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它源源不竭的生命之水,在北京的形成、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永定河又是一条汪洋恣肆、难以驯服的河,它暴虐的洪水年复一年地威胁着北京平原的安全.祈求永定成为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对这条河的梦想,新中国的建立使这种梦想变成现实,永定河半个世纪安澜无患,写出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现任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的莱斯特·布朗,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自1984年创刊并发行至今的<世界现状>年度报告,则被誉为全球环保运动的<圣经>.莱斯特·布朗编写或参与编写了50本著作.是当今世界出版物发行最广泛的作者之一,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早期作品包括<人类、土地与粮食><没有国界的世界>以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等.其1995年出版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使其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代言人.引发了中国国内巨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遥远的故乡     
胡建斌 《陕西水利》2012,(6):182-182
月是故乡明。中国人最讲究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无论地位高低,贫穷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家,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安静的乐土,是挥之不去的牵挂。正如席慕容在她的《乡愁》中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相似文献   

4.
水库移民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库移民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社会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协调、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水库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好的结果.为适应移民工作的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是做好移民工作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
杨卓 《北京水务》2007,(6):54-55
一位在美国的水文同行回到国内作报告,他着重指出了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水文的发展已经又回到了最基本的问题--水文资料.他指出,现在制约水文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不是理论和技术上的,而是最基本的水文资料严重不足和可信度不高.因此,现在美国已有许多大学按地域组队,分别在当地划出一块相当面积的流域,花大力气搞水文资料.水文资料是水文的基础,基础资料搞不好,其他的都是在虚假的基础上作出来的.水文测验是得到水文资料的唯一手段.因此,必须加深对水文测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人们对高原冰湖的研究甚少,除险施工更是少之又少。分析西藏定结县皮达湖、龙巴萨巴湖险情的成因与危害,通过对两冰湖除险施工的总结,揭示了高海拔水利工程施工的一些特点、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取得的实践经验,并从保护生态及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冰湖的保护和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任红 《中国三峡建设》2011,(2):88-95,98
一个人倘若因为是艺术家而受人尊重,已经非常了不起,而苏轼的作为并不止于这寂寞而华美的身份。林语堂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的人"。此外,他还是个治水者。林语堂戏说苏轼大概是天生的火命,为官的时日,不是在治水,便是在抗旱。在他一生不断的变迁、流放之间,他还见缝插针地完成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水利大事。从徐州的黄楼,到浙江的西湖,他从来不曾是一个庸吏,他改变,创新,做能力范围最出色的事.他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曾巩、富弼同时代的人,却丝毫不为这些北宋夜空中的熠熠星芒所遮掩,甚至他是其中最亮的那颗。  相似文献   

8.
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具有的预定功能的概率.本文论述了边坡稳定计算中进行可靠度分析的必要性.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
民法与拳法     
在报社上班的朋友老卯,有天对我悄悄地说:"我把两家的仇恨给灭掉了。"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老卯遇到一件麻烦事,老家的叔叔找到他,让他帮忙打一场官司。官司的另一方是叔叔的邻居。两家因为宅基纠纷,不过尺把宽的一线地,你说是你的,我说是我的,到底是谁的。谁也找不出很硬的证据。两家好的时候,这不是问题,两家有了矛盾的时候、这便是问题。事情拖了多年,矛盾越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环境是构成城市空间和景观的主要元素,也是调节城市环境的生态基础.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城市水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破坏,综合治理水环境成为许多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以滨州为例,通过对滨州市城市水利和水环境的分析,从生态环境的要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关于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是人类生存所需最基本的物质,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水的开发和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4大问题,都与水密切相关.水利工程是指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具有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运、水力发电等功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利用与开发,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12.
桥既在表象世界的水上山间凌空越阻,又在意志世界的法相心田普度众生。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人类借助于桥跨越障碍自由交流的幻想。在前人心中,宁愿相信:彩虹是喜鹊在天上架起的排解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的"鹊桥";西湖断桥是见证了白娘子与许仙邂逅情定的圣地;草桥结拜让祝英台与梁山伯上演了一段凄美的化蝶传奇;荣成山头外海面一字排开的四块巨石曾是秦始皇用神鞭驱赶入海,建造桥墩的遗存;赵州桥上的"驴蹄印儿"是张果老倒骑毛驴考验鲁班时留下的仙迹……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研究及其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全球气候变化情景及我国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势,着重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势下我国的水资源情势。最后,针对目前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在下一步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说中国的铜器,大致了解的都是夏商周的青铜器.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中国人认为青铜文化是中国灿烂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但明清以后的铜器不重要.可西方人不这么认为,他们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可见其重视程度.今天不讲青铜,只限定于明清以后的铜器.  相似文献   

15.
素颜阆中     
夏雨 《陕西水利》2011,(4):181-181
雨随着我们的脚步,如夜的翅膀放飞在阆中的天空,让整个古城都在它的庇护下,变得朦胧起来。随着零零落落的雨,整个城市都变得湿润起来,路灯便如盛开的花朵,将整个城市点缀的五彩缤纷。那雨是无声的,轻盈的  相似文献   

16.
延庆地区的湿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湿地的定义及其沿革 对许多人来说,湿地是一个十分生疏的的概念,只是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开始关注湿地."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是对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湿地与森林)中的与水发生关联的生态系统的总称.例如无论是天然或人工的湖泊、沼泽、滩涂、水库、蓄洪区、鱼塘、芦苇荡、荷花淀、烂泥坑……更大一些的有海滩、泛洪平原,只要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无论咸淡,一律被称做湿地.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水回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善忠  杨树雄 《给水排水》2007,33(11):56-59
各个行业的工业废水的水质差别很大,回收用途也不相同.以实际工程为例,分别介绍了超滤-反渗透(RO)工艺在火电、钢铁、石化工业回用水项目的应用情况.同时提出,有效的预处理、细菌的污染防治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回用水处理工程顺利运行的保障,应制定相关法规进一步推进回用水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紫坪铺水利枢纽大坝为156m高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库总库容11.12亿m^3,是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1)型工程。里氏8级的“5&#183;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距大坝以西仅17km处,震中烈度达11度,如此强烈的地震远超出了大坝本身的地震设防烈度,对紫坪铺大坝造成了明显的损伤,主要表现为:①大坝发生明显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谈预制检查井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保罗 《给水排水》2007,33(4):84-87
分析了我国目前先进的管道与落后的检查井之间的矛盾,介绍了国外检查井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推广应用预制检查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国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针对目前国内预制检查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月,大约正是长江里的鱼类开始进入繁衍的时期了。这些水中的精灵,对于生活在峡江两岸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与鱼携手走过的数千年里,智慧的峡江人创造了奇特的鱼民俗;在这片神秘的水域中,依然流传着许多离奇的鱼故事。让我们逆流而上,一起去品味三峡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