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校云鹏  赵媛莉  胡利明  董仕宝  校云超 《广东化工》2014,41(20):131-132,122
文章对航空发动机在用50-1-4润滑油污染度和铁金属磨粒含量进行了检测,应用灰关联分析理论对在用油污染度不同粒径污染物与光、铁谱数据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与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铁金属磨损颗粒含量与在用油污染度的关系,为实施污染分析和磨粒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滑油综合监测技术,全面、准确地监测发动机润滑部件的磨损状态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航空发动机在用50-1-4润滑油污染度和铁金属磨粒含量进行了检测,应用灰关联分析理论对在用油污染度不同粒径污染物与光、铁谱数据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与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铁金属磨损颗粒含量与在用油污染度的关系,为实施污染分析和磨粒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滑油综合监测技术,全面、准确地监测发动机润滑部件的磨损状态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磨粒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光谱分析、铁谱分析、自动磨粒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技术等,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分析技术对发动机传动润滑系统使用油液中的磨损颗粒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传动润滑系统存在的早期磨损故障隐患,揭示磨损机理,确定发生磨损的部位,有助于防止磨损故障的发生。实践表明,光谱分析测定的磨损金属或污染元素含量异常(或达到经验值)时,应采用自动磨粒分析技术对磨损颗粒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当异常磨损的大颗粒增多时,需采用铁谱分析技术对磨损类型进行判断;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技术分析异常磨损颗粒的材质,准确确定磨损部位,达到预先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彬  刘阁 《陕西化工》2014,(1):181-183
用直读式铁谱和分析式铁谱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安马自达3小轿车发动机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MOAII型多元素油液分析仪测定润滑油样中主要磨损金属Al、Cu、Fe的污染含量,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发动机进行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彬  刘阁 《应用化工》2014,(1):181-183
用直读式铁谱和分析式铁谱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安马自达3小轿车发动机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MOAII型多元素油液分析仪测定润滑油样中主要磨损金属Al、Cu、Fe的污染含量,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发动机进行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滑油光谱分析、自动磨粒分析、滑油滤和磁塞检测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4种滑油分析技术,并综合运用对某型发动机传动润滑系统进行磨损状态监测。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以上4种分析技术,能有效监测发动机传动润滑系统的磨损状态,及时发现磨损故障并确定磨损故障部位,从而保障发动机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为飞机飞行提供动力。由于发动机的零部件长期工作于高温、高负荷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磨损故障,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安全工作,因此对航空发动机的磨损进行检测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的磨损及其机理,阐述了航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简要总结了滑油中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基于滑油分析的磨损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齿轮磨损实验平台上,利用分析式铁谱仪和铁谱显微镜对齿轮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各异常磨粒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一条磨粒百分比——时间曲线。通过实验所得图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条曲线是与设备当前的磨损状态一致的。这说明,在一定的载荷下,整个磨损过程中磨粒的产生是有规可循的,再结合不同磨粒产生机理的不同,就可以进一步得到整个磨损形态的变化趋势,为设备运转状态的判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铁元素为例评价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对苯二甲酸中金属含量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得到铁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测量过程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是整个测量过程不确定度主要来源,通过评定得出铁元素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07×10~(-6)(k=2)。  相似文献   

10.
铁谱分析技术可从微观角度对动态过程进行监测,以预测、诊断和及时处理非正常磨损早期故障,本文运用三线值法对油液中磨粒磨损敏感参数进行跟踪分析,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磨损状态进行监测、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3,49(15):25563-25575
High performance magnetic abrasive particles (MAPs)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magnetic abrasive finishing (MAF) industry. In this work,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pherical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magnetic abrasive particles (PCD-MAPs) were prepared by plasma molten metal powders bonding with hard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inlet mode, outlet angle and powder concentration on the erosion wear of the spray tray were first investigated, followed by the effect of PCD powder concentration on the preparation of MAPs, and finally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phase composi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finishing performance of the MAPs were characteris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rosion wear of the spray tray was smaller for the opposing inlet type with an outlet angle of 65°; the PCD-MAPs were regular spherical; the cutting edge of PCD was not carbonized and mechanically bonded to the surface layer of iron powder tightly and uniformly; the concentration of PCD powder affected the bonding number on the surface of iron powder particles; the propor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etween 160–212 μm and the saturation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CD concentration; the recovered PCD powder can still be used; the Ra value of TC4 titanium alloy decreases from 0.386 μm to 0.096 μm within 25 min,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PCD-MAPs exceeds 60 m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bonding of PCD/metal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2.
张生旺 《河北化工》2014,(9):32-34,38
针对煤矿设备因负载大、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故障率偏高、意外停机损失大等问题,建立煤矿级专业润滑油脂分析实验室,通过常规理化指标分析和铁谱磨粒分析等技术定期检测设备中的在用润滑剂,实现早期预报润滑剂劣化、润滑剂污染和部件异常磨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损失。同时,针对煤矿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研究煤矿设备的油液污染控制及清洁技术,延长润滑油液的使用寿命。开发专用的煤矿设备润滑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区润滑的数据库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表处路面耐久性不足、尾矿综合利用率低以及钢渣长期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讨论了不同粒径钢渣及铁尾矿替代传统优质集料的可行性,利用材料分析技术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揭示了不同粒径钢渣及铁尾矿的材料特征,制备了铁尾矿-钢渣集料微表处混合料。以混合料的黏聚性、耐磨耗性能、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及抗车辙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黏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循环湿轮磨耗试验、长期抗滑性能试验及轮辙变形试验对铁尾矿-钢渣集料微表处混合料的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铁尾矿和钢渣对微表处混合料的耐磨耗性能、长期抗滑性能以及抗车辙性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铁尾矿的掺入会对混合料黏聚性和抗水损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且在20%(质量分数)掺量时加剧,但钢渣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铁尾矿导致的黏附性差的问题;使用钢渣粗集料替代传统集料,同时掺入15%(质量分数)的铁尾矿细集料可以有效提升微表处路面的耐久性,从而延长微表处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处理酞菁绿废水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铁屑微电解法处理酞菁绿生产过程中高浓度的含铜废水,通过试验,考察了废水pH值、铁屑用量、铁屑粒径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1.5、铁屑用量为1%、铁屑粒径为60目、反应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铜的去除率可达99.9%左右,可使出水铜的质量浓度在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利用便携式荧光X线分析仪测量土壤中铅的简易分析方法,评价了测量铅的简易分析方法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其相关性随土壤颗粒的粒径和污染物的浓度而发生变化特征(相关系数0.91~0.98),确认了简易分析方法在土壤污染治理和现场污染调查中的适用性。同时,为了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效率,考察了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样品中的铅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污染物在小粒径土壤颗粒中高浓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改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以焦炭粉为颗粒增强相,采用传统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铜-石墨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焦炭粉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焦炭粉质量分数为35%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随着焦炭粉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了显著提高,在焦炭粉质量分数为35%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68.8MPa,比未添加焦炭粉时提高了近36%;同时,当焦炭粉质量分数为35%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已经达到了现用浸金属滑板的导电水平;焦炭粉质量分数35%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且在磨损过程中能在磨损表面形成较为完整的自润滑膜.  相似文献   

17.
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价铬电镀具有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为研制出一种合适的代铬镀导致 ,提出了一种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研究了镀液中铁离子浓度、添加剂、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所得合金镀层钨含量和质量的影响。所得镀层外观与铬镀层相近,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热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高温烧结固化重金属是一种固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的技术.针对铬污染土壤制备轻集料协同固化重金属的机理开展研究,以页岩添加重金属铬的化合物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在1100~1200℃下烧结制备陶粒.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陶粒的质量损失基本在6.4%~6.8%之间,表观密度逐渐减小.而陶粒的吸水率在0.2%~1.2%.重金属固化率在99.98%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重金属的固化率也逐渐变大.通过X射线衍射可知,陶粒的晶相主要以石英、镁(铝、铁、铬)尖晶石和绿铬矿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陶粒中石英组分逐渐减少,镁(铝、铁、铬)尖晶石组分逐渐增多.且扫描电镜面扫描显示,重金属铬更易与镁铝铁等元素富集.  相似文献   

19.
江俊芳 《辽宁化工》2010,39(11):1182-1183
利用蒸发浓缩同时测定水中多种微量金属,以提高分析速度,节省试剂。采用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锰、铜、锌、铅、镉。结果显示,有效扩大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范围,能充分满足低浓度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其它水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法研究了微颗粒催化剂磨损机械强度及其磨损机制,考察了超声介质、超声功率、固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对磨耗率的影响,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比较了熔铁催化剂和沉淀铁催化剂磨耗强度。结果表明,熔铁催化剂还原后耐磨强度略降,与此相反,沉淀铁催化剂还原后耐磨强度略有提高。由球磨法得到的熔铁催化剂存在较多微细粉末的粘附与团聚,影响测定结果,但熔铁催化剂的耐磨强度高于沉淀铁催化剂。基于形态和粒度分布的研究表明,超声波作用下熔铁催化剂主要磨损机制为剥层磨损,沉淀铁催化剂为体断裂或破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