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智峰 《杭州化工》2012,43(2):19-21
通过盐酸对粉煤灰改性,并从中提取改性粉煤灰和酸浸液,将两者联合投加处理皂素废水,考察了pH值、改性粉煤灰投加量、温度和酸浸液投加量四个因素对皂素废水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pH=7.0,改性粉煤灰投加量=0.2g/mL,T=20℃,酸浸液投加量(v/v)=3∶10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61.28%,色度去除率可达73.33%。经过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皂素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发挥以废治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万彤  孟冠华  刘宝河  李品君 《广东化工》2012,(12):101-102,109
利用混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研究混凝过程pH,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搅拌时间,沉淀时间和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对印染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考察了吸附过程中溶液pH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印染废水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2.5%,93.7%。  相似文献   

3.
铝-钛交联改性膨润土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伶  邵红 《辽宁化工》2006,35(5):271-273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铝钛交联改性膨润土,并应用于实验室废水的处理,考察了pH值,改性膨润土的用量和搅拌时间对废水的COD、浊度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当pH=4,投加量为6g/L,搅拌时间为30 min时,COD最高去除率为50.90%;当pH=5,投加量为6 g/L,搅拌时间为30 min时,浊度的最高去除率为92.10%;当pH=3,投加量为6 g/L,搅拌时间为30 min时,色度的最高去除率为94.00%。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对某厂染料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6时,粉煤灰对染料废水有较高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适宜的粉煤灰投加量为每100 mL废水投加20g,搅拌只能加快吸附速率,缩短吸附平衡时间,但是不会改善粉煤灰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7):106-107
文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改性粉煤灰粒度、吸附温度、废水的pH和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对废水中苯胺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吸附时间为30 min、改性粉煤灰粒度为120~140目、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3.0、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6 g。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模拟含苯胺废水中苯胺的浓度由500 mg/mL降至15.03 mg/mL,苯胺的去除率达97%。利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不仅处理效果好而且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作为一种工业废弃物,具有来源广泛、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被用于废水处理。本研究利用1mol/L的混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分析(FTIR)分析粉煤灰改性前后的形貌和成分变化,再采用改性粉煤灰处理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其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粉煤灰改性后表面形成大量凹槽、孔洞,粗糙度和吸附空穴增加。当粉煤灰投加量为15g/L,初始pH为6~8,水温为30℃,搅拌时间为45min时,染料废水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COD去除率为64%,氨氮去除率为38%,脱色率为84%。此外,改性粉煤灰吸附模拟染料废水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经改性粉煤灰处理后的模拟废水体系的混乱度减小。  相似文献   

7.
酸改性活化粉煤灰处理直接紫-N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状粉煤灰进行酸改性活化,考察了最佳改性试剂和最佳改性时间等因素作用下的粉煤灰对直接紫-N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酸改性粉煤灰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较高,分别达87.8%和98.4%。利用粉煤灰处理直接紫-N染料废水具有成本低、节约资源的优势,而且能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Fenton法协同改性粉煤灰处理活性艳蓝KN—R废水。实验考察了Fe—c比,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H202投入量、pH值和搅拌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00mL废水中加入铁刨花12g,活性碳量2g,改性粉煤灰5g,30%H202用量6mL,以及pH值为4和搅拌时间1h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色度去除率达98%,COD去除率达87%,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亚麻以NaOH进行改性,对所制备的改性吸附剂的吸附条件进行研究。采用BBD设计找到其最优吸附条件,并研究了改性吸附剂对色度及COD的去除率。本文选取了改性剂浓度、吸附剂投加量、改性剂反应时间、吸附剂粒径、吸附时间、改性剂反应温度、吸附温度7个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BBD实验,找出最优吸附条件:吸附剂过筛180目,吸附剂投加量0.0188 g,吸附时间21.6 min,该条件下色度的实际去除率为87.2%;同时测定了改性亚麻对COD的去除率为48.4%。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仍存在COD_(Cr)和色度偏高的不足,试验采用改性粉煤灰吸附-Fenton氧化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讨了pH值、H_2O_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400℃时粉煤灰改性效果最佳。在此最佳改性粉煤灰吸附条件下,当系统pH值为5、反应时间为2 h,H_2O_2(30%)投加量为300 mg/L、Fe~(2+)投加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的COD_(Cr)去除率达到74.5%。  相似文献   

11.
以粉煤灰为原料,用混酸酸溶制取改性粉煤灰吸附剂,并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最佳酸溶时间为3h,其固体溶出率约25wt%;当改性粉煤灰的用量为100g/L时,吸附效果最佳,COD的吸附率达到75.4%,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100mg/L);改性后吸附能力提高了近三倍。  相似文献   

12.
王鹤 《山东化工》2014,(5):42-46
研究了粉煤灰改性的工艺条件和静态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中Zn2+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硫酸质量浓度为2mol/L,粉煤灰与硫酸用量比为1︰3.04,在95℃下振荡(振荡频率为170r/min)反应2h时,制得的改性粉煤灰吸附效果最好。在未调节该废水pH值条件下,当改性粉煤灰用量为0.007g/mL,吸附时间为65min,吸附温度为25℃时,Zn2+的去除率为93.17%。处理后的水中Zn2+残留浓度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lgQe=0.4511+5.3584lgCe,热力学参数为:△H=-1.7892J/mol,△S=0.5254J/(K·mol),△G=-162.661J/mol。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粉煤灰对Zn2+的去除率为82.99%,通过硫酸改性使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采用酸处理后再对其进行表面接枝高分子季氨盐基团改性处理。通过IR和物理吸附仪分析研究改性后的表面孔分布及官能团结构,研究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油废水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表面固载杀菌基团的改性粉煤灰抑菌能力维持在98%以上,并具有较好稳定性,能解决生物污堵和出水水质的生物性指标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粉煤灰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能力,研究将碳酸钠和粉煤灰按质量比1∶3进行混合,焙烧得到改性粉煤灰,通过L16(45)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处理含铅废水较优的工艺条件,对改性粉煤灰进行了电镜扫描,从微观层面解释了其吸附能力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改性温度为850℃,废水p H值为8,吸附时间为50 min,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3 g,Pb2+的质量浓度为330 mg/L。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酸活化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了改性,并将Fenton试剂氧化和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联合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Fenton氧化及活化后的粉煤灰吸附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 ℃、初始pH=3、双氧水浓度为100 mmol/L、铁(Ⅱ)质量浓度为0.4 g/L的最佳条件下,加入30 g/L的活化粉煤灰、经过120 min处理,焦化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16.
杨文静  张永祥 《硅酸盐通报》2022,41(6):2191-2200
本文对工业废弃物漂珠进行煅烧改性,制备易回收的吸附材料。以三氯乙烯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改性漂珠吸附污染物的可行性和不同改性参数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以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粒径为影响因素,建立以三氯乙烯吸附量为响应值的预测模型,对改性漂珠进行XRD、SEM-EDS、BET等表征分析以探讨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改性后的漂珠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2.4倍左右,影响改性漂珠吸附水中三氯乙烯的因素顺序依次为: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粒径。模型优化的最优吸附条件为:粒径为0.25~0.38 mm,煅烧温度为640 ℃,煅烧时间为80 min,预测吸附最大值为1 326 μg/g,试验值为1 344 μg/g,两者仅相差1.4%。通过高温煅烧改性的漂珠具备更优良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可大规模生产、以废治废、易回收的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李嘉伟 《广东化工》2012,39(6):162-163,161
本研究用粉煤灰处理生活废水,得出在反应条件为:粉煤灰用量15 g,吸附时间25 min,反应温度30℃,pH为3时,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当粉煤灰用2 mol/L的硫酸改性后,废水的处理效果最理想,CODCr去除率达84%以上。用废制废,变废为宝的环保方法,是环保工作者值得采用的污染物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粉煤灰吸附酸性大红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梁彦秋  孙小寒 《辽宁化工》2011,40(9):901-903,90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粉煤灰(FA)进行改性,并使用改性后粉煤灰(MFA)吸附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考察了pH值,改性灰的投加量和搅拌时间对酸性大红脱色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投加量为0.4 g/50 mL,pH值为2,搅拌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对50 mL浓度为50 mg/L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最高,可达98%。改性灰对酸性大红染料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通过对粉煤灰和改性灰的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测定分析可知,HDTMA的加入增大了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
Study on the phosph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modified fly as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e Xu  Tong Deng  Juntan Liu  Weigong Peng 《Fuel》2010,89(12):3668-3674
In this work the fly ash was modified by sulfuric acid for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It was found that modification of fly ash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hosphate immobilization ability of the fly ash.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fly ash increased from 8.8 to 32.5 m2/g after treated with sulfuric aci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fly ash also resulted in the mobilization of acid-soluble metal ions due to partial or complete dissolution of the metals under the acidic conditions. Both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by the modified fly ash but precipitation was a major mechanism of phosphate remov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by the modified fly ash was rapid, the removal percentage of phosphate could reach maximum in 5 min. In the range of 5–9, pH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and the removal percentage of phosph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dsorbent dosage. The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by the modified fly ash could be described well by Langmuir isotherm equation, the Langmuir constant Q0 was 9.15 mg g−1. The XRD patterns and the SEM images of modified fly ash after sorption revealed that CaHPO4·2H2O was formed in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In addition, phosphate also formed precipitate with aluminum and iron.  相似文献   

20.
将粉煤灰在850℃焙烧2~3 h,用2 mol·L-1盐酸在70℃、搅拌条件下对焙烧产物酸溶2~3 h,得到改性粉煤灰;将改性粉煤灰与氢氧化铝、碳酸钠按质量比为10 ∶ 1∶15混合,在850℃焙烧2~3 h,得到焙烧产物;将焙烧产物进行浸取、晶化、烘干等处理,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得化肥控失剂;将控失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