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顶管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核心城区,在城市交通疏解及工程造价方面,顶管法施工上跨既有区间有着较大的优势。然而顶管施工必然会引起周围的土体的移动对临近的隧道产生影响,因此应控制穿越过程中的地面隆起,还应控制隧道区间的上浮及变形,避免危及行车安全。以苏州某顶管施工穿越1号线地铁区间为背景,采用ABAQUS三维数值模型,对顶管施工过程的隧道区间变形模拟,结合监测数据,对控制区间变形的措施进行探讨,对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矩形顶管作为一种在不影响城市正常道路交通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而采用的地下通道(非开挖施工)施工工艺,主要应用于交通繁忙道路下的过街通道施工,而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案例较少。以工程实际为例,着重介绍了矩形顶管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同时阐述了矩形顶管在穿越既有地铁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参数控制方法。工程后期的沉降控制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陆小龙 《山西建筑》2014,(33):166+216-166
结合电力隧道工程实例,从不良地区施工与长距离大埋深穿越施工两方面对顶管施工过程中自身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顶管施工风险的规避措施,可供类似电力隧道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顶管施工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移动从而对相邻的地下区间造成危害,所以顶管穿越施工一方面必须严格控制地面隆沉;另一方面还需控制运营中的区间隧道的上浮和变形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考虑土体、区间隧道、顶管推进的相互作用,用ANSYS程序软件模拟顶管推进对区间隧道的位移影响,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姜俊宇 《江西建材》2023,(12):260-263
近接高架桥桩施工现场位于繁忙道路上或其他狭窄区域时,使得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的机动性受到限制,并增加施工作业的难度。为确保近接高架桥桩施工的安全性,文中就顶管近距离穿越对近接高架桥桩施工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顶管近距离穿越项目的概况,获取顶管施工区域与高架桥之间的位置关系;其次,分析了顶管近距离穿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体扰动效应;最后,根据设计的顶管近距离穿越施工流程,使用线弹性模型和Mohr-Coulomb模型进行桩体与隧道衬砌模拟和土体应变应力关系模拟,并建立顶管和高架桥的有限元模型完成数值模拟。经验证,文中研究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6.
顶管施工在天然气管道穿越铁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天然气管道穿越西延铁路的问题,采取了顶管法施工,重点介绍了人工顶管施工的方法、工序及注意事项等,实践证明顶管法在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世博会电力隧道顶管穿越防汛墙扰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贯彻上海市中心城区架空线落地的要求,确保世博会期间能源供应需求,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隧道得以修建。由于是连接浦东浦西,隧道线路不可避免要穿越浦江两岸。基于施工现场记录的施工参数,对顶管穿越浦江两岸防汛墙施工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顶管穿越重要建筑物时,应当尽量降低顶进速度,以减小土体扰动影响;同时合理控制顶管机头顶进姿态偏差,平稳穿越保护建筑物。根据现场监测的防汛墙位移,认为沉降曲线规律可以由最大隆起量、最大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三个沉降特征量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工程穿越既有地铁10号线工程为背景,采用大型三维计算软件MIDAS,分别模拟了顶管上穿、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顶管穿越后既有地铁隧道及地表变形,结合计算结果进行方案对比分析,择优选择穿越方式和积极采取应对预防措施,对既有地铁隧道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依据广州地铁6号线团一大广场~东湖站区间隧道的新河浦涌截污管道的顶管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采用Midas-GTS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动态分析各施工工况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顶管的推进,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会越来越大,其中顶管在垂直上方穿越地铁隧道施工时的影响最大,隧道的变形主要是由于上方土体的卸载引起,文章也对地下水位的下降可能会对既有隧道产生影响进行了讨论,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农展南路热力管线在穿越东四环朝阳公园桥施工中,所处地层为粉土、细砂、滞水、潜水地层,为确保周边道路通行安全,避免作业面发生流砂、坍塌、失稳等危及施工安全的情况,施工中采取暗挖隧道和泥水平衡顶管两种敷设方式,在隧道内接收顶管机头施工中对地层采用全断面止水加固注浆,局部渐变断面,动态监测,保证了热力管线的安全穿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某超长距离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电力隧道顶管工程,介绍顶管施工的原理、顶进技术措施和监测系统等,重点介绍采用国产先进顶管机穿越100m宽荔湾湖底土层的成功经验,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顶管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及土质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直径顶管在不同土质中施工的适用性,结合广州市某引水工程,对外径2.8m、壁厚0.028m的顶管隧道施工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Peck经验公式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反应顶管施工造成地层扰动的基本规律,并得出地表沉降横向和纵向的受影响范围分别为-3.6~3.6D和-2.14~2.14D(D为外径)。基于以上模型,改变顶管穿越土层的土性参数,得出了不同砂性土的模量及摩擦角、粘性土的模量及粘聚力、顶管穿越复杂土层情况下地表沉降的变形规律,并对顶管隧道不同土质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z1):375-381,403
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海亮广场人行过街通道是全国首个盾构下穿矩形顶管隧道的工程案例,没有相关工程经验可以借鉴,下穿引起的矩形顶管隧道纵向变形等理论问题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以该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对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引起的矩形顶管隧道纵向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矩形顶管隧道结构沉降,单一隧道穿越后,用Peck公式拟合得到的沉降槽曲线符合高斯分布,两条隧道穿越后,用双Peck公式拟合得到的沉降槽曲线接近"W"型;矩形顶管隧道结构最大沉降值为17.02 mm,最大沉降点的位置位于盾构隧道正上方;对矩形顶管隧道管节错台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盾构下穿位置,距离盾构隧道越近,错台量越大;管节张开主要发生于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与最大沉降点,在"W"型沉降槽曲线中存在多处张开量较大的情况,因此,在新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准确确定既有结构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和极值点,并进行及时加固处理,确保既有矩形顶管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顶管法施工穿越既有隧道时,控制顶管掘进导致的既有隧道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对设计、施工至关重要,有必要对顶管掘进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以及地表沉降进行预测。采用动态代理模型优化方法对顶管掘进引起的隧道水平收敛和地表沉降进行了反演预测,同时对比了动态代理模型方法和静态代理模型方法的计算准确度和效率。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参数得到的隧道水平收敛和地表沉降计算值与监测值较为接近,相比静态代理模型方法,动态代理模型方法所使用的样本数更少,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杨逸  李菁 《特种结构》2009,26(6):79-82
本文主要针对上海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三标)工程7^#-6^#工作井区间穿越黄浦江的实际施工情况,探讨穿越黄浦江的大口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通过总结实际的顶管施工经验,提出了目前在黄浦江大口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进、出洞的处理,特殊土层掘进机的施工,复杂土质环境的减摩注浆方法。针对其提出了新的建议,为今后类似大口径泥水平衡项管穿越黄浦江及粉质粘土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施工多采用钻爆法或机械开挖方法,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于穿越道路等不便开挖的场地,而长距离大直径顶管穿越山区复杂地质地段技术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对山区长距离大直径顶管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设计研发的超大矩形顶管掘进机在河南郑州纬四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接收井准确进洞,圆满完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超大顶管装备在中原大地的"处女航"。郑州纬四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和中心城区分界线中州大道下方,采用矩形顶管机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断面、长距离顶管顶进等技术难题,并且在顶进过程中还将穿越各类复杂的地下管线,工程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担任隧道掘进任务的矩形顶管掘进机"中州一号"尺寸为世界之最,已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发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市一项超长距离钢筋混凝土电力隧道顶管工程中顶管机的选型,该工程需敷设的电力隧道电缆管廊为内径3.0m,外径3.58m,分两次顶进,顶进距离分别为96m和356m,需穿越黄沙大道和荔湾湖,采用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  相似文献   

19.
独墩单桩人行天桥抗侧向变形能力差,大直径顶管隧道穿越独墩单桩人行天桥施工过程中,土体卸荷产出偏心荷载,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在分析独墩单桩人行天桥变形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大直径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桥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特征,并与其变形控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粉细砂地质条件下穿越高速铁路,管道覆土浅的一类顶管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并通过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穿越京广铁路顶管工程的施工运用实践,总结了一套针对该类型顶管工程的行之有效的顶管施工技术和宝贵的顶管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