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矿床生成于鹿麟尾中生代火山喷发盆地。高基坪群火山岩,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北西向构造及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条件的分析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和与其相关的系列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雅安地区黏土矿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中更新统风化砾石层和全新统冲积层中,前者分布面积最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有产出,厚度变化大。矿石主要由石英微粒、伊/蒙间层矿物、伊利石及少量高岭石、绿泥石组成。矿床成因主要为沉积型矿床,该区黏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名山县万古-新店-解放-红星(太平)-合江-马岭-双河一带,为重点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3.
辛天贵  祝新友 《矿产勘查》2013,4(4):373-381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发育较完整的喷流沉积(SEDEX)成矿系统,断层沟位于该系统东南端.在锡铁山矿区赋矿的滩间山群a-b岩组向东南方向一直连续延伸至断层沟地区,岩性和含矿特点基本稳定.断层沟一带也含有大量的喷流沉积岩,包括大理岩和顺层分布的石英钠长石岩层.其中,大理岩与锡铁山矿区大理岩成因一致,皆属喷流卤水与海水相互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表现为喷流沉积系统远端特征.层状石英钠长岩也代表喷流沉积系统相对远端的喷流沉积活动,是很多SEDEX矿床的外围常见的喷流沉积岩.含矿地层受倾向北东的F1区域断裂的影响,在断层沟一带表现为强烈片理化,大部分原始层理消失,原始地层倾向可能为南西,与锡铁山区相同.主要矿化为脉状铅锌矿,赋矿层位与锡铁山矿区相同,受片理及北西向断裂控制,是原始喷流沉积形成的矿体或初始富集层受F1断裂作用改造形成的热液型矿体.成矿系统与矿床成因的研究表明,中间沟—断层沟一带,仍属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中远端,具备形成大规模条纹条带状铅锌矿体的条件,但F1断裂改造、成矿后的喷口活动均会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华南造山带与接触变质型石材资源相关的地质背景及其中接触变质型石材矿床的基本特征,综合分析了该类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与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及构造变形的关系,阐明了该区内接触变质型石材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而预测了该区内可能发现该类矿床的有利地段和控制条件,为相关石材企业在该区进行普查找矿指明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凤宇 《山西建筑》2011,37(2):84-85
介绍了西窑矿区的地质概况,然后通过总结该矿区的钻探资料分析了矿石特征以及成矿规律,并总结了其成因以及控矿因素,为该矿区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茂春  吴海  俎波  胡辉  章浩  杨文轩  董晨 《矿产勘查》2024,15(7):1153-1166
塘上铅锌矿床是浙西南地区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新近发现的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因类型尚不明确。本文在详细划分成矿阶段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开展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和H-O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I)形成温度为273~348 ℃,主成矿阶段脉状方铅矿闪锌矿阶段(II)均一温度为225~304 ℃,成矿晚阶段石英-石英脉阶段(III)均一温度为139~163℃。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以H2O为主,气相成分除H2O外,还有一定量的CO2。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δDSMOW 主要集中在-72.5‰~-78.9‰,石英δ18O V-PDB数值为-27.6‰-~30.8‰,δ18OV-SMOW集中在-0.6‰~2.5‰,表明塘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逐渐加入。因此,塘上铅锌矿床深部可能具有进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从找矿预测角度较系统梳理了我国常见的(金属)矿床类型,讨论了矿床类型与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体的关系。将我国主要成矿地质作用分为沉积地质作用、火山地质作用、侵入岩浆地质作用、变质地质作用、大型变形地质作用以及复合/叠加地质作用6类,并进一步划分出16个成矿地质作用亚类,共32种常见矿床类型。对每一类成矿地质作用和矿床类型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凤太地区铅锌多金属矿田、矿床成矿控矿条件,稳定同位素地质特征,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地质找矿模式,开展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矿床成矿期次有4次,以第1和4期次为主。大量数据显示:第1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240~121℃,平均176℃,属中—低温、以低温为主的热液成矿作用;第2期次成矿全过程的温度为1 221~169℃,平均734℃,属高温气液蚀变成矿作用,萤石在中—低温阶段形成;第3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168~123℃,平均142℃,属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第4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246~115℃,平均150℃,属中—低温、以低温为主的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吾鲁克铜矿位于昆盖山北坡石炭纪铜、金成矿亚带内(Ⅵ2),该矿带内目前发现的铜矿床点13处,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和克孜里奇曼组火山岩中.苏吾鲁克铜矿赋存于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C1w)中基性火山岩中,属火山喷发、喷气沉积铜矿床.通过2009年地质找矿工作,共圈出了8条矿体,规模较大的矿体主要有3条.文章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分、结构,围岩蚀变,矿质来源分析,探讨了苏吾鲁克铜矿矿床成因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密山市插旗山霞石正长岩矿床是在经历了新太古代至第四纪的多期构造事件以及晚元古代至印支期的多期岩浆侵入活动后形成的,其成矿地质环境复杂,所经历的矿化蚀变强烈.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4):608-613
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直观的展示矿床地表和地下隐伏矿体的三维形态,方便研究各地质要素在深部的分布形态,为下一步工作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选区若尔盖铀矿田降扎矿床向阳西沟-中长沟地段在该区首次开展了三维建模工作,利用3Dmine软件,分别建立了地表、钻孔信息、断裂构造和矿体等三维实体,构建了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开展了断裂构造形态、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体与断裂构造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深部成矿预测工作,实现了深部铀矿体的精准定位和直观展示,为下一步钻探查证部署提供有利依据,也为该地区下一步三维建模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遥感技术,结合地质和化探资料,在赣西地区成矿区带应用灰色关联度和成矿有利度对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异常进行了评价和预测,评价了矿田周围的成矿地质环境,圈定了六个远景区,为开辟新区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西林铅锌矿床发现了很多同生沉积成矿的证据,改变了原来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开拓了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于沉积盆地中的面状矿化体,在研究其成矿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萨热克铜多金属矿以往钻探成果资料的综合整理,基于GIS平台圈定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的空间分布形态,主要包括矿体厚度等值线图、成矿强度等值线图、矿体上盘厚度等值线图、矿体下盘厚度等值线图,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找矿方法,可大大提高成矿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继2004年在瑶岭钨矿白基寨区段发现矽卡岩型型白钨矿以来通过近年来的野外勘探找矿工作大致查明了白基寨区段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地质构造围岩蚀变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成矿模式给矿山外围接替资源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章鑫  罗依珍  周元涛  谢燕霄 《矿产勘查》2021,12(10):2026-2034
云南富宁地区钛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钛铁矿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对良子老寨矿区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特征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探讨了矿床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海西—印支期偏碱性基性钛辉辉长辉绿岩体为该区钛铁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富宁地区温热潮湿多雨气候有利于风化作用形成,岩体出露地表后,岩体中的钛矿物经风化剥离、水解作用、次生富集、原地残留或近距离搬运沉积,形成了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陡坡、临近河流区域矿体厚度薄,风化作用弱部位品位低;山脊缓坡、河谷阶地、地形低凹地段矿体厚度较大、品位高。本文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滇东南地区残坡积物风化壳内钛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上水泉洼钾长石矿床的普查地质工作,结合区域找矿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太行山中段太古界阜平群及五台群区域变质岩系中赋存有6个超大型钾长石矿床。通过对超大型钾长石矿床区域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广东从化鲤鱼洞地区内生金属矿产成矿预测区位于武夷成矿带南端,属A类成矿预测区,已发现多个小型矿点,在矿区周边的龙门凹陷成矿区内,有多个中小型矿床。该区成矿背景优越,可与已知矿床类比,找矿标志明显,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在GIS平台上对化探成果进行整理和剖析,结合成矿背景,在该区圈定了有利成矿部位。  相似文献   

20.
新疆哈密红石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在东天山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文章在分析红石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以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其成矿特点,发现矿体分布平面上具有平行等距雁形排列的特点。该次研究得出:南北向断裂及其次级的南北向张扭性雁形断裂是导矿容矿构造,控制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红石矿区各个中段平面图及典型剖面图进行矿体深边部预测,发现该区深边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