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西水利》2014,(5):I0001-I0001
<正>5月6日,省长李小鹏主持召开省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听取了我厅关于《晋祠泉复流工作实施方案与任务分解情况》的汇报。会议对我厅的汇报高度认同,方案获得一致通过。会议强调,晋祠泉复流是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整个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先导工程。实施晋祠泉复流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办好"两件大事"的必然要求,对于修  相似文献   

2.
兰村泉水质优良,是太原市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由于大量开采岩溶水,泉水已于1986年断流。"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实施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将兰村泉的恢复出流纳入规划。本文在分析兰村泉域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兰村泉复流的可行性及复流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晋祠泉域为例,在泉域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将泉域岩溶水系统概化为一个多输入-双输出的系统,输入项为当年及前7 a的降水、岩溶水开采量和采煤排水量;输出项为晋祠泉总排泄量,即出流量和侧排量。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2种随机模型,建立泉域各输出项与各输入项的关系,再假定无岩溶水开采和无采煤排水2种情景,在这2种情景下模拟泉域的排泄量,对比分析采煤和岩溶水开采对晋祠泉出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1956—1994年多年平均条件下,岩溶水开采后晋祠泉排泄量减少0.42 m3/s,采煤排水后出流量减少0.23 m3/s,人类开采使总排泄量减少0.65 m3/s;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1956—1994年多年平均条件下,岩溶水开采后泉域排泄量减少0.30 m3/s,采煤排水后出流量减少0.27 m3/s,人类开采使总排泄量减少0.65 m3/s。20世纪80年代后采煤活动加剧,2种随机模型均反映出采煤排水对泉域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对汾河水质、入河排污量监测的基础上,选取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以掌握汾河复流前后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各水功能区为基本计算单元,分析计算水功能区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水域纳污能力,进而提出汾河复流后各行政分区的污染物限排总量及污染物削减率。结果表明:复流后各功能区COD和NH3-N限制排污总量分别为25 139 t/a和1 158 t/a,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24 704t/a和7 857 t/a,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9.6%和87.2%。若各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后,COD、NH3-N仍要削减15 936 t/a和4 356 t/a。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汾东水系一期清水复流工程的治理范围、河道现状和工程建设内容,简述了工程的总体布置,阐述了工程河道行洪、蓄水工程、截污工程和补水工程等的设计方案,以实现水系连通和清水复流,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起主变冲击合闸试验造成主变复压过流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对主变冲击过程中产生励磁涌流的大小进行了剖析,同时结合本次试验发现该厂主变复压过流保护存在的隐患,并就该隐患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改进措施,为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汾河清水复流生态调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河道单元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汾河河道来水、供水的分析,计算不同规划水平年方案下汾河主要控制断面流量过程,确定了汾河复流的合理生态用水量。结果显示:现状年汾河河道生态基流除汾河二库以上河道之外,以下河道均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为此,河道生态环境状况比较严峻;河流生态方面考虑满足河道基流生态需水及河滨带生态中水平用水,在万家寨引黄3.2亿m3、沁河引水7 304万m3的情景下,基本可满足汾河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山美水电站2#发电机出口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造成励磁装置强励过励动作,引起发电机继电保护动作,造成发电机停机事故,分析了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玲  陈俊 《水利电力机械》2013,(11):33-34,48
现有发电机复压过流保护应用于扩大单元接线方式发电机上存在无选择性的不足。基于异步法发电机选择性复压过流保护原理,判断为发电机区内故障时,复压过流保护按整定延时跳闸,判断为区外故障时,复压过流保护在延时定值基础上增加短延时跳闸,有效解决了扩大单元接线发电机复压过流保护的选择性问题。动态模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汾河清水复流工程生态影响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5):62-65
从生态用水、水体水质、生物栖息条件和泉域保护4个方面对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实施后的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汾河生态补水量在2020年达到3.1亿m3,基本可以满足河道生态需水要求;河流水质逐渐改善,中下游部分河段COD和氨氮浓度大幅降低;修复建成的近1.4万hm2滨河带和800 hm2湿地,将极大改善生物栖息地格局;水质改善、水域扩展以及生态用水的渗漏将促进沿河附近的泉域恢复。最后,就河流在上述4个方面改善所体现的各项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汾河作为调水受水区和工程实施区,其生态系统将得到改善,工程实施后,汾河的水文调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等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广州市流溪河人和拦河坝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人和坝)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了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对比两种计算模式的成果后,对传统采用恒定流计算水位流量关系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针对恒定流模拟中的缺陷,结合实际工程中不同水位流量关系在设计中的不同作用,最终确定了人和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往往是特定地形和水文组合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河道的水流特性,能为坝体工程的消能防冲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莫细喜 《红水河》1995,14(3):43-48
长洲枢纽工程是一个低水头大流量的水力发电工程,河势及流态对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和调度进行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分析枢纽建成前后水流流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中小流量下河道整治工程迎送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浪底水库控制运用以后,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及洪水过程,中小流量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在长期中小流量过程的作用下,游荡性河道整治工程送流能力减弱,控导河势作用降低,送流不到位,工程之间发生畸弯,因此开展中小流量下河道整治工程迎送流关系研究对指导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局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体模型单元素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工程送流距离与流量、工程弯曲半径、靠溜长度及入流角度等整治参数的指标体系,继而又通过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和大量的原型实测资料对送流距离公式进行了检验,相关性极好。该公式已经被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方案研究采用,直接指导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平面布局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西江流域的天气系统和多年实测大洪水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江连续发生大洪水并且对下游防洪构成威胁的可能性不大。可以根据西江流域这一特大洪水的活动规律合理制定各个骨干水库在各个时段的调洪原则,从而达到缩小水库的建设规模,减少防洪库容和淹没损失的投资。此分析成果可作为大藤峡防洪规模论证以及对于西江流域骨干水库防洪调度方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玉符河流域可供水量的分析计算,论证了自该河增加济南市调水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玉符河流域可供水量的分析计算,论证了自该河增加济南市调水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得到了业内及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污泥问题成为水处理界的一大难点.介绍了污泥处理单元与污泥处理处置途径,以欧洲污泥的基础数据和污泥处理工程实践为依据,从物质流与能量流角度对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组合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易门岔河水库高涵2009年的实测流量资料,分别进行高涵闸门出流系数的率定和出流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拟定,推求在不同条件下、两种较为合理的计算岔河水库高涵出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细长板开启角度与明渠均匀流流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绕轴转动细长板在一定的明渠均匀流流量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应用静力矩平衡原理对细长板的开启角度与明渠均匀流流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推导出它们之间的计算关系式.该式表明细长板的开启角度随明渠均匀流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具有单值对应关系.通过水力试验,将同一流量下细长板开启角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良好,为灌区量水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不同试验方法验证工程使用的骨料为碱活性骨料,分析工程发生混凝土碱骨料破坏的必要条件及通过混凝土碱含量计算,对混凝土发生碱骨料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