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汶川映秀镇渔子溪村震后重建的设计,提出了绿色安全的理念与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减灾防灾的原则,介绍了重建的村落结构、功能布局、建筑群组织、生态景观设计和防灾空间布局等内容,并结合住宅单体设计与建筑细部塑造,探索了村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重建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精神家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汶川地震与日本兵库县南部等近年来国内外地震等灾害的考察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现代城市灾害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灾害新特点,如灾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广域性以及扩散性和连锁性等。结合对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的发展与应用状况的分析和建国以来城市设施机能状况和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城市减灾对策研究、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防灾工作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防灾规划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例如:1)逐步建立以区域防灾梯级公园、小学防灾据点、社区防灾据点为主体的防灾网状新体系,将防灾规划系统化;2)实施防灾梯级公园建设新体系、建设多功能防灾避难场所,将防灾公园体系化;3)提高单体抗震能力、完善小学防灾据点与社区防灾据点功能;4)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宣传、提高公民防灾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综合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校园因历史原因具有人群密度高、区域内功能划分混乱的特点,这使其成为当今城市各项防灾体系中较为脆弱的一环.文章以日本"防灾生活圈"理念为基础,以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建设、功能分区、人群行为和疏散路径这四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运用实地调研和GIS数据平台,对校园防灾规划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的防灾规划提出改进意见,提出"环绕式避难场"的高校防灾规划构想,提升地震灾后校内人员的避难效率,提升我国校园防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教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出发,综合分析目前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的特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的影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打破原有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教学框架,培养新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在建设开发中逐渐成型局部高密度状态,在全球化灾害多发的环境下,城市高密度地区的易损性显著,应充分利用其立体化空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地下空间具备先天的防灾特性,可以针对不同灾害中发挥相应的防灾作用,并与地面防灾空间协同构建立体化的防灾空间体系。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防灾角色与定位,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兼顾防灾的规划思路,通过分析适合防灾用途的地下空间特点,对其空间和功能要求进行了研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导方法和规划策略,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防灾空间规划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村镇防灾专业委员会、村镇绿色建筑综合防灾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主办,由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学报》杂志社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村镇综合防灾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11月17—19日在海口举行。一、会议主题与内容1.村镇建筑低成本抗震、隔震与减震技术2.村镇建筑抗风、抗火、抗洪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村镇绿色建筑综合防灾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近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长王亚勇指出,我国村镇地域分布广阔,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分层次、有区别、逐步地推进村镇绿色建筑发展,特别是发展抗震节能一体化技术,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赵子维 《山西建筑》2009,35(12):44-45
指出小城镇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防灾减灾能力不可忽视,针对小城镇防灾减灾的特点和规划编制要求,对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用地评估、规划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支持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冯萍 《建筑技术》2020,51(2):175-177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走平战结合与防灾功能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人防工程、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仓储系统及地下开放空间等内容的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系统,提高城市总体防灾能力。鉴于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特点,提出应从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加强地下空间自身防灾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泉州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对新兴石化工业区的抗震防灾规划的特点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周荃 《南方建筑》2010,(5):34-37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多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对室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室内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接着,结合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室内环境改善的关键技术。并以广州某亚运体育馆的绿色建筑实践为例,分析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阳等技术对室内环境改善的效果。最后,指出了体育场馆类建筑室内环境的特性问题,并初步提出了广州地区体育场馆的室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中热舒适度与节能标准等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抽取了热舒适性作为基础概念来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为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制定出一种系统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评析方法,以应对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技术措施的选择与优化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在中国不同气候分区的条件下,各种节能技术措施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即对被动式设计手段的效率进行量化分析。论文提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应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域特点,建立对各气候区运用被动式设计技术的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各种技术在不同气候区使用的差异性和效率,并以被动式设计作为基础,以主动式设计为辅。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及空间特点,提出"适宜"的技术措施和整体方案。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为人类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金虹 《南方建筑》2010,(5):45-47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平面形状,功能分区兼顾热环境分区,合理设计建筑入口,围护结构构造注重保温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旨在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严寒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乡村民居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西部乡村民居的自发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根本问题。西部乡村地区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表现的更为严重,调研与测试结果显示,民居结构安全与室内热舒适是其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以建设绿色乡村民居为目标,结合实际建设项目,本文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西部乡村民居的发展与更新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煜 《南方建筑》2010,(5):14-16
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相继建立了一批绿色评价建筑工具;然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显示,现有工具的使用对象大多为能源、材料、水、空气质量等领域专家,对建筑师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并未起到直接的决策支持作用。本文在分析绿色建筑评价及决策支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筑师设计语言及思维特征"以及"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特征"两方面,探讨了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建筑师建立成套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思考,并结合主要设计阶段,对相关工具的形式及功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指标、绿色建筑评估工具——绿色之星以及经过绿色之星认证的绿色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的特点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陶杰  易乔 《南方建筑》2010,(3):51-53
万汇楼是我国首例由开发商主导开发建设并经营管理的廉租住房。本文对它的设计理念、空间特点、管理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万汇楼作为开放式廉租住房的特点。最后在政府配套政策及市场机制的层面,提出有关开放式廉租住房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友权  侯敏 《钢结构》2012,(Z1):327-334
焊接技术是建筑钢结构的灵魂,焊接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建筑钢结构的成败。建筑钢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形式多样性和焊接节点的复杂性,使得建筑钢结构焊接具有了与船舶、压力容器等传统金属构件焊接不同的技术特点。本文分析了建筑钢结构的结构特点,从焊接工艺技术、从业人员资质、焊接工程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严苛,由于历史、社会与自然等原因,西部地区建筑教育资源异常紧缺。今天世界范围内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和继续西部建筑教育事业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21世纪国际建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总结了我院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空间环境下进行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富于特色的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追忆欧陆风     
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回顾,可以发现欧陆风的根源深植于文化土壤之中。欧陆风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其种种缺点恰恰对应了大众文化商品化、全球化、工业化的特点。建筑师只有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才能在大众文化时代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