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4.
深水浅部地层成岩性差,井眼易塌、易漏,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精确预测是深水钻井作业安全和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水深浅部地层地应力、成岩特征,提出了深水地层密度分段预测方法,并据此确定了深水井的3个地应力纵向剖面(上覆岩层压力、水平最大地应力和水平最小地应力);建立了深水浅层塑性地层井壁坍塌压力极限应变计算模型,实现了深水浅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精确预测,并在西非赤道几内亚湾深水S1井进行了应用,确定了S1井的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保障了该深水井的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油气田钻井过程中窄钻井液密度窗口导致的井漏问题,建立了适合深水环境的井壁稳定分析计算模型,应用地震层速度资料对L4井的地层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坍塌压力随井深增加而增大,但总体都小于地层孔隙压力,因此将地层孔隙压力作为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下限。破裂压力随井深增加而增大,在海底泥面处最小,仅为1.02 g/cm3,地层孔隙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下限的范围仅为0.021~0.092 g/cm3,最大也只有0.290 g/cm3,表明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结合目标井的实际情况,考虑ECD、激动压力等的影响,推荐了不同层段钻井液密度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满足实际需要,表明应用层速度计算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深水钻井液举升钻井技术的水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深水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石油工业界提出了海底钻井液举升钻井(SMD)技术,由于该技术是用于深水和超深水钻井的新技术,迫切需要新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理论。海底钻井液举升技术采用相对较小的回流管线从海底回输钻井液,而隔水管内充满海水,在回流环路中形成两个压力梯度。根据海底钻井液举升钻井技术的使用环境及特点,推导了海底钻井液举升钻井系统的水力学计算公式,并编制水力学计算程序,依据算例对该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深水钻井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深水钻井过程中,泥线上、下井筒温度差异较大,受温度、压力的影响,气体会溶解于钻井液中,也会从钻井液中逸出,气体在环空中存在的状态对环空压力的影响较大。为此,以天然气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计算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气体在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中的溶解度计算理论模型,分析了深水环境下气体在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气体在水基和油基钻井液中的溶解度随之增加; 随着温度的增加,气体在水基和油基钻井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在相同条件下,油基钻井液气体溶解度远大于水基钻井液气体溶解度。 相似文献
9.
10.
深水钻井时存在复杂地层井眼失稳、大温差下钻井液流变性调控困难等技术难题,需要研发适用于深水钻井的抗高温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以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深水钻井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包被抑制剂Cap;以Cap为主要处理剂,并优选其他处理剂,构建了深水抗高温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室内性能评价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包被抑制剂Cap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较小,包被抑制作用强;深水抗高温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低温流变性良好,可抗160 ℃高温,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9 mL,三次岩屑滚动回收率大于70%,抑制性强,可分别抗25.0%NaCl、0.5%CaCl2和8.0%劣土污染。该钻井液在南海4口深水油气井钻井中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低温增稠及井眼失稳等技术难题,具有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水基钻井液配方组合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我国水基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包括:①聚磺钻井液的形成过程及包括约10种处理剂的配方组合模式;②硬脆性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厦钻井液体系(抑制剂+封堵剂);③从半透膜机理发展出的4种新体系(聚多醇类,甲酸盐类,甲基葡糖苷。硅酸盐粪)。介绍了国外水基钻井液最新技术:④无侵害钻井波及其处理剂,滤失量的砂床法测定蛄果及应用;⑤胺基钻井液及其处理剂,钻屑整体硬度测试和耐崩散性测试;⑥设计者钻井液。认为在押制机理上成膜和封堵是今后发展方向,在配方组合上应由聚合物+磺化物体系转向聚合物+封堵剂体系。图7表2参27。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对低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需要,研究出一种新型密度减轻剂——空心玻璃球。该产品呈灰白色,系列产品的密度为0.37~0.45g/cm^3,样品粒度为5~123μm,略大于美国样品,在90~100℃条件下该产品具有10MPa的抗压能力。研究了空心玻璃球低密度水基钻井液的性能控制原理与方法以及空心玻璃球的回收技术。结果表明,该产品可以将水基聚合物钻井液的密度降低至0.78~0.95g/cm^3;空心玻璃球的加入会增加钻井液黏度,降低滤失量;利用传统的旋流分离设备,结合清水稀释的方法,可以回收40%~75%的空心玻璃球。 相似文献
14.
15.
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润滑剂SYT-2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由EO和PO共聚得到的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润滑剂SYT 2的性能和应用。加入 0 .5~ 1.0 %SYT 2使 6 %膨润土浆的润滑系数 (0 .35 7)降低 83.3%~ 86 .5 % ,极压膜强度由 30 .2MPa升至 15 3~ 2 0 3MPa。在 4 %盐水浆中 ,1%~ 3%SYT 2使润滑系数 (0 .314 )降低 72 .9%~ 86 .5 % ,在 35 %盐水浆中 ,1%~ 5 %SYT 2使润滑系数(0 .187)降低 18.2 %~ 6 8.4 %。 12 0℃热滚老化对SYT 2的润滑性能影响很小。SYT 2对聚合物钻井液常规性能无不良影响 ,不引起发泡 ,SYT 2无荧光 ,EC50 值大于 1.0× 10 5mg/L ,完全无毒 ,根据海水中生物需氧量测定 ,易生物降解。介绍了在胜坨一口斜井 (1790~ 2 2 2 1m)和轮南一口水平井 (井深 4 95 0m ,水平段长 30 0m)钻井中成功使用SYT 2的情况。图 1表 4参 2。 相似文献
16.
高长虹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0,(4)
介绍国外90年代发展起来的海洋钻井液新型处理剂,包括醇类、糖类、硅酸盐类和甲酸盐类。以及膜包被法处理钻屑新工艺和油基钻井液新体系——矿物油钻井液和棕榈油钻井液。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外90年代发展起来的海洋钻井液新型处理剂,包括醇类、糖类、硅酸盐类和甲酸盐类,以及膜包被法处理钻屑新工艺和油基钻井液新体系-矿物油钻井液和棕桐油钻井液。 相似文献
18.
深水低温条件下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海洋钻探中常用的PEM钻井液、小阳离子钻井液、PRD钻井液以及KCl/PLUS钻井液在不同低温条件下流变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几种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均有明显的上升,这与钻井液中粘土含量、土粒分散度、粘土颗粒的ζ电位、高分子量聚合物类型、高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链的舒展程度以及粘土颗粒、高分子量聚合物、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膨润土及高分子量聚合物是造成钻井液在低温条件下表观粘度以及切力上升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加量越大,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杂多糖甙水基钻井液可生物降解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杂多糖甙(SJ)水基钻井液失水后滤液和滤饼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生化需氧量(BODs),以BODs/CODcr比值为指标评价了SJ水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和可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在淡水/盐水和一定温度条件下,SJ水基钻井液滤液的CODcr,和BOD5值均较高,但BOD5/CODcr,比值均大于0.3,表明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较强;向SJ淡水钻井液中添加适量的Nacl或提高温度可使钻井液滤饼浸出液的CODcr和BOD5值降低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以下,且可生物降解性由较难转化为较易,表明杂多糖甙水基钻井液废 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直接外排.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pH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各种因素引起钻井液pH值降低的原因并研究了滚动老化后放置时间、老化温度及含盐量的影响。参考胜利油田聚合物钻井液配方,由6%膨润土浆与多种处理剂配成实验淡水钻井液。pH值12.87的淡水钻井液在150℃老化16小时后,pH值随时间而降低,46小时降至10.01。在不同温度下(80-150℃)老化16小时后,该钻井液的pH值在前15小时内下降较快,此后下降缓慢,老化温度越高,pH值下降越快,降幅越大。在该钻井液中加入活性再生盐配成的盐水钻井液,150℃老化后pH值下降的幅度随含盐量增大(1%-35%)而增大。表面活性剂对150℃老化后饱和盐水(35%NaCl)钻井液pH值降低的影响程度因类型而不同,加量0.1%-0.5%时稳定该钻井液pH值的作用,阳离子型的CTMAB基本上无,阴离子型的AS和ABS很微弱,非离子型的Tween-80、OP-10、Span-80稍好,ABS/OP-10和OP-10/Span-80复配物更好,但稳定作用均不够强,老化后该钻井液的pH值一般均低于10.0。图4表4参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