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要位置,而且历经千年而完好保存至今,备受史学界和建筑界的关注。塔在古代中国占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地位,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浮图”是佛教印度梵文,译成中文称“塔婆”,简称“塔”,广为流传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就是教育人们多行善事。在“浮图”遍地的三晋大地,古塔的存在,给这块黄土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山西应县也因木塔而闻名于世。在对几处山西的古建筑游览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赶往应县,一睹“木塔”的风采,感受三晋名塔所…  相似文献   

2.
金磊 《城乡建设》2003,(1):59-59
朔州市应县地处山西北部,东屏北岳恒山,南控雁门雄关,西临平朔露矿,北毗大同煤海。应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闻名中外的珍贵文物——释迦木塔,精雕藻井的金代名寺——净土寺,古色古香的南河种庙宇群,众多的古城遗址、古墓碑刻、出土文物、革命文物,气势冲天的地质奇观——梨树坪石柱山,别具风光的高山平原——跑马梁,构成一方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旅游胜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北岳恒山及悬空寺、大同云岗石窟构成“四位一体”的晋北“旅游黄金圈”。应县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良。石凉、朔蔚、大应三条国干公路纵…  相似文献   

3.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留存后世的三件古建精品。应州塔,即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精品,而且把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应山红”花岗岩矿位于山西省应县三条岭乡大兰寨村东,在应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约22公里,距罗庄——郝家湾简易公路约0.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5.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且年代最久的木结构佛塔。全塔逐层立柱,近60种斗拱相互交错,集我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留存后世的三件古建精品。应州塔,即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精品,而且把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结构精巧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即辽代中兴的道宗初年,于金明昌六年增修(公元1195年),明成化七年重妆(公元1471年)。因其“奉敕建造”,故而“规模宏敞,八面玲珑,远眺百余里,称宇内浮屠第一。”木塔平面八角型,高九层,其中有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最下层的重檐,共有六层檐。塔高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应县瓷石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陶瓷工艺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介绍了该瓷石在玻化砖及卫生瓷方面的应用情况,认为应县瓷石是可以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的廉价原料。  相似文献   

8.
屹立世间近千年的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座保护完好的全木结构的佛塔。应县木塔建成于中国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50多年。这座木塔位于山西省北部,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全木结构塔式建筑,1961年成为首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宝贝文物居然是梁思成从一首民谣中“找到”的。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各层皆设有塑像,目前仍存 26 尊,整座木塔仿佛一座沿垂直方向层层垒叠的立体佛寺。木塔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为各层塑像“量身定做”。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县木塔的建筑和各层塑像 (包括首层壁画)进行测绘,结合对测绘图的几何作图与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并指出: 第一,应县木塔各层的室内空间与塑像群之间,有着极其清晰的构图比例,尤其体现在各层层高与佛像高度的比例关系上。 第二,木塔每层塑像群内部,各像之间也存在清楚明了的比例关系。 第三,全塔 26 尊塑像几乎每一尊塑像自身也有着十分经典的构图比例,并且按照不同类型有着明晰的规律。 第四,木塔三、五层佛像通高之和,二、四层佛像通高之和,与首层大佛通高呈 3∶4∶5(即“勾三股四弦五”)比例关系,并与各层像设布置所反映的佛教教义、仪轨契合。第五,木塔首层大佛通高不仅是各层佛像通高的模度,也是木塔建筑的模度之一,等于木塔总高(不含台基) 的 1/6。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中运用最多的几种经典比例,包括 、3∶2、5∶3(或 8∶5)以及9∶5,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所载“圆方图”“方圆图” 等所反映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易》中的“参天两地而倚数”“九五之尊”等观念;并且很可能与佛教密宗的 “曼荼罗”图式、西方的“黄金分割比”等有所关联,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2008年9月5日,是应县木塔建成952周年。历经近千年的风雨雷电和多次地震、战火,为何一个木结构建筑至今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在山西朔州召开的“应县木塔抬升方案评审会”,经与会专家认真讨论,否定了采用抬升方法修缮木塔的方案。这对这座世界仅存的高层纯木结构建筑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幸事。“抬升方案”是在200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专家会上,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的。之后,由太原理工大  相似文献   

12.
筑龙 《重庆建筑》2009,8(7):51-52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陈建利 《城建监察》2007,(10):57-57
福建省永春县行政执法局在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转变作风见行动、立足岗位做奉献”教育实践活动的分析评议阶段,扎实开展征求意见和建议活动。一是各中队长负责对所在辖区的镇、村(居)社区、企业、群众上门入户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分别和党员、干部、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教师、个体经营户、群众代表和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 ) ,是我国乃至世界仅存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历经沧桑之后 ,它以 94 5岁的高龄步入了新世纪。然而 ,被解体的命运 ,正步步向它逼近。解体 ,即古代建筑修缮术语的落架。应县木塔必须抓紧大修 ,各界并无异议。但如何大修 ,却很自然地分成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国家文物系统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公开征求维修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的方案,这无疑是件大好事,这座历经946年历史沧桑的世界现存最高、年代最老的木结构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应县木塔是我古建筑的珍品,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正确而  相似文献   

16.
出北方重镇煤都太原,向西南行约62公里,一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精美的小城映入眼帘,这就是素有“小北京”、“金太谷”美誉的太谷县城。 太谷县城于隋开皇年间迁至今址,初建时为一寿龟型小城。城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中,太谷人民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的发展中,陶瓷业成为了山西应县的支柱产业。从初始的烧成系统由烧煤的土建窑,到使用煤气发生炉生产煤气烧成,再到2017年5月全部完成天然气改造,应县陶瓷业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在这个众所周知的人员密集性产业中,安全生产大于天,天然气改造的完成消除了过去煤气烧成的多项安全隐患,为应县陶瓷业健康安全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消息报道,国家文物局向全国文物界和工程技术界专家征应县木塔的保护维修方案,一时应县本塔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山西应县木塔学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为八角形楼阁式木塔,全部由木材以榫卯形咬合搭建而成,总高度为67.3m,相当于20层楼房的高度,是当今世界最为古老高大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应县木塔创建于1056年(辽清宁二年),平面柱网的基本构成是八边形;在12世纪初成书的《营造法式》中记载有"八棱"做法。那么应县木塔在设计和建造时是否基于这样的手法?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在此前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38组应县木塔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该塔当初并非以前述八棱法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该文就这一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在批判了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应县木塔最初就是基于准确的正八边形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并借鉴日本文献对当年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20.
<正>应县木塔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简称,外观五层六檐,主体结构实为九层(彩插图1)。其中,夹在相邻明层之间的四个结构层为平坐层(也称"暗层"),是一个中空的双层环状结构;其余五层为明层,每层均供奉佛像。每个结构层又都是由柱框层与铺作层组成的(图1),铺作层的构造对维持应县木塔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