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汽化和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肤炎的术后临床指标,探讨经尿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术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侵及输尿管口的腺性膀肤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分别运用经尿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和电切术2种。采用统一治愈率、有效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尿道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组较电切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提高。2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汽化术是目前腔内微创治疗腺性膀胱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跟踪随访均未行手术或药物干预的腺性膀耽炎病人62例,分为有伴发因素组(A组)24例,如留置导管或伴发结石等,随诊前给予去除,无伴发因素组(B组)38例.观察2组在长期随访期间疾病转归情况.随访18个月至8年,平均36个月.A组病例去除伴发因素后疾病均可痊愈.B组病例中病变完全消退者31.6%,病变好转者26.3%,病变无变化者31.6%,病变加重手术干预者10.5%.腺性膀胱炎多可自行痊愈或症状消失,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证据.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是我目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恙性肿瘤的3.2%.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38饲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电切术(TURBT),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问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新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5例,B组(对照组)14例。A组2%利多卡因20ml膀胱灌注10min后,0.2%透明质酸钠100 ml+地塞米松1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周。B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替代0.2%透明质酸钠溶液,方法类同A组,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0例患者膀胱容量明显增加。B组用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膀胱容量无明显改善。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3例TURP术后30例出现尿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资料。结果 19例经单纯尿道扩张,11例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皮肾扩张器尿道狭窄扩张后全部治愈。术后排尿满意。结论术后密切随访及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单纯尿道扩张及斑马导丝引导下皮肾扩张器尿道狭窄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18例并发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双侧睾丸切除及内分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55min,切除前列腺重量20~50g,平均32g,未发生大出血和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2~6年,2年内死亡3例,6年内死亡5例,7例生存至今,3例失访。手术前后对比,主观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3.2±4.0)分,降至(7.5±3.0)分,最大尿流率(Qmax)由(5.6±3.2)mL/s提高至(12.5±4.5)mL/s。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结合双侧睾丸切除及内分泌治疗,是治疗全身情况差、并发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能迅速解除前列腺癌所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TURP术与PKR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BPH患者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40例,比较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尿流率峰值(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1)TURP组出血量、冲洗时间、冲洗量和留管时间>PKRP组,P<0.05或P<0.01;(2)1个月内TURP组继发出血、短暂尿失禁和排尿困难发生率高于PKRP组,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3)术后3个月时2组IP2SS、Qmax、QOL自身术前后比较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与TURP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术式,但PKRP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相对少于TURP,安全性高,是治疗BPH较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合并合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糖尿痛或心、肺、肾其它疾病之一项或多项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38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安全、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合并志性尿潴留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12例前列腺癌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先用高能聚焦超声刀照射前列腺癌灶及周边区域,然后行经尿道电切术将前列腺中叶及两侧叶切除.术后酌情再补充作1-2次HIFIJ治疗.结果 随访3~6月,3个月后I2例下尿路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抽血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例PSA<4ng/mL,经直肠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2例PSA>4ng/mL,前列腺穿刺活检有癌细胞残留.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合并急性尿潴留具有操作膏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它是有效治疗前列腺癌合并急性尿潴留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伴发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13例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进行总结,认为应加强护理干预,重点在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导管的护理,注意并发症的护理并重视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BPH患者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40例,比较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尿流率峰值(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1)TURP组出血量、冲洗时间、冲洗量和留管时间>PKRP组,P<0.05或P<0.01;(2)1个月内TURP组继发出血、短暂尿失禁和排尿困难发生率高于PKRP组,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3)术后3个月时2组IP2SS、Qmax、QOL自身术前后比较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与TURP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术式,但PKRP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相对少于TURP,安全性高,是治疗BPH较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从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22例。22例慢性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汽化切除联合治疗。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1个月~1年,症状消失16例,症状明显减轻的2例,1例无效。术后并发暂时性尿失禁1例,1个月后自行恢复;并发逆向射精4例,2例3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6个月后好转。术后1个月复查,最大尿流率上升至(19.30±0.61)mL/s,前列腺按摩液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对膀胱颈梗阻的男性青壮年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可慎重选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来解除膀胱颈梗阻。经尿道电切、汽化切除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1例患者,以5%葡萄糖作为膀胱冲洗液,铲状汽化切除中叶和大部分侧叶组织,之后观察精阜处尿道前列腺部是否通畅,确认通畅后改用普通电切环,对于精阜周围和前列腺尖部,采用薄切割进行,术毕止血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术后随访1个月,统计治疗效果个不良反应。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min,出血量平均150mL,低血钠症11例,拔除导尿管后轻度肉眼血尿12例,尿道刺激症3例,术前患者前列腺症状国际评分和残尿量均明显多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指征、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对4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尽早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进行保守治疗后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25例,良好14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85%。全部手术无胆道或其他脏器损伤。除4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行胆囊全切术是可行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选用对患者最合适的、最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9年10月期间28例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5例复发者再次行TURBt,2例2次复发,行第3次TURBt。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致排尿困难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未发生大出血或膀胱穿孔,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2~8年,2年内死亡3例,5年内死亡10例,12例生存至今,3例失访。结论对于必须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但不能耐受该手术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带来的高风险性,使患者在生存期可保留膀胱功能,生活质量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复发后,可反复多次行TURBt。合并前列腺增生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在膀胱癌细胞T24中表达。方法 Trizol法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总RNA,经RT-PCR扩增RI基因,克隆至pUCm-T质粒中,再亚克隆至pAAV-IRES-hrGFP载体,构建pAAV-IRES-hrGFP-RI重组质粒,与pAAV-RC和pAAV-Helper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并扩增腺相关病毒RI-AAV,检测其感染性滴度,并转染T24细胞,采用RT-PCR检测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RI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AAV-IRES-hrGFP-RI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腺相关病毒RI-AAV的感染性滴度为1.1×1010U/ml;RI-AAV转染的T24细胞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及空病毒转染组均显著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人RI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进一步研究RI对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