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和褐煤干馏技术以及这两类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中国褐煤提质市场和主要干馏工艺的发展建设现状,总结了中国褐煤提质工业的发展情况。2008_2012年,中国干馏提质项目明显增加,而干燥提质项目数量基本稳定,多用于坑口电厂的电煤干燥;2010年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出现低点,2011年以后,中国褐煤提质项目投资额成倍增长。阐述了目前国内主要的褐煤干馏提质项目主要有国富GF褐煤提质工艺、LCC提质工艺、DG工艺直立炭化炉工艺、ZDL工艺等,并对各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中国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为:减少褐煤直接燃烧,加大褐煤提质再利用;以褐煤干馏提质为主,辅以干燥提质;褐煤资源的多联产梯级利用逐步成为褐煤资源利用的主导;褐煤提质装备系统大型化将是褐煤综合利用系统装备开发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褐煤提质的必要性以及褐煤提质工艺的发展现状,列举了蓄热式无热载体旋转床干馏工艺、输运床气化炉(TRIGTM)、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等几种提质干燥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提出了我国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性能分析及低温干馏研究,主要考察了褐煤干馏升温速率和干馏温度对内蒙黑山褐煤提质半焦性能的影响;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喷吹煤性能的要求,对干馏提质所得到的半焦高炉喷吹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内蒙黑山褐煤在600℃和750℃干馏温度下,干馏30分钟后,提质后得到的褐煤半焦完全满足普通喷吹煤和特级喷吹煤的主要指标。该研究为潞安喷吹煤添加提质改性褐煤工艺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崔晓曦  李忠  左永飞 《煤化工》2012,40(5):30-33,37
褐煤干馏提质技术可以实现气-液-固产品的分级转化利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资源转化途径。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褐煤提质技术多联产综合利用的构想,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详细论述了以下几种可能实施的多联产耦合实例:褐煤干馏提质技术分别与煤洁净发电、合成化工产品、煤制天然气、煤间接制油等优化组合的多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褐煤的性质及褐煤提质的常规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褐煤低温干馏的典型工艺、特点及开发应用现状。分析了干馏工艺中不同的加热方式、热载体类型以及干馏条件对干馏过程和产品的影响。阐述了褐煤低温干馏产品-褐煤半焦、低温煤焦油以及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途径。基于目前国内外褐煤低温干馏工艺大多数处于试验或示范性装置运营阶段,未实现大规模运行,指出未来褐煤低温干馏工艺应走大型化、多联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拓宽干馏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其附加值和利用率,才能实现褐煤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褐煤的煤化工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褐煤热解提质、褐煤液化和气化的工艺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褐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和褐煤低温干馏改质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我国褐煤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提质深加工的必要性,并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的褐煤提质技术,并对国内某建成褐煤提质项目的工艺流程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采用新型干馏工艺技术处理褐煤制取半焦和焦油,该新型工艺具有较高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文清 《山西化工》2012,32(3):44-46
介绍了褐煤含水量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和不适于远途运输等特点以及我国褐煤资源概况。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褐煤资源,比较了褐煤的利用方式和提质工艺,分析了褐煤干馏工艺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褐煤提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褐煤资源丰富,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褐煤查明资源储量1334.69亿t,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3.07%,占非炼焦煤的18.05%。我国的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占全国褐煤资源的77.1%,其次是云南省占12.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褐煤的产能已达5.1亿t,年产量超过3亿t,占煤炭产量近10%。为了促进褐煤资源的综合高效清洁利用,多年来我国对褐煤提质及其深加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成一批示范性工业化项目。褐煤提质工艺分两种:一是褐煤干燥,二是褐煤干馏。其深加工指的是褐煤干馏产物(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褐煤的热重分析可知,褐煤干燥过程约30 min,干馏过程约1.5 h。对不同粒径褐煤进行了干燥特性研究,说明+100,100~50,-50 mm原煤完全干燥分别需要4.0,1.0,0.5 h,粒径越小,煤样失重率越大,干燥速度越大,达到相同干燥效果所需的干燥时间也越短。最后分析了干燥温度对产品特性的影响,同时测试了干燥、干馏提质产品的自燃特性和复吸水特性,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150,200℃产品挥发分分别提高了33.72%和31.13%,更易发生自燃,而550℃干馏过程中挥发分降低了30.89%,热稳定性大幅增加;150,200,550℃产品吸氧量分别提高了0.43,0.65,0.72 cm3/g;干燥产品燃点要低于原煤,而干馏产品燃点则高于原煤;干馏煤因改变了孔隙结构,最高内在水分降低,即复吸水的能力降低。因此,干燥提质产品与褐煤性质基本一致,而干馏提质产品性能则获得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褐煤得到高效利用,并减少其提质过程中的危险性,建立了褐煤提质仿真系统。以LCC工艺为例介绍了仿真的建模、调试、环境部署等过程。最后给出仿真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汽爆方法对内蒙褐煤进行了汽爆粉碎和改质初步研究,考察了汽爆设备、工艺条件和汽爆效果,同时进行了汽爆工艺条件对褐煤改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汽爆过程对褐煤具有明显的粉碎效果,汽爆过程对褐煤具有显著的改质作用。停留1h,随着汽爆温度的提高,褐煤水分降幅达63.6%,挥发分降低11.3%,氧质量分数降低48%,含碳量提高了12.9%,褐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褐煤中水分的赋存形态及其在受热过程中的转化行为。分析了不同提质干燥过程中褐煤物化结构的变化,探讨了褐煤物化结构与水分脱除及复吸的关系。结果表明:褐煤表面丰富的孔结构和大量亲水性含氧官能团是其水分较高的主要原因。干燥提质过程中,孔结构坍塌和交联反应的剧烈程度对于抑制复吸非常重要。加热过程中褐煤表面活性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形成和分解行为直接影响褐煤的持水和吸氧能力,含氧官能团的分解会使煤的疏水性增加,自燃倾向性降低。最后说明褐煤提质的关键是水分的高效安全脱除,脱水煤表面氧化和水分复吸的抑制,并提出了抑制提质褐煤复吸水分的可能途径是依据不同组成、结构褐煤的水分赋存和脱除行为,针对性地改善干燥操作条件,调节样品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形态及数量。  相似文献   

14.
污泥和褐煤通过共水热碳化预处理以制备高品质固体燃料,为污泥和低阶煤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城市污泥(SS)和褐煤(LC)在不同温度下(120,180,240和300℃)进行共水热碳化制得的固相产物(水热炭)的热化学转化特性和规律,包括燃烧、热解和半焦CO2气化过程,并分析了这些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共水热碳化预处理对城市污泥和褐煤的热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共水热碳化处理后的水热炭相对其计算值具有更高的产率、煤化程度、热值等,同时具有更低的灰分含量。另一方面,混合物水热炭在燃烧、热解和半焦CO2气化过程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促进燃烧和热解行为,降低气化活性),且水热温度在240℃附近时,这种作用最为明显。鉴于热解和气化过程的协同效果均低于燃烧过程,共水热碳化产物被认为更适合用于燃烧。这些发现表明,将共水热碳化改性提质处理与后续热化学工艺相结合,对于能源的产生和有机废弃物的利用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已建或在建的30个褐煤提质项目以及17个褐煤提质前期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褐煤提质技术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①随着30个褐煤提质项目的投入运行,我国处理褐煤的能力将超过1亿t/a;②以褐煤干燥、低温热解为基础的煤基多联产技术正在成为我国褐煤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③应重视和加强褐煤提质技术的工业化和工程化以及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春 《化工设计》2011,21(1):3-5,37,1
介绍褐煤的基本性质和几种褐煤的干燥提质技术,如管式干燥技术、蒸汽流化床干燥技术(DWT法)、热脱水工艺和LFC褐煤干燥等,简单分析各工艺,展望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褐煤资源丰富,由于其煤质特点,利用褐煤时需要进行提质加工。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众多,国内外的褐煤提质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热解提质加工工艺、脱水提质加工工艺及成型提质加工工艺等。褐煤成型技术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特殊的工艺,克服原煤存在的缺陷,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解决了褐煤易自燃、水分含量高等对长距离运输及储存不利的问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综述国内外褐煤众多提质工艺中的成型技术现状,介绍具有代表性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褐煤成型工艺技术的主要指标,总结了褐煤成型工艺技术在中国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高碳能源为基础,低碳化循环利用为目的,集成创新技术为手段,提出了褐煤清洁高效利用的大型褐煤分级提质多联产循环经济解决方案。确立了褐煤分级提质、分类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分析了分级提质对提高低品位褐煤综合利用的优势和作用;论述了低阶褐煤预脱水提质技术和焦热载体低温快速热解技术的核心技术及工程依托;指出正确把握选择各种比较技术的集成原则,是发展大型褐煤分级提质多联产循环经济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