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景观设计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境外设计师参与到国内景观设计的市场中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项目在自己身上打上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标签。这有几种原因:一是境外的现代景观设计学科起步较早,有许多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二是出于部分国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向往或对异域文化的新奇感,同时也由于商业包装的需要,往往要求设计师做出各种不同地域风格的景观设计。在这种潮流驱使下,众多的地产项目,包括市政项目,都采取了中西合作的方式,引进了不少境外的设计。而这些产自境外的设计理念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有的成功的被大众接受,成为人们喜欢流连的场所,也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四不象”。作为本地的景观设计师,笔者有幸跟几家国际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合作过,在这里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建筑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沪投资的外资项目越来越多,且呈现出由零星的小规模投资向大规模大项目投资的发展趋势。外商投资项目的增加带动了境外建筑企业进入上海建筑市场。自1990年以来,进入上海的境外设计单位已逾百家,其中包括来自美国的KPF、HOK、SOM、RTKL等、加拿大的  相似文献   

3.
吕志中 《安徽建筑》2000,7(1):99-100
压型钢板是伴随着轻钢、网架结构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它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好、可塑性强、安装快捷、高强度、外型美观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墙面及屋面工程。90年代初在美国的工业建筑中的普及率已达80%。自1980年以来,随着外资的引进,由境外设计、制造的该类厂房在内地陆续建成,相关的技术也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更有不少境外公司在国内建立工厂加工产品,目前,国内压型钢板市场已形成境外公司和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国内企业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境外建筑承包商进入我国承包工程,加剧了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改革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设计》2012,(12):35-35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界风起云涌.首先是大量国家级项目连续采用境外设计师的方案,给国内设计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众多本土设计师一时间模糊了国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其次,中国城市建设遭遇了惊人的建设量和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设计单位在境外设计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境外工程与国内工程的电气设计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从境外建筑工程的种类、与国内工程电气设计的不同之处、境外工程各阶段面临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境外工程的电气设计要点及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广襄的中国大地上无数高耸的建筑拔地而起,无数繁华的社区展露风采,这其中大部分的高端建筑项目,都有境外设计机构的参与。通过这些高品质的项目,境外设计机构展现出了新颖的设计理念、先进的建筑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国人的认可,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作为大型设计企业,广州市设计院多年来与多家知名境外设计机构合作,成功完成了多项大型建筑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略述如下:一.合作设计的背景与模式七十年代末,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为境外设计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创造了必要政治条件。当时,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筑》2005,(10):65-81
若从项目数量而言,维思平在国内参与的百余项作品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但做设计并不以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成功与否。WSP主设计师吴钢说,在面对项目选择上,维思平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第一,确定项目本身是否具有成功的基本素质,这是个大的范畴,从项目本身所处的环境到项目定位都有涉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巨大的国内建筑市场,也吸引了无数境外设计同行的竞相追逐。他们在一些重要建筑项目中的屡屡胜出,似乎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09,(9):78-78
北京候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由“体验”景观建筑设计师韩云峰领衔创立,拥有50多名新锐职业设计师,多名国内资深旅游项目策划人,配备有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给排水、电气、结构等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也在着发生着重大的变革,2002年12月1日《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意味着国内设计市场逐步向境外设计机构开放,短短几年,境外事务所已大量涌入,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10,(11):F0002-F0002
北京候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由“体验”景观建筑设计师韩云峰领衔创立.拥有50多名新锐职业设计师,多名国内资深旅游项目策划人.配备有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给排水、电气、结构等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内地对"好的设计"的青睐,大裤衩、小蛮腰、万科中心……在中国内地遍地开花。这些地标建筑皆由境外设计师或设计机构设计,预示着中国内地已成为一块甜香的"大蛋糕"——市场大、项目多、资金充足……。但大家都知道,越是甜香的东西,就更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4.
顾樯国 《建筑施工》1997,19(5):37-38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境外设计单位进入我国,他们凭籍现代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计思想、雄厚的技术力量,以及运用最新电子计算机技术提供的表现方法与图面包装,在国内许多项目的方案设计中得以中标.而这类项目都是大型或超大型工程,由美国SOM设计的上海88层金茂大厦就是其中之姣姣者.境外设计单位一般在中标后,再在国内顾问设计单位的配合下,完成其施工图设计.由于业务方面的原因,我们接触了不少由境外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对照国内一般施工图的情况,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国内施工的基建工程项目来说,施工图如何做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差错,提高施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工程设计采用国际招投标方式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在很多重大项目的国际招标中所邀请的境外设计公司数量明显多于国内设计单位,有些项目根本不邀请国内设计单位参加,如果要参加也得和一家境外设计公司合作。当然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境外单位中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因此国内外建筑设计公司的合作设计也就越来越普遍。对于业内人士来讲“合作设计”的概念是因为境外设计公司对当地的各方面情况不了解、相关的政府部门又无法管理等原因而形成的一种国内外设计公司合作的方式;但是其他方面对“合作设计”的理解则倾向于改革开放初期“合…  相似文献   

16.
《南方建筑》2003,(2):94-94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原名: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是应海南建省的要求,于1988年1月3日,经许士杰同志批准成立的。建院以后,参与了海南建省初期的多项重大规划工作,完成了省里一些重大工程的设计,也承担了社会上自资和外资企业多项多门类的工程设计,逐步发展成为以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厂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设计院。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我院开始投入力量学习和研究旅游建筑。近几年与境外合作及独立完成了以天域度假酒店为代表的多项旅游度假酒店及其它旅游项目,成为国内完成旅游度假项目较多的设计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建明 《景观设计》2007,(1):62-66
设计包括两个城区的广场、庭院、花园和附属于新建与现有宿舍的相关建筑,项目位于大学路一区校园。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年来建造的最大的一个公共开放场所。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师在约翰·卡尔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劳伦斯·哈尔普林1959年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改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篇首语     
《世界建筑》2004,(7):18-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关后,我国的城市建设无论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巨大的建筑市场也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境外建筑师。他们或通过参加竞赛、或被邀请受到委托,通过与国内建筑师们的合作,实现他们在中国的项目。改革开放初期,也有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设计,如北京贝聿铭先生的香山饭店、黑川纪章的中日友好医院等,但那时的情况与现在相比大不一样了。境外建筑师不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国内大城市和省城,就是在中小城市都留有他们的踪影,在参与当地的规划设计项目。这些境外建筑师不仅是来自于较早进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各种建筑小区、各种中高档次的高层、多层民用住宅、各种型式别墅的建设,各种多功能、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如大剧院、会展中心、博物馆、体育场馆、航站楼、超市等的问世,国外、境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引入及各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及验收的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均促进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对外援助、驻外使领馆和同内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今天,国内设计机构与建筑师始终参与其中,不断扩大视野,积累经验。当下境外没计实践的途径和方式日趋多元化。在国内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大量与境外建筑师的合作、海外学者的同归,带人来自外部世界的思想和方法,广泛的交流平台促进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国内设计师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信心从事境外设计实践。本文通过中国中元历年的境外设计实践,对国内建筑师在国际实践中的面临的问题提出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