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周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学生的学习和实验是以提高其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本文针对以往实验课的弊端,介绍了设置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周的优越性,简述了综合实验周的微电子技术,电器控制与PLC技术及数控技术等部分的实验内容,以及综合实验周的指导方式与考核方式,指出设置综合实验周是提高学生机电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沛昱  应俊 《现代电子技术》2014,(2):134-137,143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模式化综合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采用电路可动态重组的设计方案,在一套实验系统上既可同时满足"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三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也能完成综合性设计项目。该实验系统共8个模式,预留扩展接口,且EDA核心板和单片机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综合实验系统使用方便、灵活、可升级性好。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映良好,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给出一种采用MCS-51/9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通用模块化单片机实验系统的硬件设计,该系统能在一块电路板上灵活地进行单片机系统与各种外部接口器件连接的实验,从而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开设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的必要性,然后给出了综合实验的内容、总体设计方案以及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综合实验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建、开发、调试工作,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难点.我们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大胆引入双语教学,结合芯片内部架构、指令系统和开发环境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单片机系统开发综合性强,软硬件结合的特点,引入综合工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掌握Protel软件的基本操作,软硬件联词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在机电实验设备中缺少机、电、气一体的教学型实验设备的情况,介绍了一种基于气动元件开发的三自由度机械手。该机械手应用四个两种类型的气缸实现所有的动作,并留有底层的控制接口,使单片机(ARM、DSP)、PLC以及计算机可方便地对其进行控制。该机械手可以广泛应用在机械制图的测绘周、气动技术、单片机(ARM、DSP)原理与应用、PLC与电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实验以及机电综合实验周、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等综合性实验中,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适应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面向AVR(Atmega128)单片机以及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统的各种外设接口资源,并配备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该实验平台不仅可满足自动化、电子、信息和测控等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充分兼顾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相关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作为电子技术类学科中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实践性,要求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为此研制了基于单片机系统通信为基础的实验板,依据单片机应用系统特点,可完成SPI、I^2C、UART串行通信以及并行总线方式通信。实验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内容拓展。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自动洗车机电路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单片机控制技术在自动洗车机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S51单片机与CPLD的综合实验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基于S51单片机与CPLD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综合实验系统,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开放式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即各功能单元都是独立结构,具备相应的输入或输出接口,实验时通过连接线搭建实验电路,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自由构建实验电路,为学生提供了与其它实验设备配合使用的接口.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分别开设单片机和CPLD的独立实验,而且可开设单片机与CPLD的综合实验,适用于高校课程验证实验教学和电子信息类毕业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与单片机的教学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Matlab自带的通信类元件库可以方便地和单片机串口进行通讯,实现对下位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Matlab软件提供的GUI可以设计出一套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对单片机测控系统的实时控制.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动手能力,在教学实验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知识,通过自制单片机实验平台进行学习,是学好单片机课程的有效途径。基于ISP下载的89S51实验平台主要由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ISP下载电路、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等组成,具有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利用该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用实验箱缺少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硬件的环节,偏重软件设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不足。为此,引入了模块化思想,将系统按功能分成6个模块,设计了创新实验板系统,采用串口通信原理,实现宿主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该系统要求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材、独立设计并焊接实验板,编程之前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连线。该系统使学生参与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实现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部过程,有效地弥补传统实验箱在硬件教学上的不足,全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多路舵机控制PWM发生器的设计与Proteus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WM脉宽信号调制是现代电子行业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脉冲信号,其典型应用就是舵机控制。以Proteus和Keil软件为基础,介绍了在Proteus环境下利用51单片机产生多路PWM脉冲的实现方法。最后以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实验证明,本系统可在单片机定时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同时对多个舵机的输出转角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周昆鹏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162-165
针对传统电子血压计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超低功耗单片机的全自动血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测量血压的方法是基于充气过程的示波法。该测量系统采用MSP430系列超低功耗混合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采用幅度系数算法计算出血压值和心率值,可以完成自动测量血压、信息显示、数据存储、查看和删除历史数据等功能。由于采用了MSP430混合信号处理器,简化了电路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测试准确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郎宝华  杨建华  李榕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7):130-132,138
通常电机控制实验采用以微控制器如DSP为控制核心来进行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控制算法编程,但该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提出利用dSPACE和Matlab/Simulink进行电机控制实验的方法,该方法免去常规方法的软件编程的步骤,节省了大量时间,且更改控制算法灵活。叙述基于dSPACE的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和开发步骤,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nRF905模块的AT89S单片机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挪威Nordic公司的nRF905无线收发模块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nRF905模块的AT89S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给出了无线收发系统的硬件组成电路和数据收发流程图,并通过实际数据通信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还对本系统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STM32单片机的基础上,明晰通信技术实验系统的开发原则与功能模块分布,此系统以"核心板+功能模块"为设计核心,将STM32F103ZET6单片机最小系统设定为系统控制中心,并依次完成电源、输入输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以及信源编码译码等模块规划,确保STM32单片机仿真与下载实验的有效性。最终实验结论表明,此系统集成度较高、覆盖范围较广、适用性较为普及,能够在多种实践性系统与平台的应用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SP(在系统编程)技术、P89LPC932单片机与ISP相关的特性,叙述了以ISP方式实现单片机系统软件升级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采用组合键方法使正常运行的单片机进行串口帧间隔检测初始化,上位机通过运行ZLGISP900从串口发出帧间隔信号,单片机检测到帧间隔信号后复位进入ISP状态,通过RS-232 C电缆以ISP方式实现单片机系统软件升级。给出了P89LPC932的ISP编程的具体实现电路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何琪  毛攀峰 《电子科技》2014,27(5):132-135,139
随着无刷直流电机在运动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单片机的控制技术产生了新一代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PIC系列单片机的高性能、低成本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IC18F4431单片机的高速A/D采集模块、PWM模块和硬件乘法器实现了对PWM信号的产生、转子位置和速度的检测以及电流双闭环增量式PI控制,并对该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环节实现进行了阐述。模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与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