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如何准确模拟结构在非线性状态的地震响应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某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分析了大震下结构的变形、耗能以及构件的塑性变形特征,评估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PERFORM-3D较适合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原型结构,提出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以目前超高层常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作为参照,开展了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结构体系抗侧刚度相近的工况下,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用钢量显著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体系的典型屈服路径为核心筒一巨柱→...  相似文献   

3.
某结构主楼高152.4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文中重点介绍了结构布置、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计算分析和性能设计等内容,通过小震弹性和时程分析、中震性能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大震弹塑性分析等计算手段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可为同类超限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中  钱德玲 《工业建筑》2014,(Z1):462-466,490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设计软件ETABS的计算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得到结构的自振特性。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时程分析法对该结构进行非线性地震分析,对结构输入3种不同的地震波进行计算,充分分析和比较了计算结果,包括层间位移角沿高度变化包络曲线、顶点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层间位移沿高度变化包络曲线以及顶层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该结构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薄弱层,同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结构的中上部,且其值小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1/100,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利用ANSYS和ETABS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地震分析,反映了此类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解决了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并校验了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在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柱网尺寸对框架核心筒结构静力弹塑性能的影响,对某一高度为93.6 m的框架核心筒模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柱网参数下,该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情况,并且基于所得出的研究数据,给出了优化建议,同时分析了该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基底剪力与顶点侧移曲线、极限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以及地震倾覆力矩,探究了采用不同柱网参数时,其抗震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铁三局科技研发中心地下2层,地上37层;地上结构总高160.1 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主体结构抗震设计采用抗震性能化方法进行设计,采用SATWE和MIDAS对结构体系进行多遇地震作用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及弹塑性分析,各项计算结果能够满足规范的相应要求,设计能够达到预设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说明结构体系可行,结构构件选用合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Perrorm-3D和NosaCAD对重庆某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结构在6度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未出现损坏;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楼层梁柱出现损坏,核心筒仅出现受拉裂缝,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100的规范限值要求主要结构构件损坏顺序和损坏分布较为合理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耗散地震波输入能量,整体结构可以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相似文献   

8.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核心筒和楼板的损伤演化过程、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以及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最大损伤出现在这类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底部和中上部,为保证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更好的工作性能,建议在相关区域增设型钢或提高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较为清晰地揭示这类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以某框架核心筒结构为工程背景,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OSACAD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7度多遇和7度罕遇烈度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及层间位移反应等.根据模型结构破坏情况分析结构的薄弱部位和破坏机理,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设计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美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分别对位于中国8度抗震设防区和美国典型高烈度区域(旧金山地区)的两栋层高与结构相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设计。介绍了抗震设计过程中根据中美相关抗震规范确定的地震作用参数与材料强度,比较了两国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异同。建立了两结构的空间弹性分析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两结构的弹性地震响应,比较了两结构自振周期、基底剪力、层剪力、结构层间变形、构件尺寸、配筋以及连梁受剪承载力等。计算结果表明:按照两国设计规范分别设计的结构,其设计地震作用水平相当;根据美国规范设计的结构连梁受剪承载力与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相比偏低,约为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的0.63~0.95倍;中美两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与配筋差异较大,中国规范设计方案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内纵筋和箍筋集中在端部固定范围内,美国规范设计的箍筋约束范围大,对应端部固定范围的配筋比中国规范配筋量小。  相似文献   

11.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林芝雅江宾馆结构的设计过程及抗震性能研究,包括地基处理,基础选型,大跨度钢骨转换梁设计,以及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点,阐述了粘滞阻尼墙和防屈曲支撑的工作机理。相关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烈度地区某超高层结构地面以上部分57层,地面到大屋面高度为246.25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受力性能分析,论证了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介绍了核心筒剪力墙、外围框架柱以及加强层等关键部位的设计思路。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高烈度地区混合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加强层和3种不同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以顶点位移为目标对单个粘滞耗能减震层的最佳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粘滞环带耗能构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减震层比加强层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单个耗能减震层宜布置在结构的中部0.5H~0.6H处;粘滞环带耗能构件能有效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层设计实例分析,探讨核心筒底部拉力较大时斜截面抗剪和正截面承载力的相关问题,总结此类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给出此类型结构抗震设计的建议。指出此类建筑在中大震时核心筒底部拉力可能较大,规范对小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和调整系数,不能确保中大震时结构抗震性能,需采取必要分析手段和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复杂结构、超限高层结构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中震设计和验算。本文从抗震规范中小震、中震和大震的概念入手,说明了中震设计和验算的工程概念和方法,提出了在现行规范和设计条件下,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中震设计的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震高烈度区城市高架桥,必须通过设定合理的抗震设防目标,进行系统减隔震设计。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合理采用一系列配套减隔震措施,使高架桥在地震作用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地震损伤,从而避免落梁等桥梁整体垮塌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生命线工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个强震软土区全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践,分析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材性特点在工程中的实际反应和影响,提出在轻骨料结构工程应用中应注意工程的地方性和差异性,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轻骨料混凝土这一新型建材优越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是以结构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为基础,以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为核心的抗震设计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中:对混合结构进行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根据地震设防水准的不同,确定不同水准地震情况下的弹塑性需求谱曲线,运用能力谱分析方法,得到混合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目标,对比规范的性能指标,对混合结构的抗震能力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9.
考虑剪力滞后的影响,将高层框筒结构先离散成正交各向同性板,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得到各板的应力和应变表达式,再根据角柱处的位移与内力相等效的原则,将空间框筒结构等效成平面框架结构。对一个高层算例进行了计算,并与按空间框架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种简化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从隔震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具体结构进行分析对比,揭示了隔震结构在抵抗水平地震作用中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