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经历了0,100、200、300和400次冻融循环后的引气混凝土进行了应力比为0、0.25、0.5、0.75、1.0的双轴压力学性能试验,介绍了冻融循环后引气混凝土在双轴压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现象,以及双轴压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随冻融循环的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抗压强度与应力比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建立了引气混凝土在双轴压状态下的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2.
进行海水中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拉(劈拉)压状态下的强度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表面裂缝的走向特征。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双轴拉压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劈拉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主应力空间的破坏准则和考虑冻融循环影响的八面体应力空间的统一破坏准则,为寒冷海洋环境条件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在经受拉压组合荷载作用时的强度分析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秀娟 《混凝土》2012,(8):31-33
对冻融0、50、100、150、200、250、300次后的湿筛混凝土试件进行-0.05∶1、-0.1∶1、-0.25∶1、-0.5∶1和0五个应力比的双轴拉-压强度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并测得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分析了极限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为寒冷地区处于双轴拉压荷载作用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强度分析提供设计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定侧向加载方式下普通混凝土双轴拉-压力学性能,考虑6种不同侧向应力比,应用真三轴仪对普通混凝土进行双轴拉-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不同侧向压力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应力-变形曲线,通过提取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力,分析不同侧向压应力下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主拉应力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双轴拉-压下的破坏形态均为劈拉断破坏形态,与侧向压应力的大小无关;随着侧向压应力的提高混凝土的主拉应力逐步降低,其破坏趋势与等比例加载方式相同。应用Kupfer双轴拉-压破坏准则方程验证试验数据,Kupfer破坏准则相对保守,同时基于Kupfer破坏准则提出定侧向加载方式下普通混凝土双轴拉-压破坏准则方程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大多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本文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普通混凝土进行了0(单压)、-0.05、-0.1、-0.15、-0.2、-0.25、∞(单拉)七种比例加载路径的双轴拉压试验,测得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及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变,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混凝土在不同拉压比下的双轴拉压强度和变形特性,发现拉压比对普通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拉压比的普通混凝土双轴拉压的破坏准则,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经分析得出结论:实际工程中处于双轴拉压应力状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单轴应力状态的混凝土结构。本文的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丰富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6.
高温后混凝土的双轴压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温20℃及高温200℃~600℃后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5种比例加载路径的双轴压试验,测得了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高温后混凝土在不同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受压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温后混凝土双轴压的破坏准则。用电子显微镜检验了混凝土受不同温度后的微观结构。这些结论,为受高温后的混凝土结构,如火灾后的建筑物、烟囱、核反应堆安全壳等处于双轴压组合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宋玉普  孟顺意 《特种结构》2011,28(1):47-49,53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混凝土双轴试验的资料,尤其是大连理工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描述了不同研究者在应变率为10~(-5)s~(-1)~10~(-1)s~(-1)范围内进行的动态加载试验所建立的多轴破坏准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混凝土多轴试验和有关设计规范考虑混凝土的多轴动态强度和非线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姚家伟  覃丽坤  宋玉普 《混凝土》2011,(3):25-27,37
冻融循环对北方寒冷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物和水坝等产生不利影响.采用快速冻融方法,对普通混凝土进行了0、25、50、75次冻融循环,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应力比为0.1:0.25:1、0.1:0.5:1、0.1:0.75:1和0.1:1:1的常规...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和设计的需要,通过试验比较了三级配混凝土大试件和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小试件在双轴拉压、三轴拉压压受力情况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三级配混凝土试件尺寸为25cm×25cm×40cm,最大骨料粒径为80mm;湿筛试件尺寸为15cm×15cm×30cm,最大骨料粒径为40mm。试验数据表明,同一种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大试件的强度和变形均低于小试件,大尺寸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斜率一般大于相应的湿筛小试件的初始斜率。试验结果证实对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尺寸效应和骨料湿筛效应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最后分别在主应力空间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大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这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按多轴强度理论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强钢纤维碳纳米管混凝土(HSSFCNRC)是一种新型高强复合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强度高、韧性大、耐久性好等显著优点。为探讨其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特征和变形特性,该文利用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型静、动三轴电液伺服试验机,分别对普通高强混凝土(HSPC)和HSSFCNRC进行了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的二轴受压对比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得到了极限应力和峰值应变等其他参数。通过对Kupfer-Gerstle破坏准则、宋玉普模型和杨健辉模型进行的比较分析发现,HSPC和HSSFCNRC都适合这几种模型,但曲线包络线要优于折线包络线,且强度高的包络线包住强度低的,HSSFCNRC包络住HSPC。通过对八面体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的破坏准则分析发现,宋玉普模型的子午线为椭圆曲线,精确度较高;而文中采用的破坏准则子午线为直线,应用简便,也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灌芯砌块砌体双向受压破坏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 3 6个双向受力应力状态下的灌芯砌块砌体墙片单元的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 ,由于砌体的各向异性 ,试验考虑了水平灰缝与水平面夹角及主应力比两个变化因素。研究得到两种由主应力比区分的破坏形态 ,同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破坏包络面 ,从理论上推导出相应的破坏准则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在二向受压状态下的强度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心健  曲淑英  杨学宝 《工业建筑》2001,31(4):50-51,65
对混凝土在压 -压受力破坏时的强度准则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中因二轴应力强度不可忽略 ,最终推导了一个简单的、计及二轴应力强度影响的强度准则公式 ,该公式与诸多可资利用的试验成果吻合较好 ,可较好地应用于实际计算之中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评述了碱骨料反应与冻融破坏的特征判据。在微观上,碱骨料反应引起的破坏始于骨料,裂纹多由骨料延至浆体,存在始于骨料内部的裂纹,并有新产物生成;在宏观上表现为无规则裂纹直至整体性开裂,有时可直接观察到产物渗出。冻融破坏属物理作用,只涉及基体情况下的冻害导致骨料与浆体之间出现空隙;多孔骨料引起的冻害与碱骨料反应有些类似,但没有新产物生成。宏观上,冻融破坏常常表现为表面剥落和开裂,砂浆本体往往出现碎裂。  相似文献   

14.
冻融条件下混凝土破坏面演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混凝土材料冻融破坏的研究多用动弹性模量表示,与强度损失相比,动弹性模量在工程结构方面一般不直接使用。针对此情况,建立冻融混凝土在主应力空间内实用的破坏面演化模型,以描述冻融后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为此,根据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制,应用损伤力学方法量化冻融造成的损伤并建立演化方程,应用“有效应力”的概念建立混凝土冻融破坏面在主应力空间内的发展演化模型,并预测混凝土冻融后的强度特征。最后通过已有试验数据验证演化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煤岩双向受载强度和破坏过程的能量演化机理,通过单轴试验测定煤岩力学参数,并利用颗粒流与Fish程序相结合获得煤岩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而研究双向加载条件下煤岩强度和破坏过程能量演化机理。研究得出:中主应力对煤岩应力-应变屈服段影响显著,对峰后段基本没有影响且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延性特征,表明双向加载下煤岩峰后不具有脆性—延性的转化特性;弹性应变能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约在极限应变的1/2处增速最大,峰后弹性应变能以同一速率快速减小;中主应力越大,煤岩耗散能随轴向应变增大的速率加快,但在较大中主应力作用下内部损伤一旦出现便会迅速发展,导致煤岩突发破坏,而较小中主应力作用下煤岩破坏相对缓变;双向加载下煤岩破坏的弹性储能极限不随中主应力发生变化,为一定值,且峰值时弹性应变能与吸收总能量的比值和耗散能与吸收总能量的比值也为定值;基于最大储能极限导出的能量强度准则物理意义明确,能从本质上反映双向加载煤岩破坏的综合因素,能很好地描述煤岩破坏应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5个高温后和1个常温环境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加载试验,观察其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极限承载力、应变分布和荷载-变形曲线等重要资料,并对取代率和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温度对型钢再生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裂缝出现较早,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降低,但变形延性却增大;取代率对其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着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及延性增大,而极限承载力略为变小;偏心率对型钢再生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极限承载力及抗弯刚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陶忠  韩林海 《钢结构》2000,15(1):42-46
在合理确定钢和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对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以下简称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弯曲和双向压弯构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基于大量参数分析结果,提出该类构件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定侧压下双轴等幅与变幅抗压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双轴抗压疲劳累积损伤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Miner准则不适于描述疲劳损伤的累积规律;CortenDolan损伤公式可以用于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分别选择疲劳最大应变、疲劳残余应变、疲劳变形模量和横向超声波速定义了损伤,得到了不同的损伤累积规律;在综合了纵向变形、模量及横向微裂缝的发展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平均损伤变量,得到了损伤演化方程。本文还应用二级变幅疲劳试验结果修正了常用的损伤等效原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本文的研究为混凝土在定侧压下双轴抗压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损伤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