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IP/MPLS智能光网络中的LSP路由分为独立路由和联合路由两类。由于综合考虑了光层和IP层的可用资源信息和拓扑信息,联合路由能够提供比独立路由方案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文中提出了联合路由算法的设计目标,综述了联合路由算法的研究现状,并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徐洁  冯宇翔 《广东通信技术》2006,26(12):70-73,79
要在光因特网(IP over WDM)网络中获得较好的负载分布平衡性能?有必要将IP层和WDM层的路由选择结合考虑。本文提出了将路由选择成本和光路传输距离折衷考虑的综合路由算法。由于算法对路由成本的计算仔细考虑了IP层和WDM层的资源信息?极大的降低了带宽碎片;并且选择的路由也不会太长。因此?极大地改善了业务丢失率和网络负载分布的平衡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IP over WDM网络中有带宽保证的集成动态路由算法,称之为最大开放容量路由算法,它充分考虑了IP层和光层的拓扑和资源利用信息,能保证路径的带宽,算法可以决定:(1)是否将一个到达的请求路由到已经存在的拓扑上,还是重新建一条波长路径;(2)如果在已经存在的IP层路由,计算最佳路径。(3)如果要创建新的波长交换路径,就决定选用哪些中间路由器,并计算最佳路径,性能目标是在不需要任何网络资源的将来可得性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容纳尽可能多的连接请求,仿真结果显示,本算法在给定的性能尺度(如被拒绝的连接请求数量)上和集成最小跳数算法比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利用IP层和WDM层网络资源,在WDM网络集成辅助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IP/GMPLS over WDM网络的基于代价的优化综合路由算法,即CIR(Cost-basedIntegrated Routing).该算法将IP层和WDM层资源可用信息以代价函数形式给出,并将因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负载分布不均衡等产生的瓶颈链路以及带宽碎片问题也统一纳入考虑,由此将LSP建立问题转化为在集成辅助图上找出一条源、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通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CIR算法有效地实现了IP和WDM两层资源的联合优化,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降低了网络阻塞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 IP over WDM网络中有带宽保证的集成动态路由算法 ,称之为最大开放容量路由算法。它充分考虑了 IP层和光层的拓扑和资源利用信息 ,能保证路径的带宽。算法可以决定 :(1)是否将一个到达的请求路由到已经存在的拓扑上 ,还是重新创建一条波长路径 ;(2 )如果在已经存在的 IP层路由 ,计算最佳路径。 (3)如果要创建新的波长交换路径 ,就决定选用哪些中间路由器 ,并计算最佳路径。性能目标是在不需要任何网络资源的将来可得性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容纳尽可能多的连接请求。仿真结果显示 ,本算法在给定的性能尺度 (如被拒绝的连接请求数量 )上和集成最小跳数算法比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光因特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图模型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算法。对于动态变化的业务到达请求,如果在已有的基于IP级的逻辑拓扑上不能有效建立,则需要为该请求按算法分配资源,即解决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问题。由于该文算法将IP层和光层综合进行考虑,所以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取得较好的阻塞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选择比较短的路由,又能使网络取得较低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7.
智能光网络的路由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由技术是智能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如何把IP路由技术运用到智能光网络中,以及如何利用路由技术提高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光网络中路由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当今国内外智能光网络的部分路由算法,深入研究对比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智能光网络生存性产生的影响,预测了智能光网络路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多粒度交换技术利用波带级路由以及光纤级路由,可有效降低光交叉连接器的复杂度。但多粒度交换增加了光网络的逻辑层次结构,使得网络中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在多粒度全光网中实现多层联合路由是提高网络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多粒度交叉连接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粒度全光网中的多层联合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路由技术是网络互连的基础,IP交换是二层交换技术加三层转发技术。本文描述了交换与路由的基本概念、IP路由协议、组播路由以及IP交换类型和快速IP交换。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多域光网络中的路由保护问题。为了避免多域光网络通路保护二步算法可能导致的多域陷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uurballe算法扩展的多域联合路由保护算法。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的多域通路保护二步算法,该算法资源利用率高,阻塞率低,平均每连接跨域数小。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光网络而言,路由与频谱分配是制约光层资源利用率和光网络容量的重要问题之一。机器学习迅速发展,为光网络管理与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由频谱分配相关研究,介绍了光网络控制中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描述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路由频谱分配机制,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在泛化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12.
自动变换光网络(ASON)是传送网发展的趋势,而路由技术是整个ASON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讨论了ASON域间路由的特点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域的概念和网络的分缀与分层;然后讨论了ASON路由与IP路由的不同之处;接着讨论了ASON域间路由的特点,并对几种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多层网络的路由问题;给出ASON域间路由在网络中的不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带宽密集型的多媒体应用对现有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组播技术有助于解决其在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而在光层实现组播具有更简单、高效的特点.然而,光层组播由于光缓存、光分束和光波长变换等光器件的限制,呈现出和IP层组播不同的特点.对IP层和光层组播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光层组播模型,并对稀疏光分束和稀疏波长变换的光网络组播路由提出了重路由到源和重路由到相关节点两种重路由方式.  相似文献   

14.
IP/WDM网络生存性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网络生存性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分析IP层中缩短IP动态路由恢复时间的改进策略和基于MPLS的生存性策略;同时,对不同方案的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倒换时间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多层生存性协调可能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IP over WDM网络中一种新型虚拓扑构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孜纯  付明磊 《通信学报》2007,28(6):96-102
对IP over WDM的虚拓扑设计算法进行了研究,选择网络整体流量的均衡性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虚拓扑构造算法。在算法中,选择负载分布方差作为评价流量均衡性的指标,并给出其定义和计算方法。主要针对拥塞概率性能,在光层和IP层将提出的新型虚拓扑构造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在光层的算法比较部分,选择负载均衡启发式路由算法(RLBH,routing with load balancing heuristics)与提出的算法进行比较;在IP层的算法比较部分,选择固定路径最小拥塞路由算法(FPLC,fixed-path least-congestion)与提出的算法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了讨论。比较结果显示在拥塞概率性能方面,提出的新型虚拓扑构造算法优于RLBH算法和FPLC算法。  相似文献   

16.
韩大海 《光电子.激光》2010,(10):1495-1498
针对大规模多层多域光网络群故障发生时的网络受损情况,提出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架构的跨域路由算法进行快速恢复,并基于OMNet平台对多层多域路由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CE架构的路由策略在群故障发生时能够大大减少网络中的路径计算请求泛洪信息,降低路由计算收敛时间,可以提高全网剩余资源的资源利用率,为业务的快速恢复提供了路由基础。  相似文献   

17.
GMPLS-IP层与光层融合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MPLS是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文章在简要介绍了MPLS技术的基本思路之后,主要介绍了将IP层与光层融合起来的GMPLS技术,包括GMPLS中的标签、路由与寻址、信令、链路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IP骨干网络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网络层次的区分,目前较常见的做法是将网络划分为: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层次,分别进行不同的网络路由设计。本针对IP骨干网设计中的具体实例,对网络中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的负载均衡设计作出相关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IPoverWDMdirectly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 ,重点对IP和WDM的联合路由框架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三种模型以及其中所用到的协议以及协议扩展。并对联合路由的控制面问题进行了研究 ,着重分析了对MPLS TE进行适当的光扩展以实现统一的控制平面。  相似文献   

20.
DTN中概率选择的散发等待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迪  王贵竹 《通信技术》2010,43(5):145-147
目前的Internet体系结构和许多协议无法很好地适应延迟较高和间歇性链接的网络,这些网络有它们自己的专有协议,即聚束层协议,而不采用TCP/IP协议。为了实现这样的网络之间的互联,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在端到端链接和节点资源都受限的新型网络体系和应用接口,即容迟网络(DTN)。文中主要讨论DTN网络的路由算法,在DTN路由算法中,蔓延路由和概率路由能提供较高的报文投递率,较小的投递延迟,但是开销很大。散发等待路由虽然具有较小的开销,但是投递率低、延迟较大,提出了投递效用的概念。在融合概率选择路由和散发等待路由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概率选择的散发等待路由。通过仿真,与其它已有算法相比,显著提高了报文投递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