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常涛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9):39-40,64
探讨了11.8 tex 40/20/20/20精梳棉/钛远红外纤维/竹浆纤维/甲壳素纤维混纺针织喷气纱的生产工艺。针对钛远红外纤维、竹浆纤维、甲壳素纤维的各自特性进行预处理。介绍了喷气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工艺配置,所织制的内衣具有很好的生态环保、导湿透气、抑菌抗菌、理疗保健、热效应及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2.
医卫保健用纤维与针织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介绍了海藻酸纤维、骨胶原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Lactron纤维等医疗用功能性纤维与针织物,抗菌防臭等卫生用功能性纤维与针织物,远红外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含维生素纤维、麦饭石功能纤维及负离子纤维等保健用功能性纤维与针织物.大力开发各种医卫保健用纤维与针织物,对推动其在医卫保健领域的应用和针织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了解新型内衣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能,通过测试织物的悬垂性、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和毛细效应,对相近规格的棉、棉/氨纶、莫代尔/氨纶、珍珠纤维/氨纶、甲壳素/丽赛/氨纶和棉/莫代尔/氨纶针织内衣面料的服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莫代尔、珍珠纤维和甲壳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优于棉织物,适合作内衣面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华陀丝纤维混纺纱为原料,以纬平针为基本组织,生产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文中对华陀丝纤维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同时对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热湿舒适性、刚柔性、外观保持性、缩水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综合分析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该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适宜生产抗菌防臭类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5.
根据牛奶蛋白纤维的性能和特点,将其与棉、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混纺.并开发研制了4种针织面料,介绍了纺纱和编织技术难点及染整工艺。通过与其他纤维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的对比.证明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表面光滑,悬垂性佳,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芯吸效果。  相似文献   

6.
康特丝纤维性能分析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特丝(Chitcel)纤维是一种由甲壳素改性,具有抗菌防臭等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黏胶纤维.该纤维有较好的强力和拉伸性能,良好的吸湿性、染色性以及持久的抗菌性能,所开发的全成形针织内衣及平针织物集甲壳素纤维和黏胶纤维的优点于一身,对该纤维及产品进行产业化推广,开发保健针织、纺织品,将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14.5 tex莫代尔与棉混纺纱、8.33 tex/72 f中空咖啡炭纤维DTY长丝、2.22 tex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长丝,在日本福原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咖啡炭纤维二次添纱结构功能性针织面料。阐述原料规格、设备参数、添纱工艺、调试要点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等染整工艺及注意事项。给出面料基本参数,并对面料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抗菌性能以及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抗菌防臭、远红外发射、吸湿发热及弹性记忆恢复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将其与棉纤维进行混纺得到的织物性能优良。但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混纺织物染色时同色性较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文章介绍了改进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同色性的两种方法,即棉纤维阳离子化预处理法及甲壳素纤维上的氨基封闭法。  相似文献   

9.
对甲壳素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包括形态特征、结晶度、取向度、拉伸性能、摩擦性能、质量比电阻、吸湿性和抗菌性。利用甲壳素、棉混纺纱线(混纺比分别为10∶90和30∶70)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复合组织内衣面料,对编织工艺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织物的顶破强度、耐磨性、透气性、吸湿性和抗菌性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结晶度和双折射率低,强度较低,吸湿透气性好;所开发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抗菌性能,适合开发高品质功能性内衣面料。  相似文献   

10.
从纤维、纱线、织物3方面介绍一种新型兔毛纤维与石墨烯黏胶混纺针织面料的开发实践。从兔毛纤维和石墨烯黏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出发,结合两种纤维的优点,采用气流纺纱机纺制兔毛纤维与石墨烯黏胶纤维混纺纱(60∶40),并对混纺纱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使用该混纺纱开发兔毛纤维与石墨烯黏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并对面料的远红外性能、防紫外线性能、透气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面料手感柔软、富有光泽、透湿透气,而且具有紫外线防护、远红外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棉甲壳素纤维混纺抗菌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开发生产了抗菌针织纱,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以棉/甲壳素纤维(70/30)18.5tex为例,探讨了纺纱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出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对混纺纱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甲壳素纤维粗、强力低及Modal纤维抱合力差、与棉混纺成纱性低的特点,为了成功开发出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多组分混纺纱线.采用条子混合,各工序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增大捻系数、低车速、高相对湿度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详细介绍了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出抗菌混纺针织纱,利用海藻纤维所具有的抗菌性,将其与彩棉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混纺,通过优化设计混纺比保证了混纺纱的抗菌性、强力及可纺性,并采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分析了混纺比和细纱捻度对成纱结构的影响.纺出的海藻纤维精梳彩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纱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远红外丙纶/棉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远红外丙纶的性能特性,介绍了远红外丙纶/棉混纺纱的纺纱实践,通过工艺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混纺纱达到了T/C65/35优等纱水平。  相似文献   

15.
棉竹涤混纺针织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与棉纤维和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纤维竹纤维涤纶纤维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有机棉与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质量达到要求,针对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确定了合理的纺纱方案,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纺制采用并条混和的工艺路线;生产中针对有机棉比常规细绒棉含短绒多、成熟度较差的特点制定工艺,针对竹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优化工艺、加强管理,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甲壳素纤维在保健方面的优越性能,将其与天然棉纤维进行混纺,纺制出5种不同比例的纱线,分别是纯棉、1∶9、2∶8、3∶7、4∶6甲/棉混纺纱。通过织物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混纺比,使棉纤维在发挥自身优良性能的同时,额外获得抗菌方面的保健功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和条干不匀有显著影响,而对纱线毛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长绒棉涤纶Tencel亚麻混纺纱线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其产品不仅具有亚麻产品的特点,而且使多种纤维的优势互补,改善了纱线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长绒棉、Tencel分别制条,亚麻与涤纶混和制条,在并条机上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采用13.9 tex的苎麻棉(50/50)混纺纱和8.33 tex/72 f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苎麻棉运动休闲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织物结构设计、原料选择及主要编织和染整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磊 《国际纺织导报》2012,(8):66-68,70,78
以纯棉纱、黄麻/棉混纺纱为原料,采用相同的上机工艺参数,分别试织了纯棉及两种配比的黄麻/棉混纺织物,对3种织物进行了吸放湿性能、芯吸效果、拉伸性能、透气效果、悬垂性、折皱回复性及织物风格等方面的测试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18texJ30/C70纱制织的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与棉织物基本接近,两种棉麻混纺织物相对纯棉织物均具有更为优良的吸湿性能、芯吸性能及透气性能,弯曲刚度大于纯棉织物,而折皱回复性及织物悬垂性差于纯棉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