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界面行为和制备热力学与动力学三大研究热点,另外,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及常温力学性能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看法和展望,指出原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交城为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能和减震性能,在航空航天,特别是汽车工业具有在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4.
5.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从增强体选择,材料制备方法,机械性能,应用研究等各个领域,详细阐述了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指出了今后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预先对SiC颗粒增强体进行表面氧化处理,然后采用压铸浸渗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51.5%的SiCp/Mg-6Al-0.5Mn复合材料。通过压缩性能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基体Mg-6Al-0.5Mn合金掺入51.5%体积分数的SiC颗粒预制块后,复合材料的组织致密,分布均匀,其断裂方式包括界面脱开、基体韧断和增强体开裂。SiC颗粒与基体之间发生了界面反应,生成了纳米级的Mg2Si化合物。同时,适度的预氧化可以提高基体与颗粒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使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颗粒增强钢基铸造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向钢液流喷射刚玉,碳化钨,铬铁矿砂三种陶瓷颗粒的方法,进行了制备钢基铸造复合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粒度愈大,数量愈少,愈易分散。碳化钨与钢液有反应,润湿好,因此分散均匀,刚玉与钢液不润湿,分散不好,且引起颗粒脱落。铬铁矿砂存在裂纹,不宜用作增强颗粒。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烧结的方法,在烧结温度分别为680℃,710℃,740℃,770℃,800℃制备了15%的SiCp/Al复合材料。探讨温度对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度和材料硬度及冲击韧性随温度变化呈马鞍形,在770℃样品的密度和硬度及冲击韧性达到最佳值,分别为2.62g/cm3,42.6MPa,40J/cm2。结论:用微波烧结SiCp/Al复合材料可在短时间内使样品达到烧结致密化,缩短烧结时间,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9.
10.
11.
原位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形核机制及转变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原位合成制备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自生相的形核机制以及转变动力学,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一般角度来分析TiB2的形成机制,依据扩散原理讨论TiB2转变动力学,反应润湿及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位反应合成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强度和高温强度均高,是航空,汽车工业上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综述了它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向钢液流喷射刚玉、碳化钨、铬铁矿砂三种陶瓷颗粒的方法,进行了制备钢基铸造复合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粒度愈大,数量愈少,愈易分散。碳化钨与钢液有反应,润湿好,因此分散均匀。刚玉与钢液不润湿,分散不好,且引起颗粒脱落。铬铁矿砂存在裂纹,不宜用作增强颗粒 相似文献
14.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增强体、基体合金选择,材料制备方法,机械性能,应用童话土产中方面,详细阐述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指出了今后颗粒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CuYSi颗粒尺寸细小(10μm左右),形状规整并且均匀分布在非晶合金基体上;与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相比,CuYSi颗粒的生成使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102.5HV,ΔTx增加6.1K。 相似文献
20.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中有害界面反应的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有害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是当前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者,通过添加Si元素及对SiC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来控制SiC/Al之间有害界面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