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移动IP中,每当移动节点发生了切换,改变了转交地址的时候,就需要向家乡代理注册。如果访问网络和移动节点家乡网络的距离较远的话,这些注册的时延就可能比较大。同它相比,区域注册减小了移动节点域内切换时延,降低了到家乡网络的信令开销,减少了分组丢失。本首先介绍区域注册的过程,分析它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优化途径及相应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区域注册移动IP的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区域网络逻辑上分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在流量负载不超出一定流量门限的前提下,为移动节点选取不同层次上的外地代理FA作为网关外地代理GFA。通过对一种区域网络模型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上的FA作为GFA时的信令开销。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采用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时区域注册移动IP信令开销的数值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说明该方案相比于区域注册移动IP而言,可以节约10%以上的信令开销,并将有效流量分配山多个GFA承担,当某个GFA失效时将不会影响其它GFA工作,提高了网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移动IP的注册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宏  熊思民  吴中福  赵军 《通信学报》2002,23(6):116-121
根据现有的IETF移动IP规范,当移动节点驻留在远离归属网络的外地网络时,将会产生严重的注册延迟,从而引起严重的包丢失和通信吞吐量的下降。本文利用改进后的移动IP网络结构,引入routing agent,使得大量的当地注册报文只需要在RA上处理即可,从而减少了注册延迟,改善了移动IP的性能。本文对其中的注册代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与标准移动IP中的注册代价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是移动IP的应用基础,而移动IP中注册过程又是移动IP漫游通信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移动IP的注册过程,分析了移动IP在注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攻击,以及移动IP协议对这些攻击的对策,最后,讨论了移动IP应用IPSec增强其安全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安全性是移动IP的应用基础。而移动IP中注册过程又是移动IP漫游通信的关键。介绍了移动IP的注册过程,分析了移动IP在注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攻击,以及移动IP协议对这些攻击的对策,最后讨论了移动IP应用IPSec增强其安全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董博  王保仓  魏文佳 《电子科技》2012,25(11):109-111
针对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匿名和认证问题,提出一个具有快速ID匿名的移动IP注册协议。该协议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CDH问题,通过构造临时ID保证真实ID的匿名性,每次注册请求中的临时ID都在不断变化,实现了用户ID的匿名性和位置隐蔽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IP注册协议中家乡和移动节点过多且复杂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分发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移动IP注册协议。该协议实现了移动IP各个节点间相互认证,其中移动节点与家乡代理之间具有双重认证的特点。双线性对和秘密随机数的选取保证了消息的安全性,消息认证码Mac和数字签名Sig保障了消息的完整性。该协议从整体上减少了计算量,降低了注册延迟率,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安全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移动IP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无线网络中移动IP切换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一种解决移动节点切换中预先注册的方法,并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AAA在移动IP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IP解决了移动节点在不改变IP地址的情况下的漫游问题,移动节点在漫游时,外地域通过AAA 服务器对其进行安全认征、授权、计费。本文探讨了一种AAA下移动IP的认证注册方案。在注册过程中利用公钥和对称密钥实现移动节点和网络的双向认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移动IP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岑巍 《电信科学》1999,15(2):15-17
当前,如何在Internet中实现移动用户的无缝接入已成为Internet通信的热点之一,IETF就此提出了移动IP,本文在讨论了移动IP的基本原理后,指出了它在寻径上的弱点,并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IP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该文建立了一种分层移动IP网络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最优管理区域的设置方案。通过对切换时延和管理区域大小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分层移动IP存在最优管理区域。通过采用极小化函数迭代的方法,求出使切换时延达到最小时最优MAP管理区域半径。研究结果为分层移动IP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郑晓丽  姜迪刚 《通信技术》2011,44(8):127-129
移动IPv6是IPv6的子协议,有着巨大的地址空间、对移动性和QoS的良好支持,内嵌的IPSec协议,以及邻居发现和自动配置等诸多优势,它为未来的全IP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全球移动性解决方案。针对移动IPv6技术的特点,将IPSec安全协议和无证书公钥体系(CL-PKC)两者结合起来,在分析无证书公钥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移动IPv6环境下的注册协议认证与注册方案,并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以方便日后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移动IP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安全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移动IP和IPSec,讨论了如何实现移动IP和IPSec的集成使得可以为移动IP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给出了移动节点移动到专网(企业网)之外后整个协议套的运行实例,并描述了2种密钥管理协议(SKIP和ISAKMP/Oakley)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Combinatorial Mobile IP, a new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for Mobile IP,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We present how to adopt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s on cellular networks and adapt them in Mobile IP without disrupting the nature of the Internet. We apply widely u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s such as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and pag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to Mobile IP. We restrict paging to the area that has to be paged using local registrations. In this way, we show that the total signaling costs of Combinatorial Mobile IP are reduced compared to other micro-mobility protocols such as Mobile IP Regional Registration and P-MIP. Random walk on a connected grap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Combinatorial Mobile IP.  相似文献   

16.
MPLS和移动IP结合技术是目前网络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将MPLS与移动IP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提高网络数据的交换传输速度,支持主机自由访问因特网,增强对QoS的支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首先对移动IP技术和MPLS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基于MPLS标记交换路径的移动IP网络模型,提出多MPLS网络方案以及基于MPLS网络的IP路由优化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on Mobile IP in IP-R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IntroductionItiswellknownthatUMTSisevolvedfromGPRS ,anditisdividedintotwoparts:RadioAc cessNetwork (RAN)andcorenetwork .Intradi tionalarchitectureofRAN ,thesignalsanduser sdataarebasedonATM .AndinRAN ,MobilityManagement (MM )signalsareveryimportant.AndIurandIubarethemostimportantinterfacesforMM[1 ] .BecausethetraditionalMMisrealizedonLayer 2 ,itisalsocalledlinklayerMM .ALL IPArchitectureisthefutureofUMTS .WhenRANevolvestoALL IParchitecture,iflinklayerMMisstillused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