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砖混房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多层民用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刘清阳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6):555-559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清阳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23(6)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7.
通过10起房屋倒塌实例,对砖混结构发生的严重事故,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引起人们对此类工程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温度裂缝进行了理论分析,相应提出防止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一个适用于Ⅶ度地震区的八层设异型柱砖混结构,及用于这种结构的抗震.验算方法.根据抗震设计规范及本文给出的抗震验算方法,我们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验算。结果表明,该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由来已久,尤其顶层墙体裂缝现象带有普遍性,主要由温度引起,虽然对整个房屋无重大影响,但仍给房屋的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在采取传统的裂缝预防措施的同时,还需从新的角度出发,探求切实可行的预防墙体裂缝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主体结构是建设工程承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价值实现的核心;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实质是各建设主体从事主体结构建设的质量行为、中间产出或最终产出达不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发性、潜在性、连锁性、严重性、责任多元性、处理困难性和高代价性八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对地震灾害资料的分析发现,凡在高烈度区保存下来的砖混结构房屋,除场地土地基、砖房的结构布置和施工质量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外,其建筑和结构的构造措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目前所采用的是以一个确定的荷载来代替地震对房屋的作用,这不能完全反映地震的实际情况,所以说合理的抗震构造设计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影响极为重要,因此在房屋的抗震设计上,强度验算与构造措施应同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主要通病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3):26-28,31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业辅房、普通住宅中的应用也更加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了一些常有的质量通病,如果处理不妥,轻者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变形,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严重的将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实践经验,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5.
16.
在工程实践和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过程、现状与优势,剖析了我国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从建筑平面和立面的布局、房屋的层数和高度、纵墙和横墙的布置、提高砂浆强度、圈梁和构造柱以及水平钢筋的放置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从而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薛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02,24(1):97-99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发现了用PK-PM结构软件进行砖混结构承压计算时的不完善之处,现就常见问题提出了作为一种过渡的解决方法,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宗烈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1):31-34
名门饭店工程施工中,基础土方采用井点降水、自然放坡方案,缩短了工期,节省了费用;地下部分抗渗混混凝土施工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做到无一渗漏;主体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当年框架到顶。通过加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