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建筑形式语言的探索和争论始终是一个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而世纪之交建筑的意义是什么也成为哲学层面上的热门话题。活跃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们都在努力作出自己的解释超构建筑、“e”建筑,许多人大胆地想使建筑有另一种风气,即更加朴实地关注建筑本身,关注建筑的建造材料、方法过程和结果,张永和定义其为“基本建筑”。  相似文献   

2.
陈姣兰 《建筑师》2022,(1):53-58
建筑是什么?建筑属于谁?建筑的意义在哪里?这些都是追问建筑的本质时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以吉首美术馆为对象,将围绕它而产生的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和建筑在地的使用者的言说进行参照,呈现“专业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之间的差异。将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评述,视为一种意义竞争中的话语实践,可为反思建筑实践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3.
杂谈建筑的象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艺批评的范畴里,研究文艺媒体的象征性已是20年前的事了。然而在建筑批评的领域里,关于建筑象征性的讨论则显得浮光掠影。我们似乎很轻易地绕开了作为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就是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有文化和社会意义?建筑的象征性是什么?建筑的象征性有什么什么特质?了解这些知识对当代的建筑师们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一直使我困惑,让我无法仅仅留在建筑的领域内,最后,选择了“离经叛道”的道路。今天,上述问题可能还在困扰着中国的设计师们。君不见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悉尼歌剧院式的贝壳建筑或是风帆式的宾馆吗,人们美其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为研究美国“布扎”的学者提供参考书目和资料,并作简要介绍。这些书目分成四类:第一类关于“布扎”教育思想和方法;第二类关于各建筑院校情况; 第三类关于个体建筑师;第四类其他,包括了装饰艺术和美国建筑史的介绍等。四部分从不同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布扎”的建筑、建筑师、建筑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2023年,非常建筑事务所成立30周年,鉴于创始人张永和及非常建筑多年来在中国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影响力与专业话题性,本刊借此契机邀请了多位建筑师与学者对此“现象”展开深度研究与评论。在此过程中,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朱剑飞为梳理和了解近十年来张永和思想与实践观念的变化,同编辑部成员一起通过网络与张永和进行了两次(2023年9月4日和9月12日)“见缝插针”式的内部对谈,本意是准备写作的背景素材。在这两次谈话中,事先并没有预设特别严密的访谈框架,正因如此,谈话反而显得放松与自然,既呈现出一位有着巨大好奇心与思考力的实践建筑师近些年来的鲜活感受与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式样”与“中国风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师》2011,(3):89-94
关于20世纪中国建筑“民族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般归结为中国建筑师受到的学院派教育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则试图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指出通过“式样”,建筑的装饰、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9.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2014,(11):28-32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世界建筑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有 目共睹的,但同时也有迹象表明,在东方文 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 依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选取两位普利茨克 奖得主——扎哈·哈迪德与妹岛和世分别作 为西方建筑师和东方建筑师的代表,通过对 二人建筑美学、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 东西方建筑师和东西方建筑文化之间的差异 性,并尝试探索各自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14,(12):145-145
王维仁:关于建筑教育的思考我们谈建筑教育要开放什么?要如何多元?首先要问自己教育的定位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才能够认清我们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如果我们认同建筑创造基本的人文价值,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建筑在一个消费社会中,作为一种文化抵抗与公共性维系的功能与价值。在资讯与商品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承认建筑也是一种媒体媒介,亦是一种商品。在建筑师常常可以不再受建筑的形式或使用功能限制,进行形式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无法分辨什么是好的建筑,什么是廉价的建筑商品。  相似文献   

13.
建造一种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亦民 《建筑师》2004,(2):48-49
张永和的建筑思想在九十年代经历了由对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院落空间的探讨向建构学的研究,再向对城市建筑现象的不定性的关注的转变。这种建筑立场和策略的转变是对全球化趋势的顺应和妥协,同时也可看作是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化与城市化双重进程在建筑实践中的反映。这一态度与库哈斯的“无条件接受现实”的“回溯的宣言”不无相似,它的危险在于建筑师可能由此而失去通过建筑实践确立自己的文化特征和身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5.
百年回首,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过光荣,也饱受失意。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军事、经济和宗教等力量作用下传入中国,中西方建筑文化由相遇到冲突、选择,使中国传统建筑秩序失之平衡。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秩序在文化整体上有着更多的相似,但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建筑文化则需要打破一切,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处在传统与创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困扰之中。这样的文化危机时代,也正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天将降大任于当代建筑师,建构中国建筑新文化和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 1、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确定 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确定,显得异常困  相似文献   

16.
建筑要真正“生命力”必须恰如其份地体现建筑文化;其功能,造型,空间组合,从“里”到“外”,从“虚”到“实”,从“细”到“粗”....以卓越的“组合”能力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必然具有永恒价值,建筑师的真正水平,表现在处于同样外部制约条件下,对人类文化和建筑历史文化的感悟,把握和表征上,因此,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来说,自始至终都是起着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建筑特色逐步消逝。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建筑师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该如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以梅兰芳京剧院为例,来阐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师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云南建筑》2014,(3):I0001-I0001
什么是好建筑?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思考。建筑怎样才能称之为“好”?老旧建筑是不是好建筑?知名建筑是不是好建筑?宏大建筑是不是好建筑?复杂建筑是不是好建筑?……从一串串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来看,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19.
谢英俊近年来无论在台湾、还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实践项目,都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并获奖和展览无数.一系列灾后重建工作的成绩使谢英俊拥有“灾难建筑师”、“人道主义建筑师”、“公民建筑师”等美誉,但这仅是媚俗的赞誉.在脉络性的理解架构里,检视建筑实践与欲解决问题的关系性构成.亦即回答谢英俊建筑意识形态召唤了什么?而建筑实践又回应了什么?包含从理论上分析其超越现代性与一般灾后重建的不同,最终将谢英俊的建筑实践归结为“社会性建筑”.  相似文献   

20.
庄少庞 《华中建筑》2011,(10):21-27
该文试从“人”的视角探计建筑师思想的形成,通过建筑师的成长经历、专业背景中探析其创作实践的特征和内涵,比较林克明、夏昌世、莫伯治三位岭南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引进和地域化实践的思想策略的异同,进一步清晰各自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坐标,试求就个体视角察看现代建筑在岭南的地域化,并对建筑师的培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