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勘探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内陆坳陷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中生界延长组为一套内陆湖盆沉积,其形成的三角洲隐蔽性油藏主要受控于大型三角洲砂体的展布,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具有储集条件差、非均质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针对盆地油藏特点,长庆油田应用陆相三角洲成藏理论不断深化综合地质研究,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同时积极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测井精细解释、压裂改造、油层保护等勘探技术,使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在盆地陇东地区长6-长8低渗透油层勘探中,发现亿吨级整装西峰油田;在陕北三角洲油藏勘探中,含油范围不断扩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加,勘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低渗油气藏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已成为国内外油田开发的重大课题之一,70年代压裂技术应用于低渗油藏储层改造,迄今为止,低渗透油藏油层压裂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发展:从重视基础研究使压裂设计实现优化并向三维模拟设计发展;压裂液向无害化方向发展;支撑剂向包层方向发展;压裂工艺技术则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文中综述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油层压裂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水平,提出了国内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技术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的深盆油藏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借鉴深盆气的形成机理,从沉积及储集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成藏机制。认为坳(凹)陷中大面积分布的低渗透油藏可称为深盆油藏,其成藏特点与常规岩性油藏不同:①砂岩全盆地连续分布,凹陷区储集层致密;②油源充足,超压为主要排烃动力,浮力作用弱;③油藏平面分布具有油水倒置现象;④油层连片分布,产量普遍较低,但局部存在储集层厚度大、物性好、单井产能高的经济勘探地区,即“甜点”。建立了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深盆油藏成藏模式,预测松辽盆地深盆油藏的资源潜力巨大,指出应转变勘探思路,向富油坳(凹)陷拓展,转变资源定位,调整预探目标和勘探技术序列,勘探深盆油藏。图7表1参9  相似文献   

4.
永乐向斜低渗透油田特点及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东部聚油系统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大油田,本文通过研究总结结东部聚油系统中永乐油田的石油地质规律,探讨了“向斜型”低渗透大型油田的特点和形成的条件,结合油藏评价实际,提出了大跨度多油层低渗透低产油田有效分注合采开发的新方法,对提高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型浅水湖盆中低渗透储层是十分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该文以松辽盆地扶杨油层为例,系统论述了低渗透储层的特点、成藏条件及勘探难点,提出了利用地质和地震相结合,有效预测主力河道发育区和含油相对富集区的方法体系,形成了一套在低渗透储层中“贫中找富”的勘探思路及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为深湖一半深湖浊积扇沉积,具有埋藏深、物性差、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发育等特点,导致开发难度大。近年来开展了配套技术攻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了低渗透砂岩油气成藏模式,主要为箱缘成藏和箱内成藏两种类型;以裂缝及地应力研究作为地质模型研究的核心,建立了裂缝及基质模型;研究了可直接测得最小启动压力的“毛细管平衡法”,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得到了低速非达西渗流的数学经验公式,并制成应用图版;研制了具有自适应渗流和广义渗流描述选项的数值模拟软件;同时在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保护、储集层改造以及改善注水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综合配套技术攻关研究和应用,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动用储量不断增加,整体开发水平得到提高。图7参13  相似文献   

7.
利用势的叠加原理分别建立了直井、水平井、分支水平井、压裂直井、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模型,针对低渗透油藏不同油层厚度、油层渗透率、水平井长度、分支长度(裂缝半长)和分支数目(裂缝条数)对上述5种井型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油井在低渗透油藏中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中,所有井型产量随油层厚度和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压裂水平井产量增幅逐渐减缓,其他4种井型的产量近似线性增加。水平井长度是决定水平井产量的重要因素,增加分支长度和裂缝条数分别是低渗透油藏提高分支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具有优越的油气富集条件。断裂系统、鼻状构造产状、 砂体展布及三者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斜坡带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西部古城油田以断鼻油藏为主,东部以断块、断层+岩性油藏为主。断层的形成时期晚于油气大规模运移期,各油田纵向上含油层位跨度大,主力油层分布集中,不同断块主力油层位一致;从南向北油层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原油性质相应变差;油层厚度薄,多数以中薄层为主;单个断鼻、断块含油带窄,低部位迅速变为水层,并具有多套独立的油水系统。准确落实断裂系统及其空间展布是勘探成败的关键。迅速发展的三维地震勘探、定向井钻探、井筒及油层保护等配套技术系列的应用,提高了复杂断鼻、断块群油气藏的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9.
滨南油田火成岩油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火成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储层不易识别描述、勘探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动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三瞬处理,人机联作灵活解释等多项技术,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火成岩油藏综合评价的系统方法,通过目标评价找到了油气富集区,打破了该区火成岩勘探的被动局面,同时在勘探过程中注重配套工艺技术创新,加强油层保护,完善采油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配套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随着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低孔低渗油气层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该类储层一般具有低压、低产低渗、水敏性强等特点。储层的渗透率低,地层流体流动阻力大,地层压力损失增加,降低了油层的自然产能,这既是低渗透层的固有特性.又是低渗透层试油工艺技术的难点。近年来,辽河油田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层低的单井采油能力和吸水能力注定了低渗透油藏必须采用密井网和油水井数比低的井网。对于井间干扰的传统认识需要更新:井间干扰是注水见效的必要条件;井距缩小单井产量不会降低;注水井的吸水能力是选择合理井网井距的关键;井网对”油砂体”的控制也应向控制“流动单元”转变。  相似文献   

12.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63  
鄂尔多斯盆地显生宙沉积巨厚,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的克拉通盆地。盆地内已勘探开发的4套含油气系统均属地层岩性油气藏,十三叠统延长组砂岩油藏为实低渗透率油藏;下保型统延安组砂岩油藏为中-低渗透率岩性油藏;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低渗透率碳酸盐岩风化亮气服;下二叠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为河流相低渗透中砂岩气藏。自1907年在延长城西钻成我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以来,延长油矿已历经百年勘探开发历程,掌握了适应特低渗透率浅油层的勘探开发工艺技术并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愈办愈兴旺。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使特低渗透率油藏开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延长油矿2003年产油230万t,历年累计产油1321万t;延安、桂林二地区14个县钻采公司2003年产油330万t,历年累计产油1301万t;加上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2003年产油701万t,历年累计产油6489万t,2003年盆地内共有油井2万口,年产油1262万t,历年累计产油0121万t,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图9表3参12照片2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大型三角洲体系,形成了两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并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实践证明: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延长组生油凹陷的控制,三角洲储集砂体是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次生浊沸石溶解在低渗透背景上形成相对高渗区,储油砂体上倾岩性变化构成隐蔽性岩性圈闭遮挡条件,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规模大、工业产层多、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石油成藏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岩性油藏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深化和丰富了岩性油藏勘探理论,推动了陕北地区三角洲油藏的勘探步伐。  相似文献   

14.
老井重新试油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太斌 《油气井测试》2001,10(3):40-41,44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胜利油田一批稠油、特稠油、疏松砂岩油藏以及低渗透油层低产的原因。利用老井复查成果对该类油层进行重新试油,相继获得工业油流,结全实际井例,结合了老井试油实践中的试油 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拓宽了勘探领域。老井重新试油,使一批原来认为没有经济价值的稠油、特稠油、疏松砂岩以及低渗透油层通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逐渐被挖掘出来,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姬源地区延长组长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测井识别和定量评价低渗透油气储层的方法,分析了低渗透岩性油藏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探讨了测井快速产能预测和富集区评价方法,优选了有利勘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松辽盆地北部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突破传统勘探理论技术,大胆向低渗透岩性油藏挑战。这个院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规律及精细勘探项目攻关组通过观察岩心2000多m,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情字井油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松南岩性油藏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储层以薄层、薄互层为主;平面上变化大——顺物源方向储层连通性好,横切物源方向连通性差;油水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岩性、物性对含油性起主控作用。针对岩性油藏的薄互层识别难度大、“三低”油层产能低、油水关系复杂、油层识别难等问题,形成了适合不同地质特点的储层识别评价技术、复杂油水层识别技术和“三低”油层增产技术系列,为深入开展岩性油藏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针对濮城油田中、低渗透区块油藏在生产措施过程中对油层的污染原因分析,实施了相应的三套油层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清蜡洗井、层间干扰和压井作业等措施对油层的污染伤害问题,对于经济、高效地开发中、低渗透油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藏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通常油层在酸化压裂等工艺技术措施下,才可产出工业油流,对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进行测井解释较为困难。从冷家堡油田冷46区块的油藏特征出发,建立了一套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研究方法。为检测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精度,在取心井中选取5口井进行岩心厚度与测井厚度对比,层划准率达100%。并据此标准划分39口单井有效厚度,有效地保证油层射孔,为注水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低阻油藏特征及挖潜方法——以孤东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几年来孤东油田低阻油藏勘探开发的实例,从沉积特征、封盖条件、运移通道、圈闭类型介绍了低阻油藏的形成条件,通过总结孤东油田低阻油藏的认识经验,建立了类似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识别标志,从滚动勘探及老井补孔两方面介绍了挖潜方法。同时建议测井技术人员从测井解释方面,运用侧向电阻率测井反演技术、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建立一套针对低阻油藏储层的测井评价标准,从而正确评价新井低阻储油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