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会发生部件表面镀锌层划伤破损,从而导致基材腐蚀。隔离开关安装后,一般采用油漆对破损镀锌层表面进行修补,但效果不良,有必要寻求更适宜的破损镀锌层现场修复方案。以12只户外隔离开关传动连杆关节轴承为试验对象,人为破坏表面镀锌层,并将其中8只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腐蚀,以模拟户外隔离开关锈蚀。使用多种前处理方法和不同涂层进行修复处理,采用干湿交替盐雾试验对比了多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对破损热镀锌层进行修复时需彻底除锈,否则达不到修复效果;涂料A对破损热镀锌层的修复效果相比较最差;涂料B和涂料C都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其复合保护涂层优于其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试验及损伤失效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润滑关节轴承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免维护、无需添加润滑剂等诸多优点,现已成为航空航天装备和工业设备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基础运动部件.目前,包括美、法、德、英等在内的多个航空航天工业发达国家很早就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完整的关节轴承标准体系.而国内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研究起步晚,自润滑关节轴承在高精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技术趋近于空白,尤其是在关节轴承的服役寿命预测和失效机理探究等基础性研究上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高精尖领域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服役性能及寿命的要求不断提高,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演变规律及其损伤失效机理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研究人员发现自润滑衬垫/涂层的磨损失效是引起自润滑关节轴承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在服役过程中经常面临着重载、高频、高低温循环、强氧化、强辐射等异常恶劣的工况,其损伤失效机理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如何改进轴承寿命预测模型以提高寿命预测的精度成了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分别以摆动频率和载荷为加速应力设计了加速寿命试验,提升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效率,并且以Weibull分布中的参数变化作为判定关节轴承失效机理变化的依据,极大地加强了关节轴承寿命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国内外学者针对衬垫型和部分涂层型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失效机理展开了研究,揭示了衬垫型自润滑关节轴承摩擦副表面在不同工况下的成膜机理和磨损失效机理,并且发现利用超声波、化学溶液等表面改性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衬垫的摩擦学性能,提高其服役寿命.本文首先总结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试验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关节轴承寿命试验的设备、标准和方法展开论述.然后,重点分析了自润滑关节轴承损伤失效机理,其中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判定准则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比较了自润滑材料性能、摩擦表面加工质量、服役工况等影响自润滑关节轴承损伤失效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试验及失效机理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李俊超  朱丽娜  马国政  王海斗 《材料导报》2018,32(21):3796-3804
自润滑关节轴承以其自身结构和性能的优异性而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装备中,自润滑关节轴承因相比于传统的滚动轴承具有结构简单、免维护、无需添加润滑剂等特点而备受青睐,大型空天装备中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使用可达上千套,以质量更轻、体积更小的自润滑关节轴承来取代传统的滚动轴承,在降低装备质量的同时,又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空间,有效提升了续航时间和承载能力。国外的SKF、ELGES、NTN公司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研制和开发的编织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出口至世界各国。我国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研究起步较晚,民用自润滑关节轴承大部分来自于国产,而军用自润滑关节轴承主要依赖进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军事的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 多年来,我国之所以未能在自润滑关节轴承上取得突破,赶超国外先进水平,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自润滑材料的制备,性能优异的自润滑材料是保证自润滑关节轴承良好运动状态和服役寿命的前提,我国在编织物自润滑材料的研制上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质量和服役寿命的评价体系不够准确和完善、可靠性较低,只作为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上可参考程度较低,制约了研究的进一步进展。 自1955年美国的White Charles等发明了一种编制型自润滑材料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编制型PTFE自润滑关节轴承,以PTFE自身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为基础,通过复合和表面改性技术进一步提高编织物的摩擦磨损和力学性能。目前,优质的编制型自润滑关节轴承载荷可达200 MPa以上,寿命为10万次。与此同时,相关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寿命评估模型也相继被提出,可作为特定型号自润滑关节轴承评定的有效标准。随着航空航天和高精密仪器的发展,各行业对自润滑关节轴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对轴承的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从静态检测到动态监测,不断提高关节轴承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简述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定义、分类、常见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润滑方式及润滑机理;重点介绍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检测方法及其对应的分析标准;总结了国内外对关节轴承寿命评估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在自润滑关节轴承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某高压电器产品中06Cr19Ni10不锈钢关节轴承零部件在使用数年后发生断裂。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扫描、能谱分析、晶间腐蚀试验等进行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在富含氯离子沿海大气环境中工作、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是造成断裂的主要原因,零件为有铸造缺陷的铸件、碳含量超标、固溶处理不良、表面加工粗糙等是发生应力腐蚀断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引额济克引水隧道围岩软弱 ,爆破开挖难度大。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合混型掏槽方式及其相应的爆破参数 ,使隧道成洞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某杆端自润滑关节轴承在疲劳试验中于杆体螺纹处发生断裂。采用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轴承杆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杆端自润滑关节轴承杆体的断裂是由于螺纹在冷滚压成形工艺中,表面受到周向细沟状损伤而引发疲劳开裂,在应力最大处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7.
关节轴承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及轴承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润滑关节轴承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在服役过程中无需添加润滑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水利电力、军工机械等行业.与此同时,高端、精密、大型装备的发展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润滑关节轴承所使用的自润滑材料性能直接决定了轴承的寿命和性能水平,因此开展对自润滑材料性能的研究成为提高自润滑关节轴承质量和延长其寿命的关键.目前,自润滑衬垫材料大致分为三种,即金属背衬层状复合材料、聚合物及其填充复合材料和PTFE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自润滑衬垫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衬垫粘结前的处理方式、粘结方式、编织纹路等因素影响着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使用性能.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们选择合适的纤维、纳米金属颗粒和PTFE进行复合,大幅改善了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同时对衬垫材料的编织结构、捻制方式以及与轴承的粘结方式进行优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衬垫材料的磨损失效机理,国内外研究者通过轴承磨损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轴承服役过程中的磨损机理、磨损失效规律和静态接触等问题.研究发现,固体润滑转移膜的持续形成能力是自润滑衬垫材料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决定因素.自润滑关节轴承在服役过程中的磨损形式主要为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疲劳磨损.为进行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分析,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研制轴承寿命试验平台,以磨损量为反映关节轴承磨损寿命的主要物理量,建立了大量的磨损寿命分布函数,同时,推导出一系列考虑轴承自身结构特点、润滑方式和工况条件的寿命预测公式并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以自润滑关节轴承常用的PTFE纤维织物衬垫材料作为主要讨论对象,综述了衬垫材料的组分、编织结构、粘结性能对其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讨论了衬垫型自润滑关节轴承服役过程中的转移膜形成机理及摩擦磨损行为,以及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研究方法及试验平台的研制情况;通过对现有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评估和可靠性研究现状分析,指出国内建立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评估相应标准和试验规范的迫切性,以及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自润滑关节轴承轴向与径向均可以加载和摆动,衬垫接触面上的摩擦应力是复杂多变的,且在不同的工况下的摩擦力矩的变化较大,摩擦力矩一方面会使轴承发热和磨损;另一方面又确保了轴承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建立模型模拟关节轴承的实际工况,提出使用Workbench计算关节轴承摩擦力矩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关节轴承,提升关节轴承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问题,利用FLUENT软件,本文研究了开缝圆弧翅片以及组合管径开缝圆弧翅片对换热器的换热量和空气侧压降的影响,并与原开缝三折翅片换热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开缝圆弧翅片换热器的换热量大于原开缝三折翅片换热器,而空气侧压降略有增大。随着小管径数量增大,开缝圆弧翅片换热器的换热量逐渐减小,但压降也逐渐减小。相比于开缝三折翅片换热器,当开缝圆弧翅片换热器为10根小管时,其压降增大5%左右,但换热量却有2%左右的提高,且铜管材料节省了14.5%,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断口及成分分析方法对关节轴承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节轴承失效属于应力腐蚀断裂.  相似文献   

11.
关节轴承在钢结构建筑节点连接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不过常规的关节轴承仅仅具备了面内向外转动的性能,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建筑对于大滑移量的需求。对此,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常规的向心关节轴承节点,研制出了一种可双向滑移向心关节轴承节点,能够在满足上述建筑大滑移量需求的前提下,对集中应力进行有效抵消,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CFST)出现局部腐蚀时,其抗冲击性能会受到明显影响。为此,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方形高强钢管混凝土柱(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HSCFST)数值模型,考虑开缝角度、开缝长度、冲击面和冲击能等参数对HSCFST柱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穿透腐蚀影响下,水平开缝的正面冲击构件的裂缝会出现闭合现象,而侧面冲击构件破坏时裂缝呈现“三角形”形态;冲击力平台值主要受冲击面的影响,其次是开缝角度,而开缝长度主要对承受背面冲击的构件影响较大;开缝角度的增大和开缝长度的减小与冲击力平台值的提高成正比,承受正面冲击的构件其抗冲击性能优于承受侧面和背面冲击的构件。减小开缝角度会增大构件的跨中挠度,受正面冲击的构件的跨中挠度要小于受背面和侧面冲击的构件;构件的能量吸收率与开缝长度的增加成正比,与开缝角度的增大成反比,受背面冲击的构件的能量吸收率最高,正面冲击则最小。基于大量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局部穿透腐蚀作用下HSCFST柱的动力抗弯承载力影响系数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出口的体温计,由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质量与造型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创汇率高,生产也有潜力,但原来的包装式样比较陈旧,为不透明的圆形塑料管,由于内部结构衬垫不良,经过长途运输,常发生破损,国  相似文献   

14.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姿态控制及管片防裂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铁二号线越—三盾构区间的地层软硬不均,加之曲线多、坡度变化大,盾构掘进技术难度大,掘进方向与盾构姿态的控制困难,防止管片开裂和局部破损以及错台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地控制掘进方向和盾构姿态,研究了盾构掘进方向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对越—三区间盾构掘进的偏差实测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偏差的原因和规律;研究了盾构掘进姿态的控制方法。为了防止盾构管片的裂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管片裂损的规律及其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管片裂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书静 《湖南包装》2007,(3):38-39,44
目前.我国化工危险品包装质量不高,包装的破损情况相当严重,每年危险货物因包装破损而造成爆炸、火灾、毒害等事故的直接损失巨大。近年来,外贸出口危险品索赔也在逐年增加.因包装容器的破损、跳盖、撒裂等原因造成了货物的短量、渗漏、沾污等现象,这类索赔的金额远超过危险品本身损失的金额。  相似文献   

16.
某高温重载自润滑关节轴承台架超载试验后,轴承内圈产生局部裂纹和断裂失效。采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轴承内圈出现裂纹和断裂的原因,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加以考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关节轴承出现裂纹和断裂是因为内外圈边缘和销钉槽部位未进行倒角处理,从而导致较大的应力集中;根据出现裂纹和断裂的原因以及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优化了该关节轴承的结构,减小了局部应力集中,有利于关节轴承台架试验的正常进行和轴承疲劳寿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影响其换热性能的2个主要参数椭圆管偏心率和开缝翅片开缝错列高度分布进行优化,与传统管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当椭圆管两轴之比Rx:Ry=2:3(偏心率),开缝高度分布为0.8 mm,0.6 mm和0.4 mm时,换热效果最好。与传统管翅式换热器相比,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换热系数提高10%~20%,而压降几乎相等,总体换热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前疏后密"开缝翅片和平面翅片的传热、阻力特性的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比较,揭示了开缝翅片的优越性,提出采用"前疏后密"开缝翅片取代平面翅片作为空压机级间冷却器的换热元件,是提高冷却器的换热效率,使产品更新换代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开缝衬套挤压和直接芯棒挤压两种孔挤压工艺,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工艺导致的孔壁材料轴向流动和孔壁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开缝衬套挤压可有效抑制材料向挤出端流动,这在飞机夹层孔结构挤压中可减小夹层间隙尺寸;衬套开缝对应孔壁区域残余应力有突变,但仍然是对抗疲劳有利的压应力,而非拉应力;开缝衬套挤压挤入端孔边是压应力,而直接芯棒挤压是拉应力;相同干涉量条件下两种工艺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峰值近似,但开缝衬套挤压残余压应力场域较直接芯棒挤压增大了约1 mm.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包装世界》2001,(4):76-76
目前我国化工危险品包装质量还很低,包装的破损情况相当严重,每年危险货物因包装破损而造成的爆炸、火灾、毒害、腐蚀等事故直接损失就达数百万元,因包装容器破裂跳盖,撒裂等原因产生的货物短量、渗漏、沾污等现象造成的索赔金额远超过危险品本身损失的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