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坦地基上山区高填方路堤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针对山区高路堤的基本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平坦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填方高度、软弱地基厚度、填筑速率、压实度下山区高路堤的弹塑性固结问题,得出山区高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的规律.利用此规律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山区高路堤的变形与破坏形态,有效地指导实际施工.  相似文献   

2.
根据斜坡软弱地基上路堤填筑的工程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定量计算,分析软土强度指标、软弱土层厚度、路堤高度和地层坡度等几何参数,对斜坡软弱地基稳定特性及路基变形规律的影响.指出抗剪强度指标ψ、C以及地层坡度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基影响明显,软弱土层厚度和路堤高度的影响随数值增大趋于收敛;工程中可将1:10软弱土层坡度作为路基支护加固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刚性群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应用还不充分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刚性群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刚性桩桩距、桩身弹性模量等设计参数对桩内力、变形的影响及其对路堤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刚性群桩加固后,斜坡软弱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与无桩加固相比,路堤最大沉降值减小约1.5~1.93倍,地基的侧向变形值减小约1.46~2倍;随着刚性桩弹性模量、嵌固深度增加,刚性桩的受力状态影响不大,刚性桩最大竖向应力和最大桩身土压力的变化幅度均小于10%;桩距对刚性桩的受力状态、水平位移影响较为显著;对比分析桩距和桩弹性模量对路堤沉降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桩距是影响路堤沉降的主要因素。因此综合考虑路堤稳定性、桩身受力以及工程的经济性,本工程刚性群桩桩距选择为2 m,弹性模量选择为10 GPa。  相似文献   

4.
镇江市软弱地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4000多个工程地质勘察钻孔资料,并在收集大量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实例资料的基础上,对镇江市软弱地基进行了分类,给出了软弱地基的分布范围、工程特性指标及处理方法,旨在合理利用软弱地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软弱地基强度低,稳定性差,设计在其上部的房屋易受影响。本文综合国内一些典型的设计调查结果及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定。总结出一些具体设计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软土地基上路堤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软土地基变形的一般规律,对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软土地基固结、中间主应力、静止侧压力系数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推导出软土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应用于软土地区铁路路基填筑高度计算中,提出一种路堤临界填筑高度计算方法。用铁路工程路基填筑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工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推算各阶段软土地区铁路工程路基填筑安全高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路堤荷载下刚柔性桩对深厚双层软弱地基的加固效果及其桩土荷载传递规律,结合连云港港某铁路软基处理工程,采用带帽预制方桩和带扩大头的双向搅拌粉喷桩联合加固,对路堤填筑过程及预压期内地表沉降、桩土差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比以及桩土荷载分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荷试验中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外荷载增加而增加;地基变形发生在填土期,预压期内沉降变形继续并逐渐趋于稳定;填土荷载向刚性桩及搅拌桩桩顶集中,刚性桩桩顶应力增长较快;面积置换率为22.2%的预制方桩(含桩帽)承担了56.2%的荷载,但其承载力只发挥了不到18%;面积置换率和土质条件是桩土荷载分担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在新近填充的故坑塘软弱地基上采用超短端承桩为实例,阐述了该桩型的成桩机理和技术特点,同时指出了与其它桩型相比具有的优越性,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软弱地基的组成情况及中小型建筑的特性入手,分析软弱地基的处理原则,结合工程实践,阐述采用垫层法进行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  相似文献   

11.
简介软弱地基基础的处理方式一强夯法和设置刚性组合梁的双液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性质的室内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体中软弱夹层是控制岩体稳定的重要边界条件.软弱夹层的厚度通常仅数毫米至数厘米,太薄的试样在现场难以进行饱水条件的强度试验.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既与岩体应力、地下水等环境条件有关,也与其成因性质、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成分等有关.对于成因相同、粘土矿物成分一致、粘粒含量变化不大的软弱层带而言,在受到不同压应力作用时,其物理力学参数必然与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室内压密仿真试验,一方面再现了软弱夹层在饱水条件下的脱水、压密和固结过程,建立了基本物理力学指标与压应力的关系.另外,也从本质上揭示了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很大程度受岩体应力的影响.对于深部难以开展现场试验的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室内仿真试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基坑变形及支撑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围护结构变形规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地下连续墙弯矩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计算得到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呈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抛物线形位移,而且最大侧移位于开挖面附近且随开挖深度不断下移;横向支撑可以有效减小地下连续墙的弯矩,采用混凝土支撑效果更加明显;但是地下连续墙受拉区域主要受开挖深度的影响,支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了软土地基上挡土墙的结构型式。由于软基的摩擦系数小、承载能力差等特殊性质,使建造其上的挡墙较难满足稳定及承载力要求。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多种提高挡墙稳定性的结构型式,并比较了各种型式的优缺点。可供不同的地基条件下挡墙设计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在降水影响下地铁车站基坑的稳定性和现场实测的精确性,建立了基坑体系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弹性模型考虑地基上的非线性性质,针对深基坑开挖过程引起的承载体系受力变形特性,分析了基坑降水和不降水两种情况引起的基坑变形,考虑了地下连续墙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包括地下连续墙变形、地表沉降及坑底回弹.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际监测结果较吻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Lyapunov指数判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天然软土地基、碎石桩复合地基、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的Lya punov指数的计算,发现它们的Lyapunov指数均大于0,证明了软土地基变形具有混沌性.通过对软土地基加固前后的Lyapunov指数和变形不动点的比较,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的Lyapunov指数小于天然地基的Lyapunov指数,天然地基没有变形不动点,而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存在变形不动点,证明了采用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软土地基的混沌性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它是控制软土地基变形混沌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陈辉  陈莉 《宁夏工程技术》2008,7(2):148-151
在考虑基坑内工程桩存在的前提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的地连墙深度、地连墙刚度和土体刚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与不考虑工程桩存在的情况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刚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最显著,工程桩的存在会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不应忽略工程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围岩大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施工地质灾害,为了减弱乃至消除此类灾害对工程的影响,首先,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揭示了典型地段软岩挤压大变形的成因;其次,采用有限差分程序研究了软岩段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分析了支护结构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考虑支护有效抑制了围岩变形,将开挖造成围岩变形的影响范围由2倍洞径减至1倍洞径,较好地稳固了掌子面的挤压变形;最后,根据考虑支护的施工过程模拟结果分析,提出了该段软岩大变形控制措施及其变形过大造成侵限的具体处理对策,经开挖后监测数据验证,措施有效,确保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顺利施工,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软土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很多,而要在工程实践中准确地反映现场承载力大小,又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初步探讨了软土地质条件下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及其应用,对于软土基础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振动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其上部常存在软弱土层或夹层、厚薄不一,直接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和效应。本文介绍采用换层振压密实或补偿基础的处理方法,并经工程实践,通过静载试验、标贯试验、静力触探等手段验证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