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电耙道漏斗式底部结构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根印 《有色矿冶》1999,15(3):18-20
本文从研究电耙道漏斗式底部结构的工艺入手,分析了漏斗式底部结构的优缺点,着重介绍提高漏斗式底部结构电耙道稳定性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放矿效率的目的,尽可能充分回收采矿场中的矿石。  相似文献   

2.
自然崩落法放矿基本上都是在覆盖岩层下进行的。在放矿过程中,覆盖岩层废石会混杂在崩落矿石中从放矿漏斗一起放出,造成放出矿石贫化。经研究表明,覆盖岩层下放出矿石贫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放矿高度到达矿岩接触面而引起的接触面上贫化;另外就是覆盖层中细小废石颗粒的渗透作用引起的矿岩提前贫化。从实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崩落矿岩散体性质及流动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矿石颗粒组成和废石颗粒组成,对覆盖岩层下放矿进行室内实验,探明崩落矿岩块度非均匀性对放矿贫化的影响,对放矿控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底部放矿的放出漏斗与放出体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底部放矿的崩落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地下采矿中应用广泛.研究底部放矿理论可为设计改进采场结构、出矿工艺和出矿作业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系统地考虑二次松散的影响,推导出了放出漏斗和放出体方程,并分析了方程中各参数对放出体形态的影响,该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程度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情况,解决了软岩矿体的采矿问题,静态留矿采矿法是结合普通留矿法和削壁充填法的特点,总结出的一套新的采矿方法。静态留矿法选取了普通留矿法的回采工艺简单、采矿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选取了削壁充填法架设溜矿井,矿石由溜矿井放出的特点;静态留矿法采用普通留矿法的采准工艺,只是在漏斗上架设溜矿井,回采过程中,矿石由溜矿井放出,也可采用间隔漏斗架设溜矿井。平场时,矿石由架设溜矿井的漏斗放出,未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在回采过程中不放矿,回采结束后再统一放矿,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回采结束后,放净溜井内的矿石后,炸开溜井的隔板,使溜井之间的矿石流到漏斗内,再放矿。回采过程中,留矿堆处于静止状态,能够对上下盘的软岩层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保证采场正常上采。  相似文献   

5.
振动放矿是强化采矿的一项新技术。它把传统的重力自溜放矿过渡到连续强制出矿,使放矿工艺发生了变革,为出矿自动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生产实践证明,这种出矿方法,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大大改善了放矿工人的作业条件,显示出重力放矿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在南京铅锰锌矿,振动放矿已被用于充填井放碴、采场溜矿井放矿及溜井出矿。至  相似文献   

6.
同步充填留矿法因柔性隔离层的存在,其散体矿岩流动规律突破传统放矿理论的描述范围,因此开展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散体矿岩流动规律研究对于丰富放矿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建立物理试验模型,以标记颗粒刻画出放出体和松动体形态,采用高清摄像机记录试验基础数据.基于试验数据,对柔性隔离层下单漏斗放矿放出体、松动体、空腔等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最高层位矿石未放出前,放出体呈完整封闭的近似椭球体形态;放出后,放出体呈现为陀螺体.最高层位矿石产生沉降前,松动体为完整封闭的近似椭球体形态;产生沉降后,松动体形态整体上呈喇叭状,喇叭状松动体上部为指数曲线,下部为近似部分椭球体.空腔在最高层位矿石产生沉降瞬间开始形成;隔离层边界与矿石层边界相切于空腔边界,切角随着隔离层下降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至散体自然安息角后保持不变,切点位置随着隔离层下沉由中间逐渐向两侧发展至放矿终止.   相似文献   

7.
焦家金矿井下采场溜井放矿一直采用铁漏斗重力放矿和振动放矿机放矿,存在安全性差、操作人员多的缺点,加之焦家金矿矿石性质类似黏土,造成放矿困难。为此设计了一种遥控刮板式放矿机,有效解决了粘滞性矿石溜井放矿阻塞难题,减小了处理阻塞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遥控视频技术,实现了远离放矿位置遥控放矿,改善了放矿安全条件,提高了放矿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 江西大吉山钨矿四坑口,采用井下使用过的废旧钢轨、钢板等金属材料,取代木材安装了井下采矿场放矿漏斗四十个。金属放矿漏斗与木材漏斗相比,具有成本低、工效高、耐腐蚀、牢固安全,便于井下作业等优点。以往这个坑口都是用木材制作放矿漏斗,平均每个需要消耗木材为1.5立方米,共需材  相似文献   

9.
外刊摘登     
不留矿柱分段法开采破碎带内薄矿体的探讨本文通过对不留矿柱分段矿房法方案的采切工程布置、凿岩爆破、技术经济指标等的介绍,阐述了开采破碎带内薄矿体方法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沈阳黄金学院学报》,2,1990 多漏斗放矿微机管理软件的研究本文针对某矿大面积范围内多漏斗同时放矿的生产管理,编制的放矿管理软件能反映采场放矿状态和放出矿石品位,并通过编制合理的放矿计划和根据反馈信息动态地调整放  相似文献   

10.
时跃宁  李闯  宫建国 《黄金》2020,41(4):34-37
针对金厂峪金矿采用传统底部结构在采场大量放矿后期,矿石二次损失贫化大的问题,对漏斗式受矿巷道进行了优化改进,提出了2种改进方案,经过分析比较及现场应用,最终选择方案为:保持原底部结构参数不变,将非耙道一侧的受矿漏斗从电耙巷道顶板按照一定角度倾斜向上进行扩斗作业。现场实际结果对比表明,采用优化改进方案后,二次破碎的炸药消耗量减少了7 kg/班,出矿过程中矿石损失率降低了2百分点,矿石贫化率降低了5百分点,应用效果较好,可供同类型矿山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中等傾斜矿床留矿法的放矿中,有两个主要問題沒有很好解决,第一是在浅孔留矿法中減少平场工作量,第二是減少矿石損失。本文拟对这两个問題加以探討。一、矿石放出时移动规律的一般概念 (一)单漏孔放矿时矿石移动規律的概念在留矿法放矿的条件下,采下矿石是在頂柱保护下放出的。当从下部漏孔放矿时,首先在矿石层中形成高为H、形状近似椭圓形的松散移动带(图1),在此带內的矿石发生移动。再继續放矿时,矿石表面就开始凹下。这时松散带頂端出現开口,并逐漸扩大,上部扩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近几年来,振动放矿在国内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它与重力自溜放矿相比,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许多优点。该技术最早始于苏联。而今据不完全统计,苏联在覆岩下采用振动放矿的有底柱采矿法占80%,无底柱采矿法占5%;在非覆岩下放矿的空场采矿法(包括留矿法)占15%。其坑内矿山80%以上的出矿量是用振动放矿机完成的,因而在国际采矿界也引起了重视。如美国、瑞典等国近年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散元理论和PFC3D程序构建放矿模型,探究多放矿口条件下崩落矿岩流动特性,实现多放矿口条件下放出体及矿石残留体形态变化过程的可视化.同时,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基于PFC程序的放矿模型在崩落矿岩流动特性研究中的可靠性.放矿PFC模拟结果表明,多放矿口条件下放出体形态会因各放矿口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交错、缺失等程度的不同变异,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在单一放矿口和多放矿口条件下,放出体高度的变化趋势均可概括为两个阶段:在放矿初始阶段,放出体高度呈指数形式快速增加,随放矿量的增加,其增长率逐渐减小;随后,放出体高度将随放矿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趋势.矿石损失率随放矿口尺寸及崩落矿石层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放矿口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相邻放矿口间产生相互影响时,平面放矿方式与立面放矿方式相比,其矿石残留量更小,且崩落矿岩接触面呈近似水平状态下降.   相似文献   

14.
我矿先后设计、使用过各种类型的溜井放矿闸门,长期采用重力自溜放矿。其结果,经常发生结拱堵塞,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和粉尘的严重污染。八十年代以来我矿在开始对振动出矿新技术新工艺探索的基础上决定在土状氯化矿及硫化矿的溜井及地面矿仓试验推广振动出矿机出矿技术。  相似文献   

15.
底部结构是影响崩落法生产能力以及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放矿模拟试验探讨了放矿规律,找出了矿石贫化率最低、回收率最高的合理底部结构参数,推荐了采场底部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粘性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溜井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构成;第二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组成。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提高了矿石溜放效率,特别是实现强粘性矿石溜井放矿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广泛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留矿采矿法     
一、概述留矿采矿法与其它方法不同的地方,在于进行留矿法时,有颇大一部分采出的矿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存在采矿场上——留仓内(见第一图)在每次矿石崩落以后,按时放出一部分矿石,使采下的矿石面与掌子顶板之间的空间适于采矿工作的进行。留矿采矿法是一种具有高度效率的采矿法。关于留矿法的能否采用问题应该给予莫大的注意。采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松散介质力学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松散矿石在放矿漏斗中的应力状态,及成拱阻塞的力学机理,并据此提出了计算合理的放矿漏斗参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我矿坑内生产,长期以来在采用重力自溜放矿工艺的同时实行放矿闸门机械化。放矿过程中,卡漏、结拱和悬拱现象比较多,常造成溜井放矿的堵塞,在采用压风处理堵塞时增高了粉尘浓度,严重污染了作业环境。为此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本矿溜井口试用了自制的LZ—Ⅱ型振动出矿机。由使用表明该机具有节能、降尘、易控、劳动强度低、设备简单、作业安全、投资少等  相似文献   

20.
对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放矿截止品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当次放出矿石收支平衡方法,利用小官庄矿2002年经济指标,从立足于小官庄矿和矿山公司两个角度。分别计算了小官庄矿经济合理的放矿截止品位。据此计算了截止放矿时的矿岩比。为小官庄矿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