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硝酸锶、钛酸四丁酯、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粉体,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成胶以及粉体形貌、晶型、粒径的影响。借助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 IR)及激光粒度分布仪(SL)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控制pH=4.0~6.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乙二醇与钛酸四丁酯摩尔比为2∶3时,可得到稳定前躯体溶胶,脱水成为凝胶,经900 ℃煅烧2 h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70 nm、形貌规则的高纯度钙钛矿型钛酸锶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四正丁酯(TNB)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影响溶胶-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采用SEM和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2时,搅拌速度为450r/min,温度为60℃,加水量合适时可制得性能良好的溶胶-凝胶,溶胶凝胶450℃下煅烧2h后,可以制得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TiO2粉末。TiO2粉末主要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4.
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玻璃上制备不同成膜方式和层厚的TiO2致密膜阻挡层,采用水热法制备外层多孔TiO2薄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阻挡层成膜方式和层厚对复合光阳极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吸光度的影响,并研究其对应的DSSC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阻挡层经层层烧结,复合光阳极具有较疏松的表面形貌,吸光度和DSSC的电学性能最佳;阻挡层的层厚对复合膜的吸光度和DSSC的电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层数为8层时具有最好的吸光度和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锶、钛酸四丁酯、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粉体,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成胶以及粉体形貌、晶型、粒径的影响。借助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激光粒度分布仪(SL)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控制pH=4.0~6.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乙二醇与钛酸四丁酯摩尔比为2∶3时,可得到稳定前躯体溶胶,脱水成为凝胶,经900℃煅烧2h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70nm、形貌规则的高纯度钙钛矿型钛酸锶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6.
La~(3+)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r1-xLaxFe12O19样品,用XRD、VSM和TEM研究了La3+取代量对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合适的La3+取代量能很明显提升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内禀矫顽力,在取代量x=0.15,于850℃空气中热处理时得到理想的磁性能σs=74.1Am2/kg,Hcj=498.4kA/m。 相似文献
7.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0.25Co0.2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G-DTA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质量变化。用XRD、TEM和VSM分析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CoZn铁氧体的晶粒尺寸、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逐渐增大;1100℃热处理后,样品中Ni0.25Co0.25Zn0.5Fe2O4平均晶粒尺寸为62nm,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53Am2/kg,磁场强度Hc为8.04kA/m。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硝酸为抑制剂、载玻片为基底在常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讨论了不同添加剂、水及无水乙醇的用量对制备TiO2薄膜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配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纳米TiO2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TiO2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粒径为9 nm,晶型为锐钛型;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二醇(PEG2000)为模板剂,醋酸锌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O多孔薄膜。利用IR、TG-DTA、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了前驱体浓度、PEG2000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的浓度为0.6 mol/L时,加入PEG2000后,有利于ZnO多孔结构的形成,而且孔尺寸及密度也随PEG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尺寸的增大,ZnO粉末的比表面积先增加后下降,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随着孔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Na2CO3.10H2O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RDX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形成的纳米网格中结晶,制备了RDX/RF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F凝胶网格尺寸在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RDX/RF凝胶中的RDX晶粒大小平均为38 nm。空白RF气凝胶的比表面积达551.5 m2.g-1,炸药填充后样品比表面积为142.7 m2.g-1。与同组分的机械混合物相比,RDX/RF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提前约25℃,机械感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自蔓延燃烧法相结合,研究一种Sol-gel自燃烧法合成Ni基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用DTA-TG方法研究凝胶的燃烧过程,测定粉末的粒径。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可形成稳定的Ni基干凝胶,具有自蔓延燃烧特性,可不经煅烧直接合成粒度为40~50 nm的纳米级Ni基合金粉末。 相似文献
13.
RDX/RF纳米复合含能微球的乳液溶胶-凝胶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与乳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RDX/RF纳米凝胶复合含能微球。凝胶纳米复合含能微球的大小主要受表面活性剂和反应温度以及时间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仪(BET)、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凝胶复合含能微球的结构性能。结果显示:RDX/RF纳米凝胶复合含能微球大小在50~200nm之间,RDX炸药粒子在RF凝胶基体的纳米孔洞中均匀结晶析出。RDX/RF凝胶复合含能微球中RDX的平均晶粒度在30~50nm之间,凝胶微球的比表面积为56.3m2/g。粒径减小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峰提前约33℃。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RDX/SiO2传爆药薄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二氧化硅(SiO_2)溶胶向凝胶转变过程中,依次加入黑索今(RDX)的丙酮-N,N-二甲基酰胺(DMF)混合溶液和氟橡胶(FPM_(2602))的乙酸乙酯溶液,采用提拉法和手工旋转涂抹法制备了白色半透明状质量分数为80%的RDX/SiO_2传爆药薄膜.结果表明,当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醇摩尔比为1:4时,随醇水摩尔比的适当减小,膜的韧性降低并且成膜后RDX粒径变小;溶胶在60℃陈化时,随陈化时间增加,溶胶粘度由3 Pa-s增至凝胶点时的13 Pa·s,此时涂膜,所得薄膜表面平整.扫描电镜表明,在薄膜内部,300~500 nm的球状SiO_2黏附在RDX表面,形成3~5μm且星块状的RDX/SiO:复合膜单元,是一种新型的膜状传爆药.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SiO_2 晶化过程的相变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正硅酸乙脂试剂、乙醇试剂及蒸馏水为原料,运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无定型SiO2。采用TG-DTA、XRD及SEM等方法研究了SiO2加热晶体化过程中的相变行为,首次报道了体型SiO2网络的SEM照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及热力学讨论。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超细颗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溶胶—凝胶(Sol-Gel)技术作了原理性的论述,并介绍了Sol-Gel方法在制备超细颗粒和颗粒表面包覆方面的应用,指出了Sol-Gel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BAM前驱体BaMgAl_(10)O_(17)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柠檬酸作为络合剂合成了纳米晶BAM前驱体BaMgAl10O17。研究发现,溶液的pH值对溶胶-凝胶的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可以形成稳定的溶胶。XRD分析表明,在950℃温度下煅烧得到的粉体为结晶完全的纳米晶BaMgAl10O17,粉体粒径在50 nm左右,团聚尺寸在15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钙、氯化钙、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ED用Ca1(0Si2O7)3Cl2:Ce3+荧光粉。探讨了烧结温度,CaCl2的量对基质纯度的影响及Ce3+在此基质中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以得到纯相氯硅酸钙基质,在该基质中掺适量铈可以合成LED用的Ca1(0Si2O7)3Cl2:xCe3+荧光粉,该荧光粉在434 nm处有强发射峰,且最佳掺杂浓度x=0.02。 相似文献
19.
两种凝胶-溶胶前驱体制备钡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sol-gel技术制备钡铁氧体,分别研究了以柠檬酸和硬脂酸作为前驱体的两种不同的制备工艺A、B。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可制得单相BaFe12O19(简称BaM)。由工艺B得到产物晶粒度为15~40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s=61.74Am2/kg,矫顽力Hc=389.4kA/m;由工艺A得到产物晶粒度为30~80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s=60.61Am2/kg,矫顽力Hc=382.7kA/m,但工艺A得到的产物晶体结晶更完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离析法制备杨木纤维,高温烧结形成杨木纤维碳材;Sol-gel法制备杨木纤维/镍铁氧体复合中空微管和镍铁氧体纳米粉料。利用XRD,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3种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管长度约为100μm,直径约为5μm,包覆的镍铁氧体层厚度约为1.5μm;复合微管的吸波性能远高于纳米粉料和杨木纤维碳材料,其在(2~18)GHz内的最大反射损耗达-30.4 dB(10.6 GHz),反射损失低于-10 dB的频率为(5.8~13.6)GHz。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复合微管材料具有较低的质量分数和更宽的吸波频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