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材技术系列期刊《玻璃纤维》第五届编委会议于10月19日~23日在地处鄂西北的老河口市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编委及其代表共计16人.另外,老河口市政府、市建材局及老河口市玻纤厂的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玻璃纤维》编委会主任委员、南京玻纤院院长林树益高级工程师和南京玻纤院技术情报室主任高建枢高级工程师对当前的国内和国外玻璃纤维形势作了分析、总结和介绍,并对《玻璃纤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我国的玻纤行业服务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山南京玻纤院第四研究所、洛阳玻璃厂纤维分厂、湖南省涟源钢铁厂、山西省临汾钢铁公司炼铁分厂开展的玻纤滤材在300立方米中型高炉上的应用研究.经过三年的努力,研制成FS_2玻纤滤布,达到预期指标,经济、环保效益显著.于1987年12月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通过省级鉴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建材局技术发展司刘宝林副司长,南京玻纤院林树益院长,以及省市领导和全国部分钢铁厂、玻纤厂、研究院所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40余人.鉴定会上,有关研究人员和试验的工厂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与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纤维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今年四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在陕西兴平县举行.玻纤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和来自全国主要玻纤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的代表共五十八人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建材局邵局长和其他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玻璃纤维行业面临巨大进步的喜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时召开的.国家要求在“八五”期间,玻璃纤维工业要  相似文献   

4.
由南京玻纤院第一研究所承担的安徽省桐城县玻璃纤维窗纱厂的涂塑玻纤窗纱产品的技术转让项目,于1987年10月31日通过安徽省省级鉴定.在鉴定会上,全体代表听取了技术报告,并观看了生产现场.一致认为南京玻纤院提供的玻璃纤维窗纱技术,在该厂经过6个月的试生产考核后,产品达到了JC173—80部颁标准,产品性能良好,该窗纱产品具有色彩鲜艳、图案清晰、美观大方、挺括、平整等特点.由安  相似文献   

5.
中国硅酸盐学会于1979年恢复活动,建立了各个专业委员会。我们玻纤专业委员会也就是那时建立的。它的挂靠单位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共有委员27人。设正付主任委员五人及秘书一人。主任委员徐潜泰同志(南京院),付主任委员有林镜良(南京院)张毓华、(上海耀华玻璃厂)、徐振亚(南京院)、赵德地(建材部玻陶局)四位同志,秘书丁琪曾(南京院)。它的主要活动成员与服务对象是全国各大、中型玻纤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7日至30日,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第32次年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会议在江西奉新胜利召开。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福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副县长黄彩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院长赵谦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副网长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陈尚、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姜鹄、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郭炯以及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泰山玻纤有限公司的代表和来自国内外玻纤生产企业、装备制造厂商、研究机构180多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汪辉 《玻璃纤维》2009,(5):41-43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中材科技南京玻纤院和《玻璃纤维》杂志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玻璃纤维工业高峰研讨会暨中硅会玻纤分会、《玻璃纤维》理事会、编委会会议于2009年9月22—24日在古城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玻璃纤维平幅过滤布表面处理机组是根据国家科委和国务院环保小组下达的“玻璃纤维过滤布的研制及应用”的科研项目,由南京玻纤院设计并制造的。这是我国第一台玻璃纤维过滤布后处理的专用设备,经过在营口玻纤二厂一年的试生产,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于86年3月17日~18日在营口通过部级鉴定。共17个单位20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泥》2022,(5):58-59
<正>一、企业概况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南京玻纤院),是服务于国家“两弹一星”战略工程而成立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是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的策源地和辐射源,是玻璃纤维、绝热材料和碳纤维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南京玻纤院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评价,为国防军工配套、行业技术进步和新材料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7月,作为全国首批改制的科研院所之一,南京玻纤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张锡南 《玻璃纤维》1990,(5):22-22,21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是玻璃钢的主要增强材料之一。1984年10月,我厂、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和南京玻纤院联合进行的“1800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中间试验”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使短切毡质量满足国内国外用户的要求,对短切毡的生产,检验用国际标准ISO3342规定对短切毡实行强力测定,这将有利于玻璃纤维短切毡的生产与应用,也有利于玻璃钢制品成型工艺的控制与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沈怡 《玻璃纤维》1996,(3):50-52
南京玻纤院第四研究所树脂车间作为浸润剂工业性试验基地的一部分,主要从事玻璃纤维浸润剂专用树脂的合成、乳化及各类浸润剂产品的配制工作,同时配合科研项目组开展新产品的研究、试制及推广应用工作.“浸润剂基地于1995年1月通过国家建材局组织的验收,树脂车间正式投入生产,车间的投产标志着浸润剂从以往的小规模试制转为工业性生产,使“浸润剂基地”开始发挥研究、生产、开发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编辑部在本期报导了我厂生产、试验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借此良机我们代表全厂职工向广大同行、产品用户及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南京玻纤院试验工厂是院下属工厂,现有职工200人,临时工100人.  相似文献   

13.
继1995年11月初“85—517”项目中12个专题通过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组织的验收之后,剩余的23个专题又于目前通过了验收.1996年元月18至元月19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在南京玻纤院主持召开了“85—517”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研究项目23个专题的验收会,与会领导、专家分别来自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玻纤协会、江苏省建材局、珠海玻纤公司、重庆玻纤公司、上海耀华玻璃厂、杭州玻璃集团公司、丹阳玻纤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能够在风光秀丽的花园城市珠海,和来自全国玻纤行业的专家,代表欢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感到十分高兴.作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纤维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和《玻璃纤维》刊物的主办单位,南京玻纤院今后一定会更加支持玻纤行业的学术交流和科技推广工作.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玻璃纤维的发展前景很好.如果从1938年美国欧文.康宁公司第一次实现玻璃纤维工业化生产算起,到今天还不到六十年,但全世界连续玻璃纤维的产量已突破200万吨,玻纤制品种类已接近1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南京玻纤院第一研究所近年来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新进展,主要有:1.无捻粗纱系列产品中试生产线的配套技术及设备;2.无捻粗纱技术开发;3.无碱超细(B级)玻璃纤维拉丝工艺;4.新型恒温恒流自动控制仪;5.十项玻璃纤维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玻璃纤维帘线(绳、布)为骨料的玻纤增强橡胶制品的应用开发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关单位在研制成功、通过在长期应用试验的基础上,已逐步扩大生产,供应试制协作单位。如南京玻纤院与洛阳市橡胶厂协作研制成功的玻璃纤维增强汽车风扇带、汽泵带;杭州玻璃厂与上海橡胶制品二厂协作研制成功的玻璃纤维增强耐高温航空刹车胎、汽车风扇带等。本文根据国外的一些资料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2011,(6):50-50
2011年10月24日至29日,南京玻纤院科技信息中心以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两个平台成功在南京举办了玻璃纤维制品培训班,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玻纤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来自全行业的近90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相似文献   

18.
《玻璃纤维》刊物于1983年4月23~28日在南京与玻纤情报网联合召开了首次通讯员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包括情报网代表共54人,部份代表是身兼二任,兼顾两个会议的。会议由南京玻纤院主持。玻纤院情报室主任罗贤朴同志作了1982年网、刊工作总结。会议邀请了上海耀华玻璃厂阎立培同志作赴美考察报告,茆殿宝同志作赴西德参观情况的报告,天津玻纤总厂王泽滨同志作访英考察报告。会议还组织了“玻璃原料与玻璃质量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南京玻纤院的发展概况。以行业服务为己任,推动了玻璃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和健全创新机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经营机制下,南京玻纤院形成了多个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实现了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熙艳 《玻璃纤维》2012,(6):46+48-46,48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又适逢近期工信部《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与《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陆续公布,为此,南京玻纤院科技信息中心针对《条件》与《办法》提出的新要求于2012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宁举办玻璃纤维制品开发技术研讨会。会议借助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两大平台,总结了近年来玻璃纤维行业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