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模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火灾常见的几种通风排烟模式,对其中一种最复杂的模式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分析得出,对于地铁实际工程中的单线盾构圆形隧道,在10 MW火灾强度下,着火区间隧道内2.6~2.9 m/s左右的纵向风速可以有效阻止烟气发生逆流;在着火区间隧道2.9 m/s的纵向风速下,未着火区间隧道两端对送送风速度为1~1.5 m/s时,联络通道内有风速为6 m/s左右的气流流向着火区间隧道,可有效抑制烟气通过联络通道向未着火区间隧道蔓延,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2.
采用FDS对地铁站站台层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火灾情况下地铁站内的烟气蔓延、温度分布、能见度分布、CO浓度分布情况,研究地铁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火灾情况下,烟气温度、CO浓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火源区域附近。站台层其他区域的温度和CO浓度均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能见度下降较明显,不利于人员疏散。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铁站内火灾烟气的流动特点,以车站中间层发生火灾的情况为研究对象,设置地下二层站台层中部发生火灾时的两种排烟模式,分析地下二层站台层中部的烟气蔓延情况及温度分布,分析中间层的排烟模式对多层地铁车站的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启起火站台层所有的排烟系统后烟气未向站厅层蔓延,此时站台层顶部的温度明显低于只开启火源处防烟分区排烟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Airpak 3.0建立了人体Block模型、颗粒物DPM模型以及屏蔽门系统岛式站台模型,并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提出模型假设和模拟工况,对地铁站台公共区夏季四种客流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国家公共区域的空气品质相关规定与标准,本文给出了包括CO_2浓度、热舒适性和PM_(2.5)浓度等在内的地铁站台空气品质评价标准。基于地铁站台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对屏蔽门系统站台客流高峰与非高峰期CO_2浓度、热舒适性、PM_(2.5)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客流高峰期与非高峰期CO_2浓度、热舒适性在人员呼吸区均满足要求,但PM_(2.5)浓度超过了标准值;随着水平面高度的增加,CO_2浓度以及PM_(2.5)的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文柳  邹然  赵宏  郭玲 《低温建筑技术》2011,33(9):111-113
为了研究通风作用下岛式车站环境情况,本文以建设中的沈阳地铁2号线某车站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模拟软件对车站站厅、站台层典型断面的温度场、速度场、CO2浓度等指标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通风系统作用下,站厅、站台层整体温度、气流分布都较均匀,仅在出人口及楼梯通道位置温度稍低,而风速值较高;人员停留区域C02浓度也均小于规...  相似文献   

6.
针对列车中部着火且停靠在区间隧道中部的地铁隧道火灾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纵向通风模式,即疏散平台下先送风、再采用传统的纵向通风,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时单线矩形区间隧道,在10 MW的火源强度下,当疏散平台下送风风口组间距为10m且隧道风机风量为50 m3/s时(或风口组间距不超过30 m且隧道风机风量为70m3/s时),可以满足安全消防的温度指标、能见度指标和CO浓度指标.同时模拟得出区间隧道两端纵向通风的临界风速在2.4~2.8 m/s之间.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地铁站台隧道的通风排烟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防排烟设计在地铁建筑设计及火灾中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国内地铁防排烟设施的情况 ,并详细地分析了地铁建筑的防排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防火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铁站台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地铁站台环境,对上海地铁站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铁站台以温湿度为代表的微气候状况良好,甲醛和CO浓度较低,部分站台CO2浓度过高。颗粒物浓度过高是上海地铁站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MIO为372±209μg/m^3,PM2.5为293±193μg/m^3。合理的通风设计和屏蔽门的使用可以用于改善地铁站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设置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屏蔽门式、闭式及开式系统为基础,建立了设置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并对其应用于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运行模式和节能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通风空调系统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并能降低能耗、改善乘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空调通风工况地铁站台初期火灾烟气运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地铁站台进行的火灾实体试验,对车站各种空调通风条件下棉绳阴燃火与聚氨酯明火的烟气速度、温度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地铁中具有格栅镂空吊顶的车站站台在不同空调通风工况下火灾初期烟气运动的规律。多点风速探头和温度记录探头设置在火源正上方以及在距火源水平距离约2 m远的4个位置,分别设置在镂空格栅吊顶的上方和下方。在空调通风工况下,送风对烟气的上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火源的燃烧时间。对于阴燃火源,烟气温度的降低导致烟气很难升至吊顶上方。  相似文献   

11.
利用FDS模拟了地铁站台行李火灾时单排烟口排烟和防烟分区内所有排烟口排烟时的火灾烟气参数,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机械排烟特征参数与烟气危害性的典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单排烟口排烟可满足当前地铁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要求;在地铁火灾中,烟气高温辐射和烟气高度对疏散危害最大;增加排烟口面积比增加排烟口风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地铁岛式站台在不开启机械通风系统的情况下,单列车进站、停车及出站过程中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量化了在列车通过的过程中,站台靠近轨道一侧所形成的较大风速和温升,以及这种影响在站台中部区域的衰减,现场实验说明了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列车运动过程所造成的活塞风以及列车散热对站台乘客候车环境的影响。采用的三维非稳态模拟方法,使得模拟更加接近于真实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对于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层地铁站台火灾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层区域模拟,建立了某双层地铁车站火灾的数学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CFAST3.1.7软件求解了各空间上层烟气温度\浓度\厚度跟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分析得出火灾达到危险状态所需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结论。该结论对车站防排烟系统的合理布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某岛式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FDS对不同火源功率下的地铁火灾进行模拟,分析地铁火灾中烟气蔓延规律及地铁站台与车站轨行区送排风模式的优化组合。通过建立地铁火灾模型和大涡模拟总结地铁火灾发生时,烟气蔓延、温度分布以及能见度的一般规律,对比站台区域采取排烟模式和送风模式的排烟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在火源功率为2 MW时,站台区域采取排烟模式与送风模式均可。当火源功率为4 MW时,站台区域采取送风模式会有更好的烟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以青岛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 PyroSim 软件对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设置屏蔽门与通风窗不同的开闭组合方式,着重分析站台内整体和局部测点的温度、CO 质量浓度、能见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开启通风窗的工况,同时开启屏蔽门和通风窗的排烟效果较优,单独开启屏蔽门时的排烟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钟星灿 《暖通空调》2012,42(12):32-35,26
地铁通风空调工程中,以地下车站站台与地铁区间隧道之间有无屏蔽门,分为屏蔽门系统和非屏蔽门系统(亦称闭式系统)。两种系统各具其优劣,南方地区较多选用前者。复合式系统是一种兼取二者之长的系统模式,结合工程案例,通过逐日能耗模拟计算,发现三种系统模式的全年能耗以复合式系统为最低。  相似文献   

18.
19.
单层地铁站台火灾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用双层区域模拟思想,针对某单层地铁站台火灾建立了火灾烟气蔓延的数学模型。应用CFAST3.1.7软件求解了上层烟气温度、体积分数、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得出火灾达到危险状态所需时间小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结论,为地铁防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屏蔽门闭式地铁站台,来自区间隧道的活塞风将影响站台空调送风射流,从而影响站台冷量的分布。在此两股气流相互的耦合基础上,提出了站台空调冷量有效利用率的概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闭式地铁站台三维几何模型,模拟得到了列车在区间匀速运行、减速进站、停站和加速离站4个阶段的地铁站台1.5 m高度水平面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并以此计算分析了相应车况下,站台空调冷量有效利用率。由变因素分析,得到冷量利用率受空调送风温度和送风口数量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