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装调参数对继电器动作过程中衔铁分断速度的影响为判别标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航天电磁继电器的主要装调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衔铁分断速度的关键参数,为开发相关自动调试装置确定了目标,对控制衔铁分断速度和航天电磁继电器电寿命的分散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建立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虚拟样机的角度,在UG平台上开发了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具有参数化建模、模型自动装配、装配体干涉检查及工程图纸输出等功能,方便了继电器设计人员进行继电器初始虚拟设计,同时可为后续进行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虚拟环境仿真分析提供模型资源,为完善继电器虚拟样机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具有灵敏度高、发热小、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卫星和空间站等航天装备,其性能与质量一致性直接影响航天装备的研发与服役进程,因此性能提升与质量一致性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性能参数的计算精度和多性能互相制约下的寻优迭代效率,是影响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优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针对最为典型、复杂的双磁钢差动式产品性能特征存在过零点、计算精度低、寻优收敛性差且效率低等特点,提出一种可适用于各类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建模与迭代寻优的设计方法,即基于斯通纳-沃尔法斯模型和Preisach模型得到的非线性永磁体局部磁滞曲线,进而建立继电器虚拟样机模型,实现该继电器性能参数的准确计算。基于虚拟样机模型,使用模糊混沌展开得到代理模型的基函数,使用径向基函数方法修正实测结果与基函数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建立性能特征代理模型,实现该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性能参数的精确高效计算。在此基础上,揭示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设计参数与性能特征之间的作用规律,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形成自适应最优种群迭代策略,提升寻优效率和寻优稳健性。以双磁钢差动式磁保持航天电磁继电器为例,验...  相似文献   

4.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的综合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技术在国防电子系统可靠性工作中的重要挂,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航天产品及航天继电器的多余物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的研究现状,针对以往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与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虚拟样机技术在继电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开发电磁继电器机械虚拟样机系统的必要性;采用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的软件包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参数化建立了继电器的机械系统模型;采用电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FLUX计算其电磁吸力,作为机械系统运动激励的数据来源,用Fortran编制dll文件实现了驱动力的加载;采用C Builder编制了用户界面并实现了各软件之间的调用及参数的传递。该仿真系统应用于某型号继电器机械系统的优化过程,通过试验测试了继电器的电流动态特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修改建模参数提高了继电器机械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簧和衔铁铆接式的拍合式继电器,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机械系统虚拟样机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动簧折弯角度对反力特性的影响,确定影响静合压力、终态反力和刀口压力的关键角度,并与实测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该类继电器反力系统设计、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航天电磁继电器在整个国防、航天电子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航天电磁继电器的动态特性对于提高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比较各种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将图像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电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CCD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线阵CCD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研究电磁继电器可靠性测试的有效性,为航天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机振动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技术在国防电子系统可靠性工作中的重要性,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航天产品及航天继电器的多余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振动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的设计思想、研究目标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技术在国防电子系统可靠性中的重要性,简述了国内外航天继电器的多余物检测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PIND试验和Matrah方法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的总体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仿真技术是虚拟设计的核心技术,智能电器涉及机械、电气、电子、控制、软件、通信等多个不同学科领域。介绍了相关领域主要仿真软件,指出单领域仿真不能满足智能电器虚拟设计的要求,必须综合应用各学科领域的仿真技术,进行协同仿真,才能设计出可以与物理样机相媲美的虚拟样机。  相似文献   

12.
张前 《电气自动化》2008,30(4):52-54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虚拟阻抗继电器系统。实现的虚拟圆特性继电器和虚拟四边形特性继电器,经实验测试满足要求。在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并且方便进行维护和实现功能扩充。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虚拟仪器中应用网络技术使得远程网络化测试成为可能.从研究网络结构入手,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适用于虚拟仪器测试的网络模式以及网络协议,并通过成功案例研究了网络化测试技术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说明了网络技术在虚拟仪器测试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virtual reality work tools. VR has been used by design engineers in sectors such as automotive and aeronautics for research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for years, initially in the form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more recently for virtual prototyping.  相似文献   

15.
合闸相角对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尤其是触头碰撞弹跳有重要影响.首先用定相合闸装置,对一台80 A的样机在不同的合闸相角下的触头弹跳时间进行测量;然后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交流接触器闭合的动态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同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固体继电器虚拟装配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产品装配模型的特点,讨论了在电气领域引进虚拟现实技术就产品装配过程进行仿真的原理和可行性,分析了开发固体继电器虚拟装配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基于AutoCAD2000图形平台和ARX开发工具实现了该系统。  相似文献   

17.
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全面反映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模型包含完整触头系统、铁心系统及连接部件,从而考虑结构特点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考虑机构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碰撞问题及弹性材料的形变作用,计算接触器动作过程中的触头弹跳情况。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得到触头、铁心等运动部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对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直观地分析。通过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从机械动力学角度,分析触头系统闭合速度和触头弹簧初压力、金属簧片物理特性及触头表面摩擦系数对触头弹跳的影响。交流接触器的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对其结构优化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basically three types of environments needed for battlefield medicine training: (1) a small task-oriented environment-for individual task training such as maintenance or surgical simulation; (2) a large space environment, usually with a terrain or architectural format for mission rehearsal or disaster training; and (3) a virtual prototyping environment for designing new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even operating rooms. This arbitrary division provides specific types of virtual environments to be designed as stand-alone training simulators, or integrated into a larger training system. The military has been using various task-specific educational media a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evices for individual soldiers for decad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raining a medic or physician for a specific task, virtual environments can be utilized for simulation of combat first-aid and of surgical procedures to correct battlefield injuries. Today, this training is performed upon goats and includes performance of tracheostomy, chest tube insertion, subclavian vein cannulation, as well as inflicting a gunshot wound to the thigh to practice debridement and hemost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