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5.
6.
7.
8.
9.
当前,“系统建模与仿真”正在向复杂大系统的”协调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建模与仿真的方向发展.在2009年在第四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的特邀报告中提出,提高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协调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水平,研究开发“协同智能建模”、“协同智能仿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系统.主要内容是:论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方向,提出“协同智能建模与仿真”的概念理论基础、设计思想、总体方案、关键技术、开发策略,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物联网、区域管理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对大规模设备协同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大规模设备协同中协同规模大和时序约束严格这两个特点,定义了包含协同任务和协同子任务的大规模设备协同两级任务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Pi-演算给出了大规模设备协同中两级任务协同机制的描述,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机制的正确性.并实现了大规模设备协同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协同设计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描述了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流程和实现方法。整个系统包括访问控制、项目管理、图纸文档管理和协作工具4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象技术的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协同产品开发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协同工作模式与建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协同产品开发模式,包括产品信息共享、过程的集成和对象封装技术支持分阶段的协同优化决策。以注塑模具制造为背景,在并行工程框架环境下,阐明了这一协同产品开发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6.
18.
19.
20.
针对当前的设计理性建模理论与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协同设计过程,不能全面描述协同设计中的设计理性的问题.在对IBIS (issue-based information system)模型进行拓展和改造的基础上,结合协同设计的认知特征提出了团队协同设计理性模型.该模型包括2类要素,分别以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连接线表示,其中设计问题、设计方案、设计知识、设计产品、协同过程和协同情境6个要素以不同类型的节点表示;设计行为要素描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具体操作,以不同类型的连接线表示.最后以自动打标机的协同设计过程为例,阐述了文中模型的建模过程,建立了自动打标机团队协同设计理性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