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系统地研究了R2O-Al2O3-B2O3-SiO2系统玻璃对羟基磷灰石(HAP,Hydroxyapatite)的烧结和相转变的影响。其中玻璃组成为Na2O5-12,K2O 7-15,Al2O3 3-5,ZnO 0-5,B2O3 15-25,SiO2 65-75(wt%).结果表明R2O-Al2O3-B2O3-SiO2系统玻璃有较强的促进HAP烧结能力,但在较高温度下会促使HAP分解;合适的添加量为30wt%,烧结温度为1000℃。  相似文献   

4.
Bi2O3-SiO2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无机硅酸盐系统,其晶体材料具有光学、光电、电导、声光、压电等性能.本文综述了目前对于Bi2O3-SiO2系统高温熔体的认识,分析了Bi2O3-SiO2系统高温熔体的粘度突变、液相状态及熔体结构,最后阐明了该领域研究热点、可能的应用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使用差热分析(DTA)的方法研究了含Bi2O3的MgO-Al2O3-SiO2玻璃粉末(粒度≤0.054mm)的核化与晶化动力学。由此方法确定了样品最大成核速度温度,同时计算出晶体生长的活化能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含Bi2O3玻璃的晶化指数(n)和晶体生长维数(m)都为1.15(约等于1),这说明该玻璃的晶化机制是表面晶化。由Kissinger和Augis—Bennett方程计算出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平均值为401kJ/mol。  相似文献   

6.
7.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了CaO-Al2O3-SiO2-AlF3(A系列)和CaO-Al2O3-SiO2-CaF2(C系列)系统玻璃,在其组成范围SiO245mol%、Ca/Al1(mol)、F/Al1(mol)内,利用Doweidar密度模型在CaO-Al2O3-SiO2-F系统玻璃A系列和C系列中分别得到AlO3F四面体的体积,其值可认为是一常数VAl-f=57.82×10-24cm-3,与引入氟的形式(CaF2或AlF3)和化学计量浓度的改变无关;AlO4四面体的体积大于AlO3F四面体体积(VAl-fVAl-o),分析认为这与质点间的键力发生改变有关(fAl-ffAl-0),键力越小,质点间的距离越大,使VAl-f变大。由此模型得到的CaO-Al2O3-SiO2-F玻璃理论计算密度值与实际测量密度值基本相符,误差小于0.03%。  相似文献   

9.
Y2O3掺杂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aO-Al2O3-SiO2(CAS)系统微晶玻璃中引入稀土氧化物Y2O3,结合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Y2O3的引入对微晶玻璃烧结过程、微观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Y2O3的引入,微晶玻璃烧结温度降低,烧结时间变短。当Y2O3质量分数为3.25%时,CAS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制备工艺和最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MgO-Al2O3-SiO2系统的分相与析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不同组成点在热处理各阶段的试样进行XRD、TEM及DTA分析,研究了玻璃组成对玻璃的分相和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组成中MgO/Al2O3越大且同时SiO2含量越高,越利于该系统产生分相.当MgO/Al2O3大于3且SiO2含量大于68mol%时,水淬试样产生分相.SiO2含量较高时,分相液滴很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连通的蠕虫状分相粒子.随着SiO2含量的降低,玻璃的析晶放热峰温度逐渐降低,而且析晶放热峰变得尖锐,玻璃析晶趋势增强.当SiO2含量越低且MgO/Al2O3越大时,越利于该系统析晶.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铝、正硅酸乙酯、氧氯化锆、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适合涂膜的复合溶胶。  相似文献   

12.
朱满康 《玻璃与搪瓷》1998,26(5):1-6,10
ZnO-La2O3-B2O3GHGY2HW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特点,但该系统玻璃容易析晶失透常需加入高价金属氧化研究表明。加入少量BaO使玻璃网络中「BO4」和「ZnO4数量上升,非桥氧数量下降,玻璃网趋于稳定,玻璃形成能力提高。实验表明,在BaO-Zno-La2O3-B2O3玻璃网络中Zn^2+离子的配位与BaO加入有密切关系,可以」ZnO4「四面体形式进入玻璃网络。  相似文献   

13.
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得SiO_2-B2O3-Bi3O_2系统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玻璃的结构和玻璃的特征温度Tg和Tf,测试了玻璃的密度、热膨胀系数、介电常数等性能。结果表明,在SiO_2-B_2O_3-Bi_3O_2系统玻璃中,当ZnO含量增加,ZnO/SnO_2质量比上升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密度和摩尔体积均呈下降趋势,玻璃的转化温度Tg和软化温度Tf变化不大,析晶温度Ts则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江泓 《江苏陶瓷》2002,35(2):28-32
介绍了进口熔铜保温炉熔沟材料的剖析和研制熔沟浇注料的过程。着重介绍了防爆技术的应用和基质中Al2O3/SiO2及防氧化剂的调整对研制料烘烤抵抗开裂能力和热态强度的影响,从而使全部采用国产原料研制的熔沟浇注料理化性能超过了进口料的实测水平,实物质量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l2O3-C-BN-AlON和Al2O3-C-BN-SiC系复合耐火材料的合成方法,比较和评价了这两种复合耐火材料的性能,指出了Al2O3-C-BN-SiC系复合耐火材料作为精炼和连铸用耐火材料,可望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利用XRD、DSC研究了Bi2O3-SiO2系统的固相反应.按物质的量比1∶1将Bi2O3与SiO2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获得生成产物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生成规律.结果表明:亚稳化合物Bi2SiO5在固相反应时产生,并随温度及保温时间按一定规律变化.750 ℃保温不同时间所获试样的XRD谱表明随着固相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物Bi2O3的衍射峰减弱,生成物Bi12SiO20衍射峰增强,反应越完全.在固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亚稳相Bi2SiO5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衍射峰减弱.固相反应温度由700 ℃升高至900 ℃过程中,Bi12SiO20逐渐转变为Bi4Si3O12.  相似文献   

17.
在铁氧化物中引入硅的氧化物 ,并用S2 O82 -浸渍铁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酸催化剂S2 O82 -/Fe2 O3 SiO2 (Ⅰ )。用马来酸酐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和TEM分析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n(Fe)∶n(Si)为 5∶1、70℃陈化 3h ,2 0 0℃焙烧 2h、用 0 2 5mol/L的 (NH4) 2 S2 O8浸渍 3h、在 5 5 0℃下煅烧 6h ;Ⅰ的催化活性比S2 O2 -8/Fe2 O3 和SO2 -4/Fe2 O3 SiO2 更强 ,S2 O2 -8对Fe2 O3 SiO2 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SO2 -4;SiO2 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效果 ;有较好的使用重复性 ;它代替硫酸、对甲苯磺酸用于催化马来酸酐和正己醇的酯化反应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  相似文献   

18.
在1823~1923K下经不同时间的静态炉渣侵蚀后,对MgO-Cr2O3砖的接触面与熔融MgO-Al2O3-SiO2-CaO-FetO炉渣发生的反应及其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在1923K下静态炉渣侵蚀4h,XRD结果显示主晶相为方镁石MgO和MgCr2O4尖晶石,CaMgSiO4为次晶相.MgCr2O4相导致MgO在MgO-Cr2O3砖中形成不连续的相.在1923K下静态炉渣侵蚀4h后.SEM显微照片示出该砖内部的裂纹.TEM显微照片和ED图谱描述了(Mg,Fe)(Al,Cr)2O4次要相在MgCr2O4基质中沉淀.  相似文献   

19.
Cr_2O_3对PbO-Bi_2O_3-B_2O_3玻璃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郝德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61006)EffectsofTraceCr2O3onColorationandNucleationofPbO-Bi2O3-B2O3GlassSystem...  相似文献   

20.
以Al2O3, Fe2O3和Na2CO3为原料,对Na2O-Al2O3-Fe2O3系烧结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 基于溶出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证明Na2O×Al2O3和Na2O×Fe2O3的生成反应动力学都服从Zhuralev-Lesokin-Tempelman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6.59和80.92 kJ/mol,表明Na2O×Fe2O3比Na2O×Al2O3在动力学上更易形成;Al2O3易与Na2O×Fe2O3反应形成Na2O×Al2O3和Fe2O3,在1273 K烧结30 min,所得熟料Al2O3溶出率达98.51%;Fe2O3对Na2O×Al2O3的形成有双重作用,在1273 K下可加速Na2O×Al2O3的形成,超过1323 K,促使Na2O×Al2O3分解成Na2O和b-Al2O3,且随着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分解程度增高,从而导致熟料中Al2O3溶出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