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石结构房屋的分布状况,系统论述了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相关规范规程编制的进展,指出了目前提高石结构房屋抗震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大同地区农村住宅房屋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当地常见结构形式房屋的构造缺陷,并通过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分析,得出生土结构房屋和砌体房屋均不满足该地区抗震设防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了研究打包带加固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未加固砌体结构房屋及打包带加固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整体动力特性计算分析。研究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极限位移,结构的应力分布以及破坏现象等等,由此对打包带加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打包带加后固结构的裂缝数量增多.宽度较小.应力分布更均匀,整体性能得到了改善.加固后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较小.极限位移要远远小于未加固结构位移.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王茂林  樊士友 《四川建筑》2012,32(2):104-105
底框架房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在历次地震中震害尤为突出。文章根据汶川地震房屋震害调查资料,总结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规律,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底框架房屋抗震性能提出若干建议,为该类房屋的设计及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经营范围扩大,生活水平提高,对房屋的需求增大。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自己的经营或使用方便,不顾房屋的结构和承受能力,在装饰、装修时乱拆乱改,为搞经营将底层外纵墙窗口下的墙体拆除,窗洞改为落地门洞,使其变为门市房;为把通向阳台的门洞扩大,不仅将外纵墙窗下墙拆除,甚至将窗两侧的墙垛一并扒掉。这在我们沈阳七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建造的七、八层砖混结构房屋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江道镨 《工程质量》2019,37(10):36-40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而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居住舒适度等原因石砌体结构房屋遍布沿海镇(乡)村。福建省既有石砌体结构房屋存在多方面的抗震性能缺陷,如何对其抗震性能缺陷进行准确有效的鉴定,为后续加固处理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抗震鉴定采用的依据、抗震性能鉴定程序、场地、地基及基础及上部结构抗震性能鉴定方面对福建省镇(乡)村石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探讨,并对国标、行标及地方标准中关于抗震性能鉴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比较,为石砌体房屋结构抗震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与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结构杆件、榫卯节点、围护墙体及房屋整体性加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加固方法,解决了木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甸县农村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而提高农村地区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通过对林甸县农村地区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现场调查和典型房屋有限元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砌体结构房屋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大多数房屋缺少抗震构造措施,容易造成局部破坏,其中山尖墙与屋盖之间的连接和纵横墙之间的连接以及墙角处是抗震的薄弱部位;提出的改善抗震性能的措施为农村砌体房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竹结构房屋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竹胶合板为基本材料的轻型装配式竹结构房屋,详细叙述了装配式竹材房屋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加工以及房屋的安装,并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房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基于砌体墙-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协同工作性能与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具有类似的特征,探讨了砌体墙-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中钢筋混凝土墙的合理取值。通过算例分析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从砌筑方式、构造措施、结构体系三方面,介绍了赣北地区自建房屋的特点,分析了该地区房屋的抗震性能,并结合赣北地区相关的地震信息,提出了一些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用再生砖砌成的砖混结构住宅房屋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对一个四层、1/3缩尺的再生砖砌体砖混结构住宅房屋模型进行多种工况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和分析。观察记录模型在不同地震和烈度下的破坏机理和形式,以及测得各楼层相对底层的最大位移和位移时程曲线,评估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砖砌体砖混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砖混结构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建议对房屋设置抗震缝,增强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抗震强度。研究成果对进一步了解再生砖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该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房屋建设结构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随着房屋火灾事故的不断出现,人们不得不加强房屋建设的质量。本文通过某一具体施工实例,简单明确了房屋框架在受火灾以后的结构损伤鉴定,并对火灾现场调查以及现场检测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房屋在承受火灾以后的整体抗震性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义刚  周觐 《工业建筑》2005,35(Z1):263-264
基于砌体墙-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协同工作性能与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具有类似的特征,探讨了砌体墙-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中钢筋混凝土墙的合理取值。通过算例分析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轻型木结构房屋的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恩虎 《山西建筑》2010,36(12):68-70
分别介绍了规格材、工程木制品、木基结构板三种轻型木结构房屋中常用材料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轻型木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防潮性能、防蚁性能,以期进一步推广轻型木结构住宅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建筑分布特征与结构形式两方面,对江苏北部与河北承德地区农村房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并根据所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房屋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砌体结构的新体系-钢筋混凝土-砖组合墙房屋的抗震性能在静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动力方面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一个1/4比例两开间入层模型房屋的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并对其作了动力分析,以此为基础,又对原型房屋作了时程分析可靠度计算。动力试验和分析都表明,这类组合砌体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文龙 《城市建筑》2024,(6):158-161
随着我国房屋的标准规范不断更新,老旧房屋的抗震性能与安全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规范的要求。老旧房屋在受力与抗震能力方面均存在着一些缺陷,为了提高原有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震能力,文章针对某20世纪80年代的房屋进行了安全性鉴定及抗震能力鉴定,依据目前结构的情况选择增加面层的方法对墙体进行加固,然后采用包钢与拉杆法对拱形梁板进行加固,采用嵌岩桩基+扁担梁的方式对基础进行加固,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加固后的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房屋性能评价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房屋性能提升的基础和关键。美丽乡村房屋在建筑“安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美丽、宜居”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针对美丽乡村房屋,从“建筑本体”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房屋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用于衡量房屋的整体性能水平和明确性能提升重点。该体系围绕美丽乡村房屋“安全舒适、美丽宜居”的建设目标,构建并量化了美丽乡村房屋的4个特性指标——“乡土性、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并下设18个分因素层指标,涵盖了建筑学、结构、水电、消防等多个领域,使房屋性能评价较全面客观。同时,为提高量大面广的乡村房屋评价效率,提出了“整体评价、专项评价”的两层次递进评价策略。其次,考虑各层指标特点,采用集成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得出美丽乡村房屋性能的关键指标,如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热湿环境等。而且,提出采用得分概率分布的方法,确定了房屋综合性能评价的四个等级。最后,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年代、改造前后房屋实例的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实现房屋性能的综合高效评价;2000年后的房屋宜重点提升乡土特色、热湿环境等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墙体结构、基础结构、抗震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窗改门后对房屋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