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浅谈上海地区河道淤积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运用不平衡输沙理论建立汾河水库及河道泥沙冲淤数学模型,在建立挟沙力公式、概化冲淤断面和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些新尝试,并且把非线性规划中的优化方法运用到了模型验证计算的参数调试中,用汾河水库长系列和典型水沙过程以及太原河段长系列水沙过程对水库淤积和河道变形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繁,洪水位不断抬高,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延长,这与泥沙淤积、阻碍行洪有直接的关系,党中央提出平垸行洪是减轻洪涝灾害的有力措施。文章阐述了平垸行洪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案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河流域蜿蜒型河道人工裁弯取直的资料调查分析,得出一些河道人工裁弯取直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河道治理过程中遇到同类问题时有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龙山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河道防洪能力较低,易遭受山洪灾害等到特点,文章对山洪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河道防洪、工程治理和河道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河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柳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764万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的3条主要河流(南支扣河子、中支铁牛河、北支养畜牧河)。1942年间德海水库建成后,下游普遍淤积,最大淤积厚度达6.4m,最小淤积厚度为0.6m.淤积量自上游向下递减。2000、2020年为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治柳、辽河淤积规划的近、远期水平年。两水平年将完成坡面、沟道治理,建大、中型水库9座。由此,将大大改善闹德海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闹德海入库沙量将大幅度减少,将缓解下游河道的淤积及减少入辽河的泥沙。  相似文献   

8.
9.
陈林 《水利天地》2003,(7):43-43
平原河道建设包括土方开挖、疏浚、砌石、桥梁、河岸绿化,以及常年整修等工程。所以,河道工程不是一次性建设,而是持续的,长期的工作。笔者从事河道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20多年,总结提出以下实践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水务》1998,(3):32-33
加强河道砂石管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丰台区永定河管理所有计划地开采河道砂石,既能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又减少疏浚河道工程的投资;开采出的砂石料既支援基本建设,河道管理部门又可组织部分收入用于河道建设,达到以河养河,减少国家财政开支的目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在...  相似文献   

11.
拦减粗泥沙对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测资料为依据,结合数学模型,重点探讨了粗细泥沙在三门峡汇流区及黄河下游河道的调整机理。计算分析表明,拦减粗泥沙对汇流区与黄河下游的减淤量比值约为0.5,其减淤效果主要在下游,对下游而言,1974 ̄1999年若将进入下游的粗泥沙含量控制在15% ̄20%,则减淤比变化范围为0.65 ̄0.80,且减少的主要为粗颗粒泥沙。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确保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针对重点险工险段的护岸工程,到1997年止,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总长为101km,占崩岸线总长的80%,是长江堤防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第二类为治理蜿蜒型河道实施的裁弯工程,在20世纪60-70年代实施了三处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势已得到初步控制;第三类为治理分汊河道实施的堵汊工程,从70年代至今,长江中下游共实施了8处堵汊工程,从上治理工程均取得了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省、市、县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主管机关。如何加强对城区河道的管理,便成为水利部门亟待研究的问题。近两年来,无锡市水利局把城区河道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锡市地处  相似文献   

14.
渭河下游河道治理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渭河下游河道水沙特性、冲淤变化分析,说明1960年三门峡水库尚未建库前,下游河道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进入1990年后,河床的淤积已由1962年的渭淤17上延到临潼下游的渭淤25断面,说明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仍然在加重和上延。针对下游河道堤防现状和排洪不畅,提出应以中水河槽的河道形态、河床形态及地质构造理念,去分析研究下游河道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中水河槽自身治理,南山各支流治理,以及外流域调水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道裁弯工程影响与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密西西比河下游河道裁弯工程前(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后(1943年至1992年)河道比降与水流功率的变化;研究河段上自新马德里(密苏里州)下至纳齐兹(密西西比州),全长约900km;具体分析了裁弯工程前、后6个主河段及13个次河段的河道演变。(1)研究表明:研究河段目前的河道比降与水流功率均较裁弯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富尔顿(田纳西州)至莱克普罗维登斯(路易斯安娜州)河段,其河道比降与水流功率分别增加了27-36%和20-38%;裁弯工程上、下游河段的河道比降与水流功率也有所增加,但其增幅相对较小。(2)过去研究表明:1932年之后,研究河段的床沙非但没有粗化,反而总体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细化;由于密西西比河下游河道不是缺沙河道,因此,水流功率的增加和泥沙中值粒径D50的恒定不变只能通过床沙质输沙量的增加来予以补偿,以达到河道新的输沙平衡。(3)过去研究还表明:20世纪密西西比河的河道输沙量是减少的,但由于这一结论主要是依据于实测总输沙量的分析结果,因此并不能据此认为下游河道床沙质输沙量也相应减少了;本文研究表明:裁弯后的床沙质输沙量大于裁弯前,这是因为:裁弯工程直接导致的次河段水流功率的增加,造成了下游河道的冲刷,从而增加了下游河道的床沙质输沙量;事实上,裁弯工程实施后,在通过河道演变调整达到目前新的动态平衡过程中,这部分新增的床沙质输沙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研究河段目前的平衡状态可概括为:上游河段保持动态平衡,中游河段通过极度冲刷、下游河段通过淤积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仅考虑河道比降与水流功率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解释裁弯后研究河段的河道演变趋势,还必须同时考虑裁弯工程上游河段河道演变引起的上游河道来沙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包浍河初步治理是我省1991年后继怀洪新河续建以来又一较大规模河道治理工程,河道疏浚长度达80.4cm,筑堤长度为115km,两项总土方量达2200万m63,本次治理后将明显提高该流域的防洪除涝能力,综合效益显著,文章就包浍河河道治理概况和治理前的河床演变进行简述,并对治理后河道演变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河道平面形态、水沙特点以及河床边界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木兰溪下游河段的特性,进而探讨该河段形成蜿蜒曲折的原因,提出治理该河段的看法,供整治研究木兰溪下游河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黄河的来水来沙发生了变化,粗泥沙来量也有所减少,这些变化对水库和河道冲淤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研究不同级配泥沙移特性和冲淤市场信息灵基础,分析不同地区来水来沙对水库和下游河道的影响,三门峡水库正常运用对粗细泥沙的调节作用,以及下游不同河段各粒径级泥沙沿程调整过程,拦粗泥地下游中淤的影响,为水库制定合理运用方式及下游防洪减淤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拦河建坝造成的水位壅高与泥沙淤积问题,笔者在万载县布城水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采用了气动浮体坝。本文介绍了气动浮体坝的工作原理,并从启闭方式、工程运行、后期运维、工程投资等方面与卧倒式升降坝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气动浮体坝利用浮力启闭,更符合生态治河、低碳治河的理念;坝体运行方便,通过排气即可全部卧倒,对行洪安全基本没有影响,避免了泥沙淤积造成的后期运行管护难题,是河道生态整治中低水头壅水建筑物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