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储集体识别与描述是关键。地震分频处理技术是一项针对地层厚度和地质体非连续性进行成像或模拟的地球物理新技术,对各类储集体的识别与描述比较有效。在东营盆地多年油气勘探过程中,针对多种类型储集体复杂多变的特点,及常规地震资料品质难以满足储层精细识别描述的客观条件,采用地震分频处理技术开展储集层预测,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砂岩体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具低孔低渗和高阻抗特征。针对这一地质目标,研制和总结出4类15项方法技术,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砂岩体综合预测目标处理解释技术系列。该系列以面向目标的大型综合数据库为基础,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地震地层岩性处理解释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同一地质目标下的处理解释一体化。在AVO理论指导下,以信息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井约束多参数反演技术,可克服砂岩含气阻抗值降低而造成的岩性解释陷阱;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在实际钻探效益的驱动下,采用滚动式处理解释方法,应用各种新技术,对目标砂岩储集体实施逐步深化的特征描述。经钻探检验,该技术系列较准确地预测了厚10m左右砂岩储集体的空间展布形态,砂岩体预测符合率大于70%,钻探成功率达81.8%。  相似文献   

3.
薄砂体解释及其成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牛庄油田深水浊积砂岩储集体规模小、厚度薄、埋藏深等特点,发展了一套以地震信息为主的薄层砂体综合解释技术,在无对比标准层,测井曲线和岩性特征无法对比追踪储层的情况下,薄砂体解释技术在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和开发中,是一种有效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技术措施.在牛20开发试验区用这项技术解释了3个砂体,经钻井证实,预测的深度和厚度可靠,投入开发试验后也取得了好的成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建立在对该区地质规律,如砂体分布、地层剖面结构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从井出发,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释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地震解释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第6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第6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第6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太康地区上古生界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康地区勘探目的层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及横向不连续等特点。针对该地区探井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特点,开展了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应用研究。首先进行了区域沉积相分析和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砂体对比,分析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性能良好的储集体,横向连续性较好的石盒子组砂岩为有效储集体。然后进行了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和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根据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属性特征不明显这一特点,确定以砂组为单位进行储层预测;通过测井资料预处理以及资料分析,确定自然伽马值小于60 API为有效砂岩;通过制作正负极性合成地震记录,确定该区的地震剖面为负极性剖面。最后,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波阻抗对储层进行了宏观预测,采用绝对波阻抗与多参数测井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储层进行了精细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质量控制,检验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研究区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田家沟砂岩连续性良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坡移扇是指在地震等因素触发下,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斜坡带砂体以滑动、滑塌或碎屑流的形式在斜坡带内发生再搬运形成的一种事件性沉积体。经钻井岩心描述、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野外考察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坡移扇储集体以细、粉砂岩为主,发育块状层理、重荷模、滑塌构造等,测井曲线为中等至高幅的齿化箱型、指形,地震相呈丘形、楔形,中强振幅,岩心和野外地质特征上,坡移扇表现为滑动型砂体、滑塌型砂体以及碎屑流型砂体;根据沉积模拟实验结果,按成因划分出7种坡移扇砂体,并结合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地质条件对坡移扇的分布进行预测,划分出2个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细开发井位论证的要求。为此,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储层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刻画,结合古地形分析山23亚段下砂岩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主河道的分布规律,基于压制煤层强反射、90°相位转换等特殊处理方法,进行敏感属性优选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精细刻画砂体分布,最终形成沉积微相控制下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储层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发育2条北西-南东向主分流河道带,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该微相砂体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特征上有着很好的对应性;②压制煤层强反射结合90°相位转换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对储层的识别能力;③山23亚段下砂岩沉积受太原末期古地形控制,砂体发育时其对应的反射结构表现为一般呈顶平底凹或顶凸底凹的透镜状;④单井微相标定后开展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有利于地质解释,减小单一地震属性地质解释的多解性。结论认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大宁-吉县区块储层预测工作的精确度,为该区块下一步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井位论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介绍第 6 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 ,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 ,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 ,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 ;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 ;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盆地盐间非砂岩储层是一类特殊储层。该类储层的特点是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极强,储层评价困难。从岩心分析、地质录井、测井等基础资料入手,分析了该类储集层的储层特征,结合成像、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的应用,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类储层的解释模型,并利用斯伦贝谢软件包“P包”等多种解释软件实现了盐间非砂岩储层参数的测井定量解释,形成了江汉盐湖盆地盐间非砂岩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通过多口井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刻画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展布及储集参数分布特征,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对储层地质分析、测井评价、地震预测、地质建模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面临资料少、品质差、精度低,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等难题,深入开展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研发集成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描述与建模的关键技术系列,包括:(1)多尺度、多属性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知识库构建技术;(2)地质分析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储层地质观测分析技术,储层微区原位沉积、成岩环境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储层发育机理与过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新技术——基于全域测井仿真的储层类型识别与参数定量评价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沉积微相识别技术;(4)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新技术——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岩石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技术;(5)深层碳酸盐岩地质建模新技术——多点地质统计学新算法,地质过程模拟技术,人工智能地质建模技术。分别建立了面控、断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凝析气藏(田)有40余个,分布范围几乎遍布全盆地的各个层系。其中以塔北隆起下第三系到三叠系最为集中。凝析气藏与正常干气藏、伴生气藏的成藏环境,烃类的组分、物理化学特征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凝析气藏重烃组分较干气藏相对要高,相对密度大,在测井响应中气显示不明显;其次,油气藏的储层条件也差别较大,既有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也有低孔低渗的劣质储层,给测井解释造成一定困难。针对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的这一特点,结合地质录井、油气分析等资料,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技术识别和评价凝析气藏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套适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层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凝析气藏进行储盖组合分析,以达到测井综合评价凝析气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青西油田为玉门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岩性复杂,泥质含量高,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应用常规测井资料不能正确识别岩性和划分储层,从而不能正确确定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随着电成像和阵列声波等新技术在青西油田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在青西油田建立了以电成像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裂缝的方法,这包括通过处理出的阵列声波能量衰减资料判别裂缝有效性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储层识别方法;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储集层各种参数;针对青西油田两种主要的储集层岩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泥浆电阻率、井温测井曲线和其他常规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地质录井资料和区域油水界面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模式。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青西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并在其他地质工程应用和测井适应性研究等方面见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要的储集空间是溶蚀的孔、洞、缝,具低孔、各向异性强、非均质性强三大特点,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与砂岩油藏有很大的差别.以岩心标定为基础,总结了成像测井可识别的主要储层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类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分析了影响储层判别的各种假储层现象及识别方法.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综合概率模型、双孔介质模型,实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测井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奥陶系已经勘探开发十几年了,目前除了在塔河继续精细勘探,也正在加大塔河之外的勘探.近几年塔中、玉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实践表明,储层有效性评价越来越显得重要.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入手,在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相互标定的基础上,细化溶孔、裂缝和溶洞型储层的分类,建立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对溶洞型储层采用自然伽马与视地层水电阻率交会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裂缝孔洞型储层还可以利用电成像局部电阻率法评价储层有效性.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较好解决因泥质充填造成的储层有效性评价问题.对于因储层类型不同,或具体说因裂缝发育强弱造成储层有效性差异的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通过"四性"关系及数模研究,提出定渗透率、变孔洞孔隙度、变裂缝孔隙度的储层渗流评价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储层渗流评价方法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完井方案制定和储量参数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已从交会图定性分析发展到用岩心分析资料建立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半定量、定量评价裂缝。成像测井和核磁测井的纵、横向分辨率高,经过地质刻度,可以较精细地识别岩性和裂缝,在解释火成岩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提高岩性识别准确率,识别复杂火成岩储层和孔隙流体,以及综合评价火成岩储层裂缝、饱和度等参数,仍然是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所面临的难题。加强岩石物理基础实验,研究火成岩储层导电机理,系统研究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理论,推广测井新技术在火成岩中的应用,建立统一的测井评价方法,将成为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凌云 《国外测井技术》2007,22(1):31-33,38
百色盆地浅层气是一重要的勘探目标,该地区部分气层因泥质含量较高电阻率较低,且中子密度孔隙度差异小,部分水层因地层水电阻率较大,造成储层电阻率较高,给流体性质的判别带来很多困难,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判别符合率较低。针对储集层岩性和电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常规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形成一套储层流体判别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处理程序。结果是,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解释符合率达96%。该技术应用于生产,为天然气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受到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志丹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志丹地区侏罗系、三叠系储层是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地质解释模型与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针对不同层组的地层,优选细化测井解释模型的参数,使测井资料的数字处理能较真实地反映储层物性特征、流体含量及孔隙度变化,为准确的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低孔、低渗油气层的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致密油气田在中国油气田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致密油所储藏的油气储量占据了中国探明储量的70%以上。致密油藏油气田分布广泛,勘探难度极大,致密储层测井评价技术是储量评价、井位部署等勘探工作中的核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是大数据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致密储层流体类型和孔隙结构等测井评价相关参数。目前大多数致密储层测井方法和工具都是基于中子、声波、密度等常规方法和手段,缺乏成像测井、核磁测井、随钻测井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至今还没有系统有效致密储层测井评价技术。为此,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致密油储层的地质特征,并阐述了中子、声波、密度等常规测井评价技术与成像测井、核磁测井、随钻测井等新技术、新方法在致密油储层评价上应用的不同之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性和规范化的致密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致密油藏应该大力发展岩石学模型研究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测井评价技术水平,提高储层预测和流体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国内外致密油藏测井评价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