩产365公斤,总产15.7万吨。即使在汛情最严峻年份,超警戒水位1米多,持续20  相似文献   

18.
一、开封市渔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使开封市渔业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85万亩,比1983年增加2倍;其中池塘养殖面积达到3.93万亩,比1983年增加4.6倍。水产品产量达到1.28万吨,比1983年增长了16.6倍,年均增长17.3%。全市年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由1983年的0.2公斤提高到2.7公斤。渔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迅速发展。至1997年底,全省渔业水面达到52万亩,渔业劳动力4.07万人,水产品产量4.55万吨,产值4.1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0.6倍、10倍、20倍和90倍。先后开发低洼、盐碱荒滩10万多亩,利用荒水20多万亩,使30余万群众通过渔业生产脱贫致富,在壮大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增加有效供给和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九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只是弹指一瞬。然而你可知道,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的九年,在起步较晚的黑龙江省水利史上占有何等重要位置!这九年,是黑龙江水利事业改革的九年,起飞的九年,也是发展最迅速、效果最显著的九年。——灌溉事业有了大踏步发展。到1987年末,全省水田面积达到1,000万亩,为1978年400万亩的2.5倍。六,七十年代,全省水田面积一直徘徊在三、四百万亩的水平线上。可1978年后的九年间,全省平均每年以近60万宙的速度持续增加,提前三年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