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童时中(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210003)1企业形象战略的实质是心理战略企业形象设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一个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阵脚、占领制高点,有赖于企业在外界的知名度、印象度和美誉度。企业形象是社会和公众...  相似文献   

2.
以名牌产品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是当代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名牌产品作为民族工业精华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实力。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侮”,深刻地阐明了名牌产品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溶为一体,商战已无国界。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护、振兴我国民族经济的唯一选择就是要树立国产名牌,迎接市场经济和国际商战的挑战。以名牌产品为龙头调整企业结构,带动现在存量资产的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资产结构重组,形成技术聚集、资本聚集和知识产权聚集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企业集团,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竞争与企业的竞争能力1郾竞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一种争优劣、比高低、求胜负、图存亡的较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也是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先决条件。市场经济自始至终表现为竞争过程,市场中只要有一个以上的企业就有竞争。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竞争则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方式,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2郾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较量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主要不是凭借武力占领别国领土,而是凭经济实力占领别国市场。经济实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一个国家世界公认名牌的多寡。如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十大驰名品牌和高值品牌上占了绝大部分,它就是凭借着如此众多的名牌产品,占领了世界上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世界名牌产品如可口可乐、柯达、万宝路、雀巢等已长驱直入中国市场,销售总额十分巨大。显然,中国企业不仅在走出国门,而且就在身边就必须面对世界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的挑战和竞争。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堪称世界名牌的中华名牌,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  相似文献   

5.
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客货营销黄犷钟(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工程师)市场经济的建立,使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的实质,除了科技等各方面的竞争,主要是质量的竞争。服务质量已成为铁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铁路只有用高...  相似文献   

6.
吴振全 《中国包装》1995,15(5):29-31
企业形象与名牌产品湖北荆门市印刷包装总公司吴振全创造自己的名牌——这是每个企业家的追求目标,每个企业都希望得到“名牌产品”这个制胜的“法宝”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这一目标,有的企业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员、资金、时间。然而,或效果平平,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不少外国名牌产品占领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纷纷实施名牌战略,进入市场竞争的舞台。去年,中国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已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孙敬忠 《包装世界》2000,(5):11-11,27
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美国、日本风靡一时的CI战略被导入中国企业,企业形象战略已被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进名牌战略,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企业导入CI或VI都是探求一条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焦点已经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尤其是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将对民族品牌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问题就会凸现出来,面对如此局面,国内企业要清醒认识到,要将企业CI导入和品牌营销战略的建立与推广结合起来。而这种源于市场竞争需要而引发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名牌意识、名牌战略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争创名牌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名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具有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严格的管理,并有着诱人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商品品牌的竞争,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所以说,创名牌已成为许多有远识的企业经营者的共同追求。名牌从哪里来,除了质量、信誉、效益之外。我们似乎更应认识到对名牌的称呼,实质上就是对商标的称呼。这不难从可口可乐、松下、三菱、金利来、熊猫、长虹、健力宝等众多知名商标上找到答案。可见,名牌最显  相似文献   

10.
王润球 《中国包装》2000,20(1):56-5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如果自己的产品有市场,企业就能生存;如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就生存得好,也就是经济效益高;企业产品的市场越广阔,企业就越能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对市场的争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竞争,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导致了“买方市场”的形成,成为买方主导的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在“销售难”的氛围中,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成本和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让自己的产品或…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岁末,在广州东方宾馆参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专题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和企业家,应包装世界杂志社的邀请,围绕企业文化和名牌战略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就达成共识的一些观点,予以概括综述。当代企业文化就是名牌产品文化市场是产品的市场,产品是市场的产品。在高新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名牌产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竞争的结果,更是竞争的手段。名牌产品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就企业内部而言,先进的科学技术、高超的营销艺术、一流的科学管理和优秀的企业家是支撑发展名牌事业的四根支柱。一、高科技含量是构成名牌产品内在素质和外观魅力的基础条件,也是构成名牌产品高附加值的物质内容。企业必须重视高科技的引进、应用和开发,形成体现  相似文献   

13.
推行企业识别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基本战略,以企业识别标志为中心的企业识别系统,塑造和传播了企业识别形象,反映和浓缩了企业整体形象,发挥了名牌产品攻心制胜的形象营销和形象竞争作用,适应、满足并创造和开发了市场,获得了显著效益。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Coca-Cola美国可口可乐公司、SONY(日本索尼公司)、BENZ(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TOYOTA(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等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本文分析一些日本企业识别设计的实例,以期对我国设计、导入、实施企业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外国商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商品也将进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竟争。这种竞争不但是商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更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外国商品以其品牌优势正在向我国民族工业、民族品牌进行挑战,我们也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勇敢的参与竞争。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战中,一个具有世界通行性的商标能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CIS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缩写,意思是“企业识别系统”。CIS战略是西方企业的一贯经营技法,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工具,已受到越…  相似文献   

15.
万英 《湖南包装》2007,(4):15-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设计也正逐步成为企业产品销售策略中的一大重点。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已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竞争发展到现代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品牌竞争,谁拥有了名牌,谁就拥有了市场,因而,众多的企业都纷纷把树立企业形象.实施企业名牌战略看作是赢得市场及消费者的关键。包装装潢设计作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一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科学。  相似文献   

16.
侯剑 《包装世界》1997,(6):50-51
名牌战略与文化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企业界、理论界日益重视对名牌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名牌战略是一种经营战略,是一种围绕着生产优质产品,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名牌产品形象进行的筹划和采取的对策。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创立名牌企业,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增强  相似文献   

17.
唐湖 《包装世界》1994,(3):12-12,14
CI策划的实质,是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实施方案。在内容上,它包括三部分:即VI(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MI(企业的精神系统)、BI(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成功的CI策划,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常被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竞争战略即“CI战略”来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包装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加深,国家政策不断的完善,市场秩序日趋规范,许多弱小企业,没有特色的企业,甚至一些颇具规模的大企业在冷酷的市场竞争中黯然失色,而能在社会上生存的大多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他们不一定是最大、最强或最好的企业,但他们很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有自己的发展背景,有多年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个性年代。  相似文献   

19.
陶济 《包装世界》1995,40(4):36-38
导入企业识别系统,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在本世纪50年代崛起于美国,60年代普及于全美,70年代风行于欧洲,80年代兴盛于日本,90年代拓展于世界。早在60年代后期,中国台湾就引进了企业识别系统和企业形象战略。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从沿海到内地,纷纷导入企业识别系统,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走向世界市场的一大壮观。不过,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都还相当盲目和混乱。很有必要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20.
国家有关部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已迅速成长起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和商誉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经营的领域,创造的企业形象和产品信誉,代表了该领域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和经营水平,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振兴民族工业的主要力量。但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在各自经营的领域所处的特殊地位,这些企业也成为少数不法厂商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侵害的对象。对此,尽管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此类行为的打击,通过加快立法和严肃执法,打击假冒伪劣和其他侵权行为,但仍有少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