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于裂缝发育并有边底水能量的常规稠油火成岩油藏,当油井一旦见水,由于油水粘度比大及受裂缝孔洞的影响,构造位置较低离油水边界线近的井容易产生边底水锥进,而所处位置相对较高离油水边界远的井由于受天然岩性隔板的作用得不到边底水补充能量,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减快。本文提出了科学优化采液强度,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火成岩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主要是因射孔井段在油藏中平行于油藏顶底界面延伸,增大了与油藏的接触面,降低生产压差,提高生产井产能。特别是底水油藏由于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越性,对确定水平井水平段位置及方向、水平段长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经济有效动用同类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技术主要是因射孔井段在油藏中平行于油藏顶底界面延伸,增大了与油藏的接触面,降低生产压差,提高生产井产能。特别是底水油藏由于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越性,对确定水平井水平段位置及方向、水平段长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经济有效动用同类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W油田Z油组A1H1井进行控水措施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ICD完井、中心管完井和DWS油水同采等控水技术的优化研究并对控水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水同采技术控水效果较其他技术更明显,更加适用于类似于W油田这种储层厚度薄、底水能量大的薄层底水油藏。该研究为高含水底水油藏的开发及控水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产出水给地面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操作成本。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柱组合,结合FB-79井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地面含水率,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命周期,提高油藏采收率,在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可以增大井筒和油气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供远大于直井的渗流通道,获得更高的产能,已被广泛用于底水油藏的开发。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底水脊进导致含水上升速度快、油井无水采油期短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益。调流控水筛管完井主要依靠在高渗带或者井筒的跟端增加附加完井压差以减小生产压差,来平衡整个井筒的实际生产压差,达到控水和治水的目的。本文揭示了调流控水完井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调流控水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塔河油田调流控水完井的应用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初期生产压差,达到了稳油控水的效果,为同类型油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储层横向普遍发育,主要含油层段集中分布在表层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油气水产出部位多位于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不整合面以下约180m范围内,属非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圈闭,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加大了对油水界面分布评价研究的难度。本文以轮古15井区为例,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的原始地层压力,以及取样测试的地层流体密度资料,计算出油藏厚度,进而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对油藏油水界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油水界面的分布研究对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以及整个轮古潜山油藏今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薄层大底水气顶油藏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气窜和水锥,导致油产量快速递减,本文以数值模拟技术为手段,分析水平井开发薄层大底水气顶油藏的垂向位置和合理采油速度,得出了在适应海上油田实际操作前提下,水平段部署在油水界面之上75%处,采油速度控制在7%较为合理的认识。油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通过水平井能够有效抑制气顶气窜和底水锥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定边边底水油藏侧钻更新、调整加密的进一步深入,油藏砂体展布、油层分布及剩余油分布等油藏地质特征逐步清晰明朗,为进一步加强剩余油挖潜力度,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2006年已经在A19、A20、定609三个区块实施了9口加密调整井,提高了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采油速度;在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油井所处的部位,油层厚度及油层与底水的接触关系,我们摸索并制定了边底水油藏措施改造技术政策,选择适合油藏特点的措施方式和规模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以使措施效果得到较好的发挥,而尽量避免连通底水。必须考虑措施井在油藏所处部位、射孔段位置及完善程度、油层与底水的接触关系、剩余油层厚度及油水界面抬升状况等;对于休罗系注水开发油藏,由于受储层结构和沉积韵律的影响,往往油层底部水洗程度高,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应通过开展周期性注水、脉冲注水有效利用垂向渗流,提高剩余油的动用。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主要应用于薄油层、裂缝性油藏、块状底水油藏等油藏类型,由于水平井的供油井段比直井长,所以产量较高。我厂现有水平井28口,水平井垂深最深的井是2928.15m,最大水平段斜度93.21°。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上部套管为95/8″或7″,悬挂器以下套管为4″、41/2″或51/2″,完井方式采用割缝衬管式完井工艺或裸眼完井工艺。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部地区陆丰油田A井是一口水平井,该井下?177.8 mm尾管至2 840 m时发生卡钻,无法下至设计井深,就地固井,造成?215.9 mm井眼2 840~3 330 m着陆井段的油水层未能进行水泥封隔,油水互窜导致井眼报废风险极大。为救活该井,决定钻完?152.4 mm水平井段后,采用非常规?127 mm尾管管柱结构的固井方式,对着陆井段油水层进行有效封固。在海上油田创新性的采用特制盲堵尾管、打孔尾管、水泥伞等组成的非常规尾管柱结构进行固井施工,总结出了一套非常规尾管固井工艺技术,对于其他类似复杂油气井固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主要应用于薄油层、裂缝性油藏、块状底水油藏等油藏类型,由于水平井的供油井段比直井长,所以产量较高。我厂现有水平井28口,水平井垂深最深的井是2928.15m,最大水平段斜度93.21°。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上部套管为95/8″或7″,悬挂器以下套管为4″、41/2″或51/2″,完井方式采用割缝衬管式完井工艺或裸眼完井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三层完井技术是在双层完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有效解决双层完井技术不足的新型油藏开采方法。三层完井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锥进水的含量,提高采油效率以及原油纯度。本文从三层完井技术的原理出发,探讨其在底水油藏开采中具体运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开采底水油藏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延缓底水锥进。虽然延缓底水锥进的技术众多,但利用梯级筛管实现控水的技术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模型和基管上泄流孔孔眼摩阻计算模型,建立了梯级防砂筛管完井的油藏-井筒-孔眼耦合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用于延缓底水的梯级防砂筛管优化设计程序。该程序可以计算梯级筛管完井方式下的水平井筒压力剖面并且可以优化基管上的孔密和孔径。通过设计合理的孔密和孔径,可以判断梯级防砂筛管能否起到"井下油嘴"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地设计出水平井梯级防砂筛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开采底水油藏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延缓底水锥进。虽然延缓底水锥进的技术众多,但利用梯级筛管实现控水的技术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模型和基管上泄流孔孔眼摩阻计算模型,建立了梯级防砂筛管完井的油藏-井筒-孔眼耦合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用于延缓底水的梯级防砂筛管优化设计程序。该程序可以计算梯级筛管完井方式下的水平井筒压力剖面并且可以优化基管上的孔密和孔径。通过设计合理的孔密和孔径,可以判断梯级防砂筛管能否起到"井下油嘴"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地设计出水平井梯级防砂筛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稠油油藏主要集中在高青油田,由于该油藏存在埋藏浅、油层薄、粘土含量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造成了开发难度大、效果差、管理难度大。为切实提高稠油开发水平,运用数模技术,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窜,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优化空心杆掺水工艺、提高油井产量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使高青油田的稠油油藏的得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蒸汽驱阶段是继蒸汽吞吐之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又一重要方法。当油藏具有活跃的边底水时,底水侵入使油层压力下降速度减缓,给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带来困难,从而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本文重点研究了油藏中存在底水时,对水平井蒸汽驱效果的影响。从计算结果来分析:当有底水存在时,水平段距底水界面距离对开采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底水规模的增大,水平井水平段应越来越高,避开底水的入侵;当底水与油层规模比值为0.3-0.5时,水平段距油水界面50米开采效果最理想,当比值为0.1时,水平段距油水界面30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垦东12区块属于典型的河流相油藏,非均质性严重,边底水普遍发育,油层厚度较薄,并且该区块为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大,边底水容易沿着高渗透相带侵入油层,在油层实际动用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造成油井高含水。在分析垦东12区块出水机理的基础上,优选了化学堵剂和注入段塞,实现了远调近堵堵水防砂一体化效果。通过实施该工艺,油井综合含水由堵前93.2%下降到70.6%,下降了22.6%,日增油24.2t,其中两口井有效期分别达到50、75天;同时分析了储层物性、流体特性以及施工工艺对该区块复合堵水防砂效果的影响,为该区块开展下一步堵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井眼窄间隙井钻遇漏失层等复杂层时,无法下入技套封隔、后期完井难以实施等难题,开发出膨胀悬挂器小井眼窄间隙完井技术。膨胀悬挂器作为尾管悬挂器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悬挂与本体同尺寸的大口径尾管,从而实现小井眼内下技套和尾管头密封。该技术成功在胜利油田滨674-平3井中应用,利用膨胀悬挂器这一新型完井工具,有效解决复杂钻完井难题,为复杂井况条件下尾管完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尾管完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塔河油田的注水吞吐情况,建立了注水吞吐开井过程中的地质模型,利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焖井结束和生产阶段油层平均压力及波及区油水饱和度,利用油水两相渗流理论—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计算波及半径,最后根据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拟稳态的近似解公式计算产水量及产油量,达到产量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