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当前开展的"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梳理,提出研究"多规合一"规划中城乡用地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当前的各类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后,结合当前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由"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区域设施空间"组成的"3+1"空间分类框架,并将其应用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乡规划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当前"多规合一"中区域用地分类理论研究增添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7,(8)
"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基本空间是政治家从空间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重要概念。落实到空间规划层面,如何将政治语言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规划工具是未来城乡规划参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政策工具实践和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提出了城乡规划划定三大基本空间的总体架构,以此为基础,对区县城乡总体规划层面的三大基本空间划定进行了探索,从划定原则、空间对象、划定方法与成果表达等方面明确了划定技术路线,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论述。文章认为,政治语言向规划语言的转化是城乡规划话语权提升的重要保障,需要在整合现有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对规划工具进行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7,(4)
文章对当前开展的"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梳理,提出研究"多规合一"规划中城乡用地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当前的各类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后,结合当前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由"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区域设施空间"组成的"3+1"空间分类框架,并将其应用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乡规划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当前"多规合一"中区域用地分类理论研究增添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近年来,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十分注重在空间上要打破城乡分割,从区域整体出发,妥善处理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逐步建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分片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乡(镇)域总体规划和村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层次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组成的城乡空间规划管制体系;在时间上要突破现有规划期限的限制,妥善处理城乡规划的战略性与可实施性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城乡规划实施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建立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项目规划组成的城乡规划实施行动计划体系.各层次的规划要突出重点,明确强制性内容,逐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协调,层次分明、管制有效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三大空间布局指的就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这些不仅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由此形成的"三生空间"在城市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尤为突出。文章分别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三个概念展开了详细分析,以发展"三生空间"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三者内部之间的差异性、可变性等,并就如何编制城乡规划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新津县县域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磊 《规划师》2009,25(8):35-39
县域总体规划能弥补现有法定规划体系的不足,作为统筹城乡基本规划管理空间单元,构筑城乡规划管理平台.其主要内容为在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县域用地布局,确定县域城乡空间形态和规模,划定"三区八线",构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近年来,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十分注重在空间上要打破城乡分割,从区域整体出发,妥善处理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逐步建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分片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乡(镇)域总体规划和村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层次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组成的城乡空间规划管制体系;在时间上要突破现有规划期限的限制,妥善处理城乡规划的战略性与可实施性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城乡规划实施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建立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项目规划组成的城乡规划实施行动计划体系.各层次的规划要突出重点,明确强制性内容,逐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协调,层次分明、管制有效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8.
宋博 《规划师》2012,28(2):23-28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拓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注趋多;其强调生态环境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等理念值得肯定,但其规划内涵较为"模糊"。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可知"非城市建设用地"本身难以成为一个真实的规划对象,或者说"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提出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城乡规划体系的本来目标就是统筹各方发展诉求、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功能,故应当对"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和管控,优化用地分类,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空间管制体系,建构城乡统筹的完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娜  张年国  王阳  钱振水 《城市规划》2016,(Z1):116-120
从对"三生空间"的概念解析入手,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保护困境和原因分析,提出创新规划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和注重规划实施3个方面的规划对策。并以沈阳市西北绿楔为例,从生态格局控制、生产空间发展、生活空间建设等方面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规划要点,提出实施生态格局控制、发展绿色经济、控制建设容量、生态项目策划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实现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村庄规划、镇规划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增城是全国七个试点之一。本研究在剖析当前乡村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应定位在总体规划的层次,作为县域城市总体规划的专章,是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补充,应当发挥"加强城乡规划衔接、提高村庄规划效能"的作用,并明确了规划的重点难点和"体系搭建、三生共融、人地挂钩、制度建设"的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规模、村镇体系、村庄布点、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设施统筹、风貌整治、规划实施"等重点内容,着力构筑城乡"三生共融"的崭新格局。文章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阐述了其"县域城乡发展体系+美丽乡村群建设规划"的具体做法,以期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我国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与国际比较偏大 ,而开发区的地均效益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规模偏大、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区空间扩张中存在的非产业因素的促动 ,形成了其土地利用中独特的以土地闲置为特征的“光圈”效应和“蜂窝”效应。从城市开发区规模与效益的不同特点出发 ,立足于我国国家高新区的经验数据 ,提出了一个开发区规模的建议性标准 ,从我国城市设立开发区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一个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翰卿 《城市规划》2001,25(7):57-59
从高校与社会相关性的层面 ,对我国高校空间形态演进进行了阶段划分 ,然后分别从宏观(空间形态 )、微观 (空间结构 )的角度 ,分析了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问题 ;最后对远程教育及信息化校园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凯 《城市规划》2006,30(12):9-14,86
通过近50年我国城市发展宏观背景的分析,提出了1950年代、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0年以来是我国城镇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四个重要时期。指出城镇空间发展受政治、经济体制的直接影响,它的发生与发展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合理的规划措施可以使国家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反之则国家损失惨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应该积极开展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再认识——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邹军  陈小卉 《城市规划》2001,25(1):30-33
地域空间结构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的传统内容 ,在新时期编制城镇空间规划应明确规划的目的、依据和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江苏的实践 ,转换视角、重新认识城镇体系规划中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历史演变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演变历史和演变机制的分析,探讨珠三角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的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新区开发是未来城镇空间演变的新动力.并认为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未来城镇空间呈现出向G1obal-Region空间格局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   总被引:96,自引:14,他引:96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 ,在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对都市圈的有关基本概念、空间演化规律、职能与空间规划组织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国情对我国都市圈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仵宗卿  戴学珍 《城市规划》2001,25(10):15-19
分析了北京市商业中心历史演变过程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详尽的商业活动单位统计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 ,划分并界定了北京市目前商业中心的等级 ,并分别对一级商业中心、中间过渡性商业中心、二级商业中心分别作了描述和解释。对于西单、王府井、前门和朝外商业中心 ,在功能、时间和规模等级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在分析北京市商业中心空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确定了各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 ,并指出了其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莉 《城市规划》2001,25(4):7-10,31
城市体系演变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映。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化 ,中国城市体系演变出现一些新特征。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补充研究 ,并有一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总体规划应起到兼顾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的引领性作用,兼顾资源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综合性作用,兼顾政府事权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作用,在城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城市总体规划应不断保持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量质并重、坚持差异发展、坚持多元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演进中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迅 《城市规划》2000,24(7):28-32
从全国的层面出发 ,分析城市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并提出减弱由于区域差异引起矛盾的可能对策措施。探讨了不同地区城市应采用不同空间发展模式以符合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