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E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ME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碱剂用量、食盐用量、堆置时间和温度对织物固色率影响,提出了较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马尾松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经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pH值、双氧水用量、甲醛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磺化温度对磺化度的影响,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为体系pH值10.5,双氧水用量3%,甲醛用量4%,亚硫酸氢钠用量8%,氧化温度105℃。产品的磺化度为1.724mmol/g。  相似文献   

3.
浅色防水涂料用弹性水乳型合成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华 《涂料工业》1997,(2):11-13
采用预乳化工艺制备了弹性水乳合成树脂,讨论了不同单体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保护胶用量以及预乳化工艺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该树脂可以配制具有防护与装饰双重作用白色及彩色防水涂料。  相似文献   

4.
木材溶液制备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以苯甲基化木材溶液代替聚醚多元醇制备了聚氨酯胶粘剂,讨论了异氰酸酯用量、聚乙二醇用量、增塑剂用量及固化时间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RTM成型工艺中定型粘合剂的选择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型粘合剂用量为纤维用量的3%时,与不同的基体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从而使RTM预成型工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核/壳型ACR乳液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乳化工艺,种子聚合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说明丙烯酸丁酯(BA)接枝共聚反应,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CR)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和PVC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三氯化磷、无水乙醇和氨制备亚磷酸三乙酯时,生产条件要求苛刻,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挤出发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由发泡工艺研究了聚乙烯低发泡成型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偶氮二碳酰胺(A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过氧化二乙丙苯(DCP)用量、螺杆转数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每100份聚乙烯中AC用量3份、EVA用量为5份、DCP用量为0.02份、螺杆转速为30r/min时,制得制品泡孔结构分布均匀,机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从纤维结构及染色工艺对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染料用量、pH值、匀染剂用量、和染色时间对染色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最佳染色处方和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0.5%(o.w.f),pH值3.5—4.5,醋酸钠1%(o.w.f),匀染剂12270.5%(o.w.f),浴比1:30,100%染100分钟...  相似文献   

10.
糠醇法合成乙酰丙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慎炼  梅蕾 《浙江化工》1999,30(3):23-24
研究了糠醇为原料合成乙酰丙酸的工艺。对乙醇用量、盐酸用量、反应时间、抗凝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探讨 ,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产品单程收率达到74.8 %。  相似文献   

11.
以矿物碳酸钙为原料,首先对丙酸钙的制备方法:超声辅助法、水浴法、微波辅助法进行方法筛选,其中超声辅助法效果最佳。然后对超声辅助法制备丙酸钙的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丙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0%、料液比为1∶21.6、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210 W、超声温度30℃,在该工艺条件下丙酸钙产率为94.94%、纯度为99.25%。  相似文献   

12.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和正十八酸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移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带水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酯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以湖南盛产的米糠油、猪油、柏油作为皂基生要原料的基础上,筛选了皂基、钙皂分散剂的品种及用量,并在使用五钠最低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自制硅酸钠用量,配制了复合肥皂粉。实验中还探讨了借鉴合成洗衣粉干燥成型技术使皂基脂肪酸凝固点高、粘度大、水份多的浆料干燥成型的工艺条件,提供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对以甘油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关键中间体二氯丙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发现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可以降低催化剂的用量。经实验确定优化的反应条件为:以己二酸为催化剂,用量为1.6mol/kg甘油,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二氯丙醇收率可达到86%;并且,所用催化剂己二酸可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5次,该工艺单位催化剂用量少;形成的工艺技术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磷酸奥司他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环氧化合物为起始物料,对甲苯的体积、氯化镁的用量、反应温度、淬灭温度进行了筛选,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过程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改性聚丙烯酸酯水溶胶的合成及其胶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EVA乳液作为改性物质,合成了聚丙烯酸酯水溶胶,既保持了纯聚丙烯酸酯水溶胶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讨论了聚合工艺、丙烯酸用量、EVA乳液用量以及氨化温度等对乳液和水溶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高原子灰打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国产前原子灰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研究了树脂类型和用量,填充剂类型和用量,固化剂类型等对原子灰打磨性能的影响,找到了理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木薯淀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2+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木薯淀粉,考察了反应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pH=7的条件下,氧化淀粉羧基含量较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双氧水用量1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0.0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羧基含量达0.9%左右的氧化木薯淀粉。  相似文献   

19.
涂料用纯丙乳液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观察不同的聚合工艺、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气相催化氧化法制取芴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俊库 《燃料与化工》2001,32(6):315-316
以工业芴为原料,研究了气相催化氧化法制取芴酮的工艺过程,考察了氧化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空气用量及其提纯方法等对芴的转化率和芴酮产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