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取代度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低取代度醋酸酯淀粉的合成工艺及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含量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乙酰基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合成低取代度醋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5℃,pH值8.5,淀粉(绝干):醋酸酐质量比16:1,反应时间50min。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反应pH、淀粉与醋酸酐质量比、反应时间、氢氧化钠含量、反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经乙酰化后,水溶性增大,糊化温度降低,糊液透明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羧甲基淀粉取代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铜盐沉淀分离法测定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0.107),先在pH=6.0-7.0条件下离心分离未反应的硫酸铜和羧甲基铜沉淀物;后在pH=7.5-8.0条件下以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CMS的取代度,滴定终点较原方法易观察,灵敏度高,误差小(±0.01%),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疏水单体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F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合成了P(FM-AMPS-AM-DMC)四元共聚物,即氟碳型两性聚丙烯酰胺(FPAM)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FPAM水溶液中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在共聚温度50℃、共聚时间8 h、引发剂w(过硫酸钾)=0.3%(占单体总质量)、w(AMPS)=15.0%(占单体总质量)、w(DMC)=8.0%(占单体总质量)、w(FM)=0.3%(占单体总质量)、n(乳化剂OP-10):n(FM)=10的条件下,合成的FPAM絮凝剂用于净化洗煤水、污泥脱水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与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复配的絮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在硫酸铵水溶液中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水包水"乳液。利用FTlR、偏光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该乳液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分散剂用量、单体总用量及反应条件对分散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分散剂用量13.4%~20.5%(w)(基于单体总质量),单体总用量12%~15%(w)(基于反应体系质量),单体摩尔比n(AM)∶n(DMC)∶n(AA)=8∶1∶1,反应温度50~65℃,pH=5~7,反应时间11~12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AmPAM"水包水"乳液的表观黏度低、流动性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丙烯酰胺和淀粉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加量0.2mL,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60℃,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絮凝剂除浊率达96.27%.考察了絮凝剂浓度及污水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浓度在8~10mg/L,污水pH6~8时,除...  相似文献   

7.
疏水缔合淀粉的制备及其对含油污水絮凝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淀粉(St)、丙烯酰胺(AM)、丙烯酸十八酯(0A)为原料,采用K2S2O2-NaHSO3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接枝共聚物PSOAM。测定单体转化率、淀粉接枝率、溶解性,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进行模拟含油废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随疏水单体(OA)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降低、特性粘数及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也降低;PSOAM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醚化剂,天然高分子淀粉为原料,干法制得具有絮凝,杀菌等功能的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阳离子醚化剂与淀粉摩尔比0.35,NaOH与阳离子醚化剂摩尔比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时,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相对粘度为3.26,阳离子取代度为0.32。  相似文献   

9.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木薯淀粉水凝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联剂用量4mL、体系pH10、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h条件下,该水凝胶吸水倍率接近3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后期磺化、溴化反应及溴与三甲基胺(或二甲基胺)发生取代反应而获得聚两性电解质———季铵化聚苯硫醚(聚合物4)和叔铵化聚苯硫醚(聚合物5)。用酸碱滴定和莫尔法分别测定磺化度和溴化度,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最佳磺化条件下,即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05℃、PPS与发烟硫酸比1∶15(g/mL),相应的磺化度为47.6%;在最佳溴化条件下,即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40℃、FeCl3加量4%,相应的溴化度为28.20%;聚两性电解质分子链上的季铵基团和叔铵基团取代了溴。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可以推定,本文对聚苯硫醚的改性是成功的,即最终合成了两性聚苯硫醚。  相似文献   

11.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0.5~3.0代(G)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中间体,并用氯乙磺酸钠对3.0G产物端基进行磺化改性制得两性型破乳剂。考察不同条件下改性聚酰胺-胺破乳剂对W/O型模拟乳状液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配比为2.5∶1、反应时间为11h条件下产物脱水率最佳,并且经磺化改性后的破乳剂的脱水率略有提高,最高达到10%左右,脱水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以羧甲基淀粉(CMS)、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在自制高效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合成了高分子接枝共聚物。产物经过胺化反应,制得强阳弱阴型羧甲基淀粉高分子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工艺条件为:m(AM+DMDAAC):m(CMS)=1.5:1,m(AM):m (DMDAAC)=7:3,羧甲基淀粉与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引发剂用量0.1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此时,单体的转化率达99.85%,接枝率为148.22%,接枝效率98.96%。产物经mannich反应后,胺化度为15.8%,特性粘数为1.098 L/g,平均分子量可达1.54×10~7。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制备出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实验结果表明:体系的pH值在4~5时,AMPS的转化率达77.5%;以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控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4;两性离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降滤失能力,能抗饱和盐水和200℃高温。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淀粉吸附剂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玉米淀粉为基体 ,通过优选交联工艺 ,按玉米淀粉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 6 .0∶ 1投料 ,在常温、碱性条件下制备了交联淀粉。然后以 Cr3+为吸附质 ,通过研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来优化接枝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将交联淀粉∶氯乙酸 =1∶ 1 .5 (摩尔比 ) ,在 6 5℃下接枝反应 6 0 min,可制得吸附性能好、水不溶性的羧甲基淀粉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溶解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应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 (丙烯酰胺 /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 /氯化甲基丙烯酰氧乙烯基三甲基铵 /丙烯酸 ) [P(AM/DDAC/DMC/AA) ]两性共聚物。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温度、抗交联剂用量对该两性共聚物溶解性的影响 ,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两性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氯乙醇醚化,再与十二胺酰胺化后合成了2-羟乙基-6-N-十二烷基氧化淀粉酰胺,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氧化阶段:淀粉浓度为35%,高锰酸钾用量为淀粉的4%,硫酸(98%)用量为淀粉的5%,反应温度为50℃;醚化阶段:氢氧化钠用量为氧化淀粉的5%,氯乙醇用量为氧化淀粉的40%,50℃反应7h;酰胺化阶段:十二胺用量为羟乙基氧化淀粉的3%,40℃反应3h,然后在105℃脱水7h。合成了疏水基取代度为0.012 5,亲水基取代度为0.127 4的2-羟乙基-6-N-十二烷基氧化淀粉酰胺。采用FTIR、XRD和SEM对2-羟乙基-6-N-十二烷基氧化淀粉酰胺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测定2-羟乙基-6-N-十二烷基氧化淀粉酰胺的表面张力为38.3mN/m,乳化力为27.35min。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成氟碳型絮凝剂。结果表明,在n(AM):n(AMPS):n(DMDAAC)=4:2:4,PFMA质量分数0.5%、总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3%时,合成的四元共聚物对硅藻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当共聚物添加量15 mg/L、温度为50℃、pH=3时,硅藻土悬浮液的透光率和絮凝时间分别为98.8%和14 s。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淀粉、异丙醇、十二醇为主要原料,丙三醇为两相溶剂,利用转糖苷化法合成了红薯淀粉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等对烷基多糖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红薯淀粉)∶n(异丙醇)∶n(十二醇)=1∶5∶1,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6h,催化剂用量0.9%时,所得产品的表面张力为24.74~28.12mN/m,临界胶束浓度约为0.202g/L,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其润湿性良好,红外和核磁表征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9.
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测定了树脂对去离子水、自来水、模拟尿、模拟血和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并研究了产物的吸水速率和保水能力。较好的工艺条件为:丙烯酸30mL,淀粉3g,25%NaOH溶液40mL,水18mL,2.0%K2S2O8溶液3mL,0.9%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1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h,真空干燥温度70℃,产物的吸水倍率为515.8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