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碳素译丛》1997,(2):41-44
一种电机用炭刷电压力成型,焙烧带有第一层铜涂层和第二层银涂层的石墨颗粒而形成涂层炭刷,以改善其接触电阻和磨损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P–N–C型膨胀阻燃体系的有机涂层作为内层,液体硅酸钠和Al(OH)3膨胀体系的无机涂层作为外层,制备了一种复合型钢结构防火涂层。通过模拟大板燃烧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复合涂层的防火性能和防火膨胀机理。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涂层在遇火后会形成外部陶瓷层包裹内部炭层的复合膨胀层,其中外部陶瓷层坚硬致密,内部炭层均匀多孔,能够长时间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和有害气体的逸出。经过60 min耐火试验后,复合涂层的钢板背温为213°C,膨胀倍率为15.65,表现出良好的防火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蛭石钠化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法对蛭石进行载银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了3种抗菌蛭石。通过抑菌圈和抗菌率实验研究了其抑菌抗菌性能和机理,用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蛭石的抗菌持久性和层间结构。结果表明:载银、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载银并有机改性的3种蛭石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9%以上,所制备的抗菌蛭石具有极强的广谱抗菌能力;抗菌蛭石在水中浸泡60 d后仍具有长效抗菌性;有机改性蛭石的层间距由0.99nm可增大到4.33nm,其层间含有大量的有机插层剂,这为制备结构均匀的蛭石/有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PPS/PTFE有机复合涂层防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文  阎康平 《化工机械》1996,23(3):140-142
研究了聚苯硫醚和聚四氟乙烯有机复合涂层在快速结垢液和工业盐卤中的防垢性能,讨论了 PTFE 含量对涂层性能及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含量的 PTFE 过渡层制作的多层复合涂层表现出优良的防垢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弧-电泳复合膜层表面有机涂层系统,试验表明:电泳涂层较薄时易被破坏,无需打磨;1#环氧酯航空底漆、TS70-1聚氨酯无光磁漆均与电泳涂层结合力优良,复合膜层表面喷或者不喷底漆均可。在复合膜层表面喷涂了4种有机涂层系统,4种有机涂层系统与复合膜层间结合力优良;试验件经盐雾试验均未出现腐蚀现象,有机涂层对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来,自愈合抗腐涂层受到高度关注。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自愈合涂层,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包覆橄榄油的脲醛微胶囊,然后将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涂层中,制备智能自愈合体系。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评估涂层的自愈合性能。结果显示,智能自愈合涂层有较大的阻值,能有效防止金属腐蚀,暗示涂层的受损导致微胶囊内部橄榄油释放,橄榄油作为聚合剂和环氧涂层中的有机组分发生固化聚合,在破损部位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了水和氧气,达到智能自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ACTIS技术原理 ACTIS技术是法国西得乐公司开发的、利用等离子技术在PET瓶内壁上,涂布一层碳氢阻隔层制备高阻隔性塑料瓶的一种新方法。 ACTIS法将气态的乙炔导入PET瓶中,通过微波处理器将乙炔激化,使之呈等离子状态,等离子态的颗粒撞击在瓶壁上能量骤然消失,在壁上形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固态涂层(高度氢化的无定型碳涂层),涂层的厚度不到200A,一只容量为500ml的PET瓶的涂层,仅8~9毫克,但却具有极佳的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满昌  侯学杰  林明  郑永宏 《涂料工业》2011,41(6):51-53,57
风电叶片在生产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会由于各种原因粘附有粉尘.在叶片的涂装过程中,粉尘的存在会对漆膜在复合材料壳体上及漆膜层间的附着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设计实验,使叶片壳体或涂层表面沉降粉尘后进行下道涂装,涂层固化后通过拉开法考察了涂装过程中粉尘对漆膜附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的存在对涂层对复合材料壳体及涂层层间...  相似文献   

9.
有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缺点是涂层中有机物易分解,且遇火时释出有毒物质。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采用无机低温发泡层和高温发泡层的复合泡层,解决了火灾中钢结构前期升温快和后期阻火涂层熔问题,综合性能好。文中探讨了无机复合泡层梯次发泡机理,涂料配方与涂层结构对防火涂层的阻火隔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紧固件防护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水性含氟涂层和水性纳米铝粉环氧涂层的配方及固化工艺研究,制备用于紧固件腐蚀防护的水性有机涂层。使用DSC对涂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使用SEM对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两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含氟涂层致密孔隙少,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水性纳米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预涂金属板上硅氧氟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a)在等离子体环境中对所述有机预涂金属板进行表面清洗和表面活化;b)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有机预涂金属板的有机涂层上沉积形成SixOyFz薄膜。使用该方法可提高有机预涂金属板上有机涂层的力学性能,同时兼顾其表面的易清洁、低摩擦系数和美观、耐指纹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有机涂层钢板的生产,始于三十年代的美国,六十年代后发展极为速迅,1977年美国生产了5亿平方米,欧洲生产了1亿平方米。所谓有机涂层钢板,就是在镀锌的(大多数)或不镀锌的(少量的)薄钢板上,涂覆一层耐大气腐蚀的、具有各种颜色和装饰花纹的有机涂层的平钢板、压型钢板和盒子形钢板。原料钢板的厚度一般为0.5—1.5毫米,但日本生产的有机涂层钢板,厚度可达3.5毫米。  相似文献   

13.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的防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在较高温度下固化时,涂层的湿附着力好.采用有机无机组分适当配比、提高固化温度、电泳涂装和加入片状颜料都能够降低杂化涂层的通透性,从而提高防腐蚀性能.有机缓蚀剂和铈离子被用于替代高毒性六价铬盐钝化颜料.为能起长效的保护作用,把有机缓蚀剂存储在β-环糊精的内腔中形成复合物,或把有机缓蚀剂填充在多水高岭土管腔中,再覆盖上聚电解质层进行LBL自组装,然后加到杂化涂料中.存储的缓蚀剂在腐蚀过程中受到pH值的变化时再恢复活性.电化学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加入缓蚀剂的杂化涂层所能达到的防腐蚀性能已经远超过六价铬盐保护的水平.有机无机杂化涂料中新发展的超疏水性涂层,因其强烈的憎水性能,能降低水的通透性,在金属防腐蚀领域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公开号 CN1214741A  申请人 美孚石油公司  地址 美国弗吉尼亚州  一种制造多层聚合物膜的方法,它是将阻挡涂层蒸汽淀积到已粘合到聚合物基材上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上。一种具有阻挡层性能的多层聚合物膜,它也是在蒸汽淀积的阻挡涂层和聚合物基材之间使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获得的。具有蒸汽涂覆的EVOH表面的阻挡层膜  相似文献   

15.
(一)化学钝化法化学钝化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和维护容易等优点,它是用浸溃的方式在银层上生成一层由C_(r2)(C_rO_4)_3、Ag_2C_rO_4和 Ag_2C_(r2)O_7组成的钝化膜来阻止银层与外界介质的作用,从而保护了银层。化学钝化法的工艺配方很多,现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效果较好的配方。  相似文献   

16.
用磁控溅射离子镀在试件上先镀一层铝镀层,再真空气相化学沉积一层Parylene(聚对二甲苯)聚合物,与在试件上先真空气相化学沉积一层Parylene聚合物,再磁控溅射离子镀一层铝镀层,两种方法制备出铝加Pary—lene和Parylene加铝的两种复合涂层。本文对这两种复合涂层划痕、磨损实验进行了研究,并运用EDX、SEM形貌等方法进行了复合涂层特性对比分析。得出铝加Parylen和Parylen加铝复合涂层都有低的透湿性,但前种复合涂层较后种复合涂层有较强的防腐、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卓越疏水性能的喷涂材料。这种新型防护涂料最终可被应用于移动电话防水、防止飞机表面结冰或船体腐蚀。这种涂料表面是一层纳米粒子,其能够使水像在落在热烤炉上一样滑落。研究人员称,通过两种塑料(一种为硬质塑料,另一种为柔性塑料)的结合,制造了一种比以往任何材料都耐用的涂层。这一涂层就像是由两种不同材料互相交织的渔网。疏水或超疏水涂层为透明色,而且能够抵御紫外线辐射。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兼有机涂层和无机涂层的双重特点和性能,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阻隔作用,成为材料防护涂层研究的热点。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的原理和步骤,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在材料防腐耐磨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防腐耐磨杂化涂层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基体,基于化学刻蚀和敏化处理的表面改性,采用双组分喷涂法在改性基体表面制备了高性能的银涂层.改变喷涂过程中银氨溶液和还原溶液的浓度以及喷涂次数,研究它们对银涂层的微观形貌、宏观形貌、沉积量和光学常数的影响,考察了最佳喷涂条件下所得银涂层的成分和性能.结果表明:化学刻蚀后表面产生大量凹坑,...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并经过表面有机化修饰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得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PP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表征表明所合成的沸石具有30~50 nm的均匀尺寸,载银前后的纳米沸石吸附实验表明沸石孔道内已成功地负载了一部分银。红外吸收光谱(IR)显示纳米沸石表面已成功地偶联上有机基团;热重(TGA)显示复合材料的热失重速率明显降低,热性能有一定提高;抗菌实验结果证明纳米载银粉体和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