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热源多环空间热网水力工况模拟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霞  周志刚  邹平华 《暖通空调》2004,34(11):131-134
提出了基于空间管网平差的水力工况模拟与分析方法,应用图论理论描述了空间管网的拓扑结构,分别阐述了多热源多环热网热用户或热源无流量调节装置和有流量调节装置时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可用于正常水力工况的模拟与分析,也可用于故障工况。  相似文献   

2.
马悦  于浩  闫鹍 《供水技术》2014,(1):19-25
介绍了传统水力模型及压力驱动节点流量模型在水力建模中的应用,并通过对H市供水管网水力建模全过程的阐述,得出了水力模型在管网漏失控制中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城市日用水量的预测,并将未来的用水情况应用到水力模型中,及时调整供水管网的工况,可以达到优化工况的目的,从而有效控制漏失.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基于智能算法的供热管网故障诊断模型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递推的枝状供热管网阻抗辨识方法。该方法在辨识模型中对常规枝状供热管网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热力站进出口压力测点节点;基于实际中可测得的压力、流量数据,通过水力工况组合的形式求解辨识方程组,从正向及反向进行管网阻抗递推辨识;将双向递推结果求平均作为阻抗辨识值以减小辨识误差。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只通过较少的水力工况即可达到较小的辨识误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网络理论进行热网水力工况模拟计算,并就基本回路法和节点分析法两种计算方法编制了电算程序。利用此程序软件,提出了热网初调节的新方法——“模拟分析”初调节法,经实践证明,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热网水力工况模拟分析及其在初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网络理论进行热网水力工况模拟计算,并就基本回路法和节点分析法两种计算方法编制了电算程序。利用此程序软件,提出了热网初调节的新方法——“模拟分析”初调节法,经实践证明,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基于智能算法的供热管网故障诊断模型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递推的枝状供热管网阻抗辨识方法。该方法在辨识模型中对常规枝状供热管网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热力站进出口压力测点节点;基于实际中可测得的压力、流量数据,通过水力工况组合的形式求解辨识方程组,从正向及反向进行管网阻抗递推辨识;将双向递推结果求平均作为阻抗辨识值以减小辨识误差。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只通过较少的水力工况即可达到较小的辨识误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节点流量分配不准确的问题,基于J市供水管网水力建模项目提出新的节点流量分配方法,此方法先根据营业收费数据将供水区域划分区块,再利用GIS技术,采用"水表上溯"法找出用水量节点,该流量分配方法中的节点流量是营销节点流量和产销差节点流量之和。营销节点流量通过营销数据确定;在各个供水区域分别采用传统沿线流量法和人口密度法分配节点产销差流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分配的节点流量都可满足流量监测点误差以及测压点相对误差要求,对比后发现应用人口密度法进行流量分配计算时,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供热热水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用于管网压力、流量分布仿真。结合实验管网,在正常工况、泄漏工况下,对3种管网(双热源枝状管网、单热源单环状管网、双热源双环状管网)压力和流量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正常工况:3种管网的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分布一致,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仿真流量与实验流量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泄漏工况:对于3种管网,仿真压力与实验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为5.32%。用户仿真流量与实验流量基本吻合,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9.27%。正常工况、泄漏工况下,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信度均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由清华大学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提高热力网技术”。已于去年12月28日在水利电力部科技司主持下正式通过技术鉴定。该成果包括两个课题:1.热网水力工况模拟分析:编制的热网水力工况模拟分析软件SLGKMN,在已知热网各管段特性系数和水泵型号时,能快速计算各种形式供热系统水力工况。可对各种形式的供热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某市实际热网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现状,提出该市热网平衡自控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全面水力计算基础上,对水力失调工况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管网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置选型合理的调节阀和分布式变频泵,采用全网平衡控制方法解决各热力站间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在均匀供热基础上,优化调节方法,对理论调度曲线进行修正,拟合不同室外温度下水温、流量运行调节曲线,有效指导热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