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云南元江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的宝石学研究方法以及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测试仪器,对云南元江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元江红宝石颜色丰富,裂理发育,内含有大量的包裹体,主要致色离子为Cr,随着Cr质量分数的增高,红色逐渐加深,折射率增大;其拉曼光谱在200~1 200 cm-1范围内有2~3个拉曼吸收峰,红外光谱除2 110,1 980 cm-1红外吸收双峰外,还出现381,420,647 cm-13个Al2O3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2.
展示了对越南基巧红宝石中包裹体的研究成果. 用光学显微镜检测了这些包裹体的特征. 采用拉曼散射法和扫描电子探针分析了包裹体的成分.在该类红宝石中发现了锐钛矿、红柱石、钙长石、磷灰石、黑云母、一水软铝石、板钛矿、方解石、刚玉、硬水铝石、白云石、石墨、珍珠云母、白云母、金云母、黄铁矿、金红石、锆石、黝帘石包裹体组合. 描述了该类红宝石多相包裹体中气-液相与负晶的成分, 讨论了主晶红宝石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3.
缅甸曼辛(Man Sin)是近年来市场最为热门的尖晶石产地,以产出"绝地武士"尖晶石而闻名。采用宝石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缅甸曼辛尖晶石样品的内部包裹体的类型和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缅甸曼辛(Man Sin)尖晶石中常含有带有橙黄色流体的多相包裹体,具有产地指示意义。橙黄色流体包裹体可以被捕获包裹在八面体负晶之中,可以附着在矿物包裹体的表面,可以与气态的H_2S,液态的H_2S以及各种矿物包裹体组成特征的多相包裹体,其拉曼光谱以155、220、443 cm~(-1)和475 cm~(-1)拉曼峰为特征,为高浓度的自然硫溶液,液体可能为CS_2。富含自然硫的流体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尖晶石内部包裹体中,表明缅甸曼辛尖晶石形成于高度还原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尖晶石内部八面体包裹体的成分,宝石学研究中尚存在争议。基于市场上尖晶石主要产地为缅甸且八面体包裹体为缅甸及斯里兰卡产地的特征包裹体的两方面考虑,对收集到的52粒主要产地为缅甸的尖晶石样品进行观察,据包裹体存在的共性及包裹体所处位置选择较有代表性的4颗宝石级尖晶石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拉曼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显示包裹体有位于155、282、712、1 086cm-1的方解石拉曼峰和位于177、300、1 099cm-1的白云石拉曼峰。通过对八面体包裹体分布特征的观察,从突起、空间分布、偏光特点和成分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缅甸尖晶石内部的包裹体若呈白色或无色、边界清晰、定向排列、八面体形状,则可以判断他们是由残余成矿热液白云石或方解石所充填的同生、次生或假次生负晶包裹体。但由于研究样品数量和来源的局限性,对于其他尖晶石族矿物作为八面体包裹体的存在缺乏相关证据,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从泰国一宝石处理商处获得一批未经热处理和热处理的缅甸红宝石,对其基本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试分析,以期获得经热处理后的红宝石的特征,并与未经热处理的缅甸红宝石相区别。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红宝石内有大量的次生熔体包裹体,而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内仅观察到矿物晶体包裹体以及流体包裹体;在化学成分上,热处理红宝石中的Ti元素平均含量较高,Fe元素平均含量较低,相比于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分别高了约1 000×10~(-6)以及低了约100×10~(-6);未经热处理红宝石可检测到硬水铝石的吸收峰以及结构水和游离水的吸收峰,而热处理红宝石由于受高温的破坏,均检测不到这些特征吸收峰;热处理红宝石位于694 nm附近的荧光峰整体上比未经热处理红宝石更强且尖锐。  相似文献   

6.
采用宝石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其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研究了目前市场上的一种铅玻璃充填红宝石样品,重点分析了其固体包裹体的成分、形态、分布等特征以及铅玻璃充填物.该红宝石原石样品为暗红色-浅红色,透明-半透明,以六方柱状为主,未见或少见桶状或腰鼓状.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经过了铅玻璃充填与热处理,但处理温度较低,其矿物包裹体没有明显的热熔现象.其矿物包裹体有金红石、锆石、磷灰石、云母以及尖晶石等.其中,金红石包裹体可分为先成与同生两种,先成金红石包裹体可见破损现象,同生金红石包裹体主要呈短柱状,部分为长柱状.最后,对该红宝石样品中包裹体的成因及其可能产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红宝石成矿带北起云南元江,向东南方向延入越南,在云南境内长约300公里,宽约1-5公里。在越南境内延伸约392公里,其最近的矿体距中国边境只有50公里。一、哀牢山红宝石透明度的影响因素矿物的透明度就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矿物透明度的大小可以用透射系数表示,透射系数愈大,透过率越高,吸收越弱,则矿物越透明。  相似文献   

8.
测试样品为黑龙江省穆棱地区碱性玄武岩产出的红、蓝宝石。利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测试,获得穆棱红、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种类丰富的包裹体,激光拉曼对包裹体成分测试可知,样品内含有大量富含CO_2的气液包裹体和被破坏的针状包裹体。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以及LA-ICP-MS测试结果,分析得到穆棱红、蓝宝石的颜色成因:红宝石由Cr、Fe、Ti共同致色,黄色蓝宝石由Fe致色,蓝色蓝宝石主要由Fe、Ti共同致色。红外光谱显示样品中只有深色蓝宝石在3 309,3 233cm~(-1)处存在明显谱峰,证明深蓝色蓝宝石内有还原性羟基存在。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及前人研究,推测深蓝色蓝宝石为碱性玄武岩相关的幔源蓝宝石,其它品种(红宝石、黄色蓝宝石)则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凉山产出一类同时含红色和黑色球粒状矿物包裹体的南红玛瑙,其包裹体常以丝脉状、浸染状聚集构成独特的草花状图案。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得知该类南红玛瑙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斜硅石含量低,结晶度指数6.76;红外透射光谱3 674 cm~(-1)处的吸收峰及X射线粉末衍射中d=8.418■衍射弱峰推测层状硅酸盐矿物存在;红色球粒状矿物具226、245、292 cm~(-1)等赤铁矿拉曼特征位移峰;黑色球粒状矿物显示金属硫化物拉曼特征位移峰,多分布在342 cm~(-1)和377 cm~(-1)附近,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能谱(EPS)分析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试确定黑色球粒状矿物为立方晶系黄铁矿[(FeAs_((0.015-0.018 5))S_((1.826-1.886))],与少量黄铜矿(拉曼特征位移峰289 cm~(-1))共生;此类南红玛瑙中黑色球粒状矿物的组成、形态分布明显区分于其他地区玛瑙中常见构成草花状图案的铁锰质、有机质等黑色包裹体,有一定产地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红宝石矿床位于越南北部安沛(Yen Bai)的Luc Yen附近。选用越南安沛大理岩型红宝石为研究对象,根据颜色特征分为4大类:浅紫红色、紫红色、深红色及橙红色。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及X射线荧光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技术,对越南安沛红宝石进行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越南安沛红宝石晶体呈典型的板柱状,显微镜下常见丰富的气液包裹体,部分样品可见越南红宝石特征的蓝色色区。红外光谱显示红宝石的5个本征峰,部分样品可见由O—H基团伸缩振动引起的硬水铝石吸收峰。拉曼光谱主要由[AlO6]基团的弯曲振动和伸缩振动引起。结合成分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过量化红宝石颜色的主波长、补色主波长及纯度值,可将越南安沛红宝石的4类主要颜色区分开。  相似文献   

11.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蓝宝石的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带有橙色色调,具有与天然红宝石及橙红色蓝宝石没的吸收光谱,由Cr^ ,Mn^3 ,Ni^3 等过渡离子致色,浅黄色合成蓝宝石由Ni^3 致色,与天然黄蓝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不同,最具普遍意义的鉴定特征是种晶片残余,呈面现状分布的法埃状包裹体以及缺少明星的生长纹理的和含水的红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2.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鉴定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是最近进入珠宝市场的一个新产品,特征是橙红色的体色,较强的黄色和橙红的多色性,缺失蓝绿区的可见光吸收光谱,无色或浅色的种晶残余,面包屑状的包裹体等。  相似文献   

13.
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 名朱瞻土自, 卒于1441年. 其墓于2001年发掘时, 出土了5 000多件金银珠宝玉器, 其中镶嵌的珠宝有18种, 约700多粒, 主要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猫眼、东陵石、珍珠、水晶和绿松石等, 各类宝石的品质参差不齐, 其中不乏高品质的珍品. 几乎所有的宝石主要为弧面型, 具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的加工以及宝石的钻孔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从宝石品质和内含物特征看, 其中四大名宝的产地都不在国内, 可能为东南亚, 绿松石可能来自湖北, 珍珠也应是国产的.  相似文献   

14.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了红宝石晶体,对晶体生长的设备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晶体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结合研究高质量水热法红宝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水热法红宝石晶体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着重阐述了在改进高压釜的容积、籽晶取向、籽晶质量后,使红宝石晶体的生长速度、晶体质量获得明显提高的方法,对原料中的杂质、温度波动、晶体开裂等几个影响晶体质量的问题作了探索性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大量收集了云南哀牢山矿区的红宝石样品,从中挑选出近30颗晶形较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晶体样品,利用反射差示干涉显微镜及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云南红宝石晶体及其表面微形貌特征。研究表明,云南红宝石晶体的底面三角形生长阶梯发育。三角形生长阶梯表面的六边形和波浪形层状生长痕迹是红宝石层状生长的重要证据,底面三角形熔蚀坑可为其提供重要的产地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水晶中最为常见的固态包裹体为针状、纤维状晶体。利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对这些天然水晶中固态包裹体进行系统的光学观察和成分分析,并确定了这些天然水晶中各种针状、纤维状包裹体以及“面包渣”状包裹体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18.
蓝方石是方钠石族矿物中的一个稀有宝石品种,德国埃菲尔地区产的蓝方石有着非常独特而艳丽的蓝色,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国际珠宝品牌的高级定制中。本文对来自德国埃菲尔地区的宝石级蓝方石原石及刻面宝石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常规宝石学测试,并运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及拉曼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蓝方石的折射率为1.50左右,相对密度2.42~2.48,手持分光镜下橙黄区有弱吸收带,长波紫外光下具有中-强的橙色荧光。除了Fe,Cu致色元素以外,不同价态的硫离子根(S3-,SO42-,S2-)也是导致其独特蓝色的主要原因之一。红外光谱在1 118、1 007、726、700、650、611、540、448cm-1处的吸收峰和拉曼光谱在448、545、989、1 089和1 628cm-1处的吸收峰为蓝方石的诊断性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星光尖晶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尖晶石有六射或四射星光. 对同时具有多组星光效应的尖晶石少见报道. 利用常规宝石学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和电子探针对具有多组六射星光和四射星光效应的尖晶石进行了研究, 发现由于存在多组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使尖晶石产生多组星光效应. 利用电子探针的线扫描技术对产生星光效应的包裹体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了两种化学成分的针状包裹体,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Fe和Ca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